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6)
2023(9882)
2022(8570)
2021(8013)
2020(7056)
2019(16623)
2018(16564)
2017(32867)
2016(18172)
2015(20664)
2014(21026)
2013(20766)
2012(19265)
2011(17317)
2010(17833)
2009(16628)
2008(16682)
2007(15362)
2006(13036)
2005(11868)
作者
(54228)
(45578)
(45274)
(43426)
(28884)
(21970)
(20785)
(17869)
(17048)
(16488)
(15524)
(15343)
(14588)
(14558)
(14293)
(14191)
(13819)
(13428)
(13378)
(12998)
(11337)
(11281)
(11238)
(10396)
(10299)
(10253)
(10220)
(10090)
(9316)
(9077)
学科
(78156)
经济(78088)
(50965)
管理(49933)
方法(41978)
(40712)
企业(40712)
数学(37691)
数学方法(37070)
(20660)
中国(20046)
(18848)
(16417)
(14923)
贸易(14915)
业经(14477)
(14475)
(14304)
农业(13596)
理论(13028)
地方(12994)
(12386)
财务(12342)
(12330)
财务管理(12313)
银行(12306)
(12106)
金融(12104)
企业财务(11688)
(11687)
机构
大学(266925)
学院(266691)
(109996)
经济(107641)
管理(102635)
理学(88642)
研究(88135)
理学院(87658)
管理学(85750)
管理学院(85254)
中国(67563)
(56052)
科学(55073)
(50452)
(47649)
(46068)
研究所(41770)
业大(41472)
中心(41000)
财经(40854)
(40297)
农业(37740)
(36968)
北京(35251)
经济学(34411)
(33263)
师范(32887)
(31947)
经济学院(31201)
(30985)
基金
项目(175735)
科学(137781)
基金(127980)
研究(123899)
(112477)
国家(111604)
科学基金(95291)
社会(77517)
社会科(73536)
社会科学(73512)
(68862)
基金项目(66881)
自然(63826)
自然科(62444)
自然科学(62425)
自然科学基金(61318)
教育(59134)
(58480)
资助(55126)
编号(50043)
成果(40526)
重点(39966)
(39319)
(36734)
(36324)
课题(34886)
科研(34386)
创新(33963)
教育部(33588)
计划(32931)
期刊
(115444)
经济(115444)
研究(74708)
中国(51422)
学报(43696)
(41984)
(39956)
科学(39504)
管理(36582)
大学(32598)
学学(30924)
农业(27898)
教育(26885)
(25664)
金融(25664)
技术(24427)
财经(20876)
统计(19163)
经济研究(18961)
业经(18539)
(17845)
(16392)
(15646)
问题(15508)
决策(15140)
技术经济(14338)
(13045)
(12837)
理论(12795)
商业(12709)
共检索到389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嗣胜  姚先国  
菲尔普斯最早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中的统计性歧视模型,埃格勒和克恩后来从风险回避角度建立了一个不同的模型。本文认为这两个模型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并试图重新构建模型,给出统计性歧视的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艾小青  冯虹  李家琛  
本文将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区分为北京和外地户籍,利用课题组抽样调查数据,使用Oaxaca-Blinder模型分析北京和外地户籍劳动力的收入差异,揭示了北京劳动力市场的户籍歧视。研究发现:在劳动力生产率(年龄、教育、工作经验等)一致的情况下,外来劳动力在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受到区别对待,不仅有绝对水平的差距,还存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公平。全样本分解结果显示北京和外地户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只有65.4%可以用个体特征差异解释,其余34.6%由差别对待即户籍歧视导致。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北京劳动力市场中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并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各种歧视 ,其中最为多见和敏感的是性别、种族和民族歧视。歧视的市场结果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能够增加歧视者的收入 ,而是使歧视者和被歧视者同时蒙受损失 ,甚至歧视者为其偏好付出的成本更加高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在两性就业、工资、职业安排、劳动保障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程度不同的差别。然而,以经济学的逻辑,不同性别的报酬或职业差异本身并不能作为歧视的充分证明,因为,教育水平、年龄、工作经验和工时数量等很多因素都决定生产率的特征,甚至这种差异还可能来自两性对从事市场或家务劳动的不同选择。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影响其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所有供给和需求因素,如果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了正的或负的价值,才可能导致歧视。理性地认识性别歧视和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有助于女性劳动者对提高自己禀赋资源以获得更高产生率的深刻理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宁  
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存在着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六种现象,是由传统观念、用人自主权、劳动力市场等各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为此,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舒  
本文建立了一个信号博弈模型,在该模型框架下实证研究了大学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对大学生收入溢价的贡献以及高校扩招对大学生非大学生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模型的结构估计(structural estimation)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工资分布。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1)大学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约能解释大学生工资溢价的72%;(2)与基于劳动力供给角度的分析不同,高校扩招可能通过劳动力市场歧视加剧大学生非大学生的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雪  
本文利用经济学供求原理分析工资差异产生的根源,将其细分为因户籍制度和因人力资本衍生的差异两类。据此分析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务工人员工资低下的原因。回归分析发现,技能水平与工资水平间具有显著性,技能提高一个百分点,工资水平会提高0.75个百分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胡军辉  何英姿  
本文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利用大规模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职业异质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工资歧视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质职业所造成的工资歧视超过14%,其中职业的稳定性、人力资本结构、性别歧视与工资歧视程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而职业的竞争性越强则越有助于强化这种歧视效应。同时,职业特征对个体特征工资歧视效应的结构性调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世伟  郭凤鸣  
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对东北地区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工资差异、行业分布差异、社会保险差异和劳动报酬差异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工资差异的16%、行业分布差异的50%和社会保险享有差异的43%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劳动报酬差异的48%是由个人特征差异引起的,而劳动报酬差异的23%、16%和13%则分别是由户籍制度引起的行业分割、行业内部的工资歧视和福利歧视造成的。因而,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制度和员工福利制度,有助于缩小农民工和城市工之间的劳动报酬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周来  
文章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当前存在的歧视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限制进入;劳动力行为的限制进入;劳动力同工不同酬;以及其它隐性歧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歧视,首先表现为区域性歧视,但究其实质,仍是二元经济结构中的经典性歧视;导致中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原因,是需求导向型———但其主体是政府———与供给导向型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是发展过程中的歧视,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造成效益损失,其中国有企业又是效益损失最大的受害者;影响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致使政府行为越位、错位,劳动管理部门寻租活动猖獗,劳动力黑市屡禁不止;而且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劳动力失业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对生产率相同的两性劳动者不公正或有差别地对待,或对生产率不同的两性劳动者以相同的对待,均被称为性别歧视。这种行为本身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一般归为社会学范畴,经济分析的主流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非直接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玮玮  
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职业隔离是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城乡歧视的主要原因。除了户籍,城乡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而职业隔离又会影响城乡学生的教育选择。本文把职业隔离和教育投资的选择结合起来,研究二者对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再分配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只要职业隔离得到改善,我国的城乡劳动力会重新配置,社会总产出也会增加。但是农村学生选择减少教育投资,而城镇学生选择增加教育投资,城乡劳动力教育水平差异加大,二者职业隔离状况又会加剧。只有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公平,农村学生才会更多的选择教育投资,缩小与城镇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差距,城乡劳动力职业隔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因此要想消除城乡劳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妍  
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呈动态性变化并主要存在于职业搜寻领域,是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呈现均衡状态。因此偏见不是歧视产生的根源,缺乏科学的人员甄选手段才是造成歧视的根本。降低甄选成本以及增强劳动者的个体差异性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控制歧视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孟凡强  邓保国  
本文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城乡工资差异及其中户籍歧视的影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城乡工资差异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城乡工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分位数向高分位数上升而趋于缩小,并且这一变化趋势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的缩小导致的,这一结论也适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第二,从分地区的城乡工资差异来看,在中分位数和低分位数上,东部地区城乡工资差异最大;在较高分位数上,西部地区城乡工-资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在整体工资分布上城乡工资差异是三大地区中最低的。第三,从分地区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来看,在工资分布的末端,西部地区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元  王昊  
本文基于一个城市劳动力样本首次将他们区分为本地工人、本地农民、外地工人和外地农民,并研究了对于外来工人和外来农民的地域歧视及户籍歧视,结果发现:首先,相对于本地工人而言,外地农民受到了56.5%的歧视,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个比例分解为26%的地域歧视与30.5%的户籍歧视;其次,如果直接利用劳动力的可支配月工资进行研究,而不考虑工作小时数、缴纳"三金"和个人所得税,则会在相当程度上低估对外来农民的歧视;第三,虽然外地农民受到了明显的地域歧视,但是外地工人却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域歧视。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并为制订降低歧视的政策提供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