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4)
2023(5913)
2022(4875)
2021(4411)
2020(3702)
2019(8275)
2018(7887)
2017(16206)
2016(8866)
2015(9875)
2014(9943)
2013(9979)
2012(9311)
2011(8294)
2010(8374)
2009(7681)
2008(7575)
2007(7161)
2006(6116)
2005(5833)
作者
(26337)
(21847)
(21734)
(20791)
(13999)
(10674)
(9927)
(8288)
(8283)
(7928)
(7642)
(7463)
(7129)
(7032)
(7028)
(6834)
(6424)
(6312)
(6299)
(6292)
(5377)
(5357)
(5334)
(5028)
(4965)
(4962)
(4885)
(4625)
(4584)
(4384)
学科
(37008)
经济(36965)
(25235)
管理(22376)
方法(17488)
(16974)
企业(16974)
数学(15570)
数学方法(15461)
中国(13555)
(13175)
(12495)
农业(9086)
收入(8447)
(8163)
(7851)
(7639)
金融(7639)
(7163)
银行(7155)
业经(6955)
(6909)
(6816)
贸易(6812)
(6781)
劳动(6763)
(6602)
地方(5549)
(5313)
财务(5303)
机构
大学(130652)
学院(128634)
(59788)
经济(58730)
管理(48304)
研究(48206)
理学(41365)
理学院(40878)
管理学(40258)
管理学院(39977)
中国(36678)
(29106)
(27574)
科学(26728)
(25162)
财经(23000)
(22786)
研究所(22543)
中心(21354)
(21108)
经济学(20239)
(19096)
经济学院(18304)
业大(18135)
农业(17854)
北京(17565)
财经大学(17409)
(17003)
(15789)
师范(15588)
基金
项目(84689)
科学(67343)
基金(64504)
研究(60072)
(57047)
国家(56590)
科学基金(48103)
社会(41004)
社会科(38901)
社会科学(38891)
基金项目(33090)
自然(30377)
(30265)
自然科(29792)
自然科学(29783)
自然科学基金(29317)
资助(27244)
教育(27163)
(26458)
编号(22586)
(19828)
成果(19410)
重点(18923)
国家社会(18274)
(17603)
(17442)
教育部(17281)
(17137)
人文(16337)
科研(16276)
期刊
(64614)
经济(64614)
研究(40969)
中国(28005)
(22660)
学报(21890)
(20723)
科学(19820)
管理(18418)
大学(16726)
学学(16030)
(16024)
金融(16024)
农业(13688)
财经(13039)
经济研究(11404)
(11307)
教育(10691)
技术(9020)
业经(8846)
问题(8751)
(7615)
(7183)
世界(6794)
国际(6727)
理论(6491)
图书(6313)
技术经济(6221)
统计(6108)
(6079)
共检索到200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国  梁炎  
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我国存在着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两个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该文利用CHNS数据,以转换矩阵计算了两个市场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及质量,从流动性的角度说明了两个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特点: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收入流动性稍低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前者有更加稳定的上升空间;对于非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而言,流动性高于前者,但是这种流动性是向下的,存在着较大的收入相对地位下降的风险。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以自身优势吸引了社会大量的人力资本,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诱因,而且导致人力资源误配置,影响了市场效率的发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志国  James Ma  
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分割现象,其中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部门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使用明瑟收益方程估算了不同部门各变量的回归系数,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也表明,在体制内与体制外部门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部门分割使体制内就业相对于体制外表现出两个优势:一是体制内就业可以使同等素质的劳动力获得更高的收入;二是体制内就业有更加稳定的收入上升空间,而体制外劳动者需要承受较大的收入波动风险。文章认为,消除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琳  葛劲峰  
代际收入流动性反映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程度,是衡量机会公平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不同所有制部门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存在显著差别。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部门工作的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自我雇佣者等体制外部门,而来自集体经济部门的父代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最小。子代个人特征差异对体制外部门和集体经济部门的子代收入差距的贡献超过65%,而对体制内部门与其他两个部门间子代收入差距的贡献只有不到50%。同时,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程度差别和个人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在子代收入分布的不同位置上有不同表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晓航  田志鹏  
本研究关注高校学生选择体制内/外部门就业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两类部门总体评价上的差异和选择不同部门就业学生职业价值观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针对北京两所高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发现:经济资本、政治资本、心理资本和亲密关系等因素影响高校学生的就业选择,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对体制内/外部门的二元选择上,还表现在对具体部门的选择上;高校学生在不同维度上对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门的评价存在分化;期望通过就业获得稀缺保障性资源的学生更倾向于到体制内部门就业,而期望获得更多工资性收入的学生更倾向到体制外部门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张广涛  李志宏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转变过程中成为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大突出现象:即国内失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国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典型的"二元就业体制"。因此,通过研究借鉴西方国家公共部门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于深化我国"二元就业体制"改革,探讨国有部门就业与非公有制部门就业的关系,对于降低失业率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纯槿  胡咏梅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全国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重点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收益明显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人力资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影响极为显著;(2)利用ShaPley分解及扩展的Owen分解方法测算了人力资本与其他非市场因素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发现主要与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由人力资本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异占40.18%,有13.29%的收入差异则来源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3)分位数回归方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  
本文利用经济学供求原理分析工资差异产生的根源,将其细分为因户籍制度和因人力资本衍生的差异两类。据此分析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低下的原因。回归分析发现,技能水平与工资水平间具有显著性,技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工资水平会提高0.75个百分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李小琴  
利用CFPS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迁移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通过logiStiCS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育在迁移决策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且迁移可以大幅度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对于迁移人群还是未迁移人群,人力资本投资都是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有效方式。因此,要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提高,防止阶层固化,必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对落后地区加强职业培训及就业指导,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促进劳动力的迁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展新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及衍生的社会不平等这一研究领域,理论关注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国有一非国有”部门分割。文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弱化的同时,向非国有经济开放的产业和由国有单位垄断的产业所构成的非农产业划分已经成为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新结构。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意味着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文章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所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劳动人口群体进入收入相对丰厚的国家垄断产业就业的机会差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郭娟娟   张顺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8年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不同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可能及其收入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研究发现:(1)高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发生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显著高于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两个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职业流动具有收入效应,且收入效应在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更为明显,通过职业流动低技术水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可以显著增加,可见职业流动或许会缩小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3)数字经济发展显著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提升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尤其是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同时,数字经济也提升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增加了低技术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通过职业流动增加收入的机会。可见数字经济对缩小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差距,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有重要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实证研究。论文首先运用国际上通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验证方法探讨中国职业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其次,通过代际继承性指数和代际流动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职业、行业和收入代际流动的状况及其所呈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第三,运用通径分析技术、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探讨教育在促进代际流动及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春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日益增多,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将会加剧这种趋势。在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分割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该文从劳动者的流动趋势、人力资本水平、行业与职业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与纵向分割的变化趋势,认为体制性因素导致的横向分割已不是主因,纵向分割才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要想消除纵向分割,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乡城劳动者在职业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的政策扶植力度,在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莉萍  岳昌君  
本文以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流向及择业观念。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下,存在就业部门、职业与工作起薪等相互隔离的现象,那些未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宁愿暂时失业也希望挤进主要劳动力市场。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一方面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障碍,为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