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3)
- 2023(17392)
- 2022(14615)
- 2021(14077)
- 2020(11818)
- 2019(27255)
- 2018(26640)
- 2017(50974)
- 2016(27823)
- 2015(31685)
- 2014(31601)
- 2013(31177)
- 2012(29069)
- 2011(25867)
- 2010(26025)
- 2009(24325)
- 2008(24561)
- 2007(21845)
- 2006(18782)
- 2005(16869)
- 学科
- 济(116956)
- 经济(116834)
- 管理(83906)
- 业(79816)
- 企(64588)
- 企业(64588)
- 方法(56572)
- 数学(50615)
- 数学方法(49996)
- 财(40611)
- 中国(34147)
- 农(32446)
- 贸(24720)
- 贸易(24707)
- 制(24423)
- 易(24089)
- 业经(23720)
- 务(22524)
- 财务(22464)
- 财务管理(22402)
- 学(21435)
- 企业财务(21309)
- 地方(21230)
- 农业(21061)
- 银(19826)
- 银行(19796)
- 融(19117)
- 金融(19114)
- 行(18814)
- 理论(16950)
- 机构
- 大学(397580)
- 学院(395976)
- 济(172623)
- 经济(169352)
- 管理(154675)
- 研究(133313)
- 理学(132974)
- 理学院(131615)
- 管理学(129402)
- 管理学院(128661)
- 中国(105840)
- 财(86397)
- 京(82950)
- 科学(77501)
- 所(66536)
- 财经(65924)
- 中心(62626)
- 农(61702)
- 经(59977)
- 研究所(59646)
- 江(59111)
- 经济学(54514)
- 业大(54468)
- 北京(52532)
- 范(49580)
- 经济学院(49255)
- 师范(49116)
- 财经大学(48802)
- 农业(48436)
- 院(47753)
- 基金
- 项目(258856)
- 科学(205328)
- 基金(191496)
- 研究(189746)
- 家(165631)
- 国家(164300)
- 科学基金(142062)
- 社会(122757)
- 社会科(116545)
- 社会科学(116516)
- 基金项目(99553)
- 省(97723)
- 自然(90861)
- 自然科(88848)
- 自然科学(88822)
- 教育(88000)
- 自然科学基金(87269)
- 划(83109)
- 资助(80547)
- 编号(76170)
- 成果(62899)
- 部(59354)
- 重点(57770)
- 发(54478)
- 创(53173)
- 课题(52027)
- 国家社会(51869)
- 教育部(51658)
- 科研(49967)
- 创新(49847)
- 期刊
- 济(185676)
- 经济(185676)
- 研究(119449)
- 中国(78422)
- 财(70960)
- 学报(57906)
- 管理(56426)
- 农(55076)
- 科学(54226)
- 大学(44905)
- 学学(42246)
- 融(41104)
- 金融(41104)
- 教育(37839)
- 农业(37391)
- 技术(34397)
- 财经(33727)
- 经济研究(31396)
- 经(28996)
- 业经(28133)
- 问题(24382)
- 贸(23240)
- 统计(21521)
- 业(20597)
- 技术经济(20087)
- 国际(19949)
- 世界(19183)
- 策(19094)
- 理论(18990)
- 版(18259)
共检索到598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杨晓妹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就业在受到重创之后快速回弹,这与政府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相关?为此,本文通过扩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实证检验中国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政策对稳定劳动力市场均衡具有积极作用,而且税收政策的效应强于财政支出的效应;1990—2012年以来,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影响经历了弱显性期、显性期、效用增强期三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动态均衡 财政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延
"挤出效应"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资的下降,公共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出"投资。在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今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两个著名的模型: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模型和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拉姆齐模型,对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了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与投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两者的差别在于传导机制不同和政策有无滞后效应。通过对1952—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志安 韩紫微
为明确横向财政失衡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钝化和公共服务压力在其中所发挥的机制作用,选取2010~2021年中国城市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横向财政失衡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分析表明:横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偏好产能过剩行业而造成产业结构钝化,限制劳动力流动间接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横向财政失衡不利于抵消地方政府间公共服务成本差异,公共服务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能力采取劳动力市场整合措施,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据此,应调节区域间财政税收结构,健全“钱随人走”的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缓解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加强政府间产业转移项目协调合作,地方财政应引导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性保障政策,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创新财税制度安排,适当增加中央财政支出责任,促进地方与中央的“财政同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丽颖
本文基于1995-2009年国家层面数据,从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选取变量,对我国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作了实证分析。目前支出角度的财政政策的碳减排效应要优于收入角度;收入角度的税收政策碳减排效应不显著,应对现行的环境税和资源税进行一定的改革;今后财政政策应注重充分调动社会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以收获更好的碳减排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碳排放强度 减排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永东
一、引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变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国家赖以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对市场失效的矫治、对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塑与调整、对区域经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磊
本文对中国1998~2004年间实行的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对数据性质的考察,我们选用了结构性VECM模型来研究。在结构性模型中,我们引入了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来识别宏观经济变量中的冲击向量,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冲击向量的动态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对总产出具有正向效应而税收收入冲击则具有负向效应,且支出冲击的正效应略大于税收收入的负效应。该结论印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财政政策的主要结论。同时实证结果对我国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给予了支持:增加财政支出的效应很大程度上被同期税收收入的增长所抵消,财政政策对产出的贡献并不像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毅
财政透明度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感。运用2012年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城镇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都具有幸福增进效应,而且对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效应明显高于高收入居民;对于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提升拥有城镇户口居民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对没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不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都能够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但其边际效应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比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幸福感 城镇居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毅
财政透明度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感。运用2012年省级财政透明度数据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城镇居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都具有幸福增进效应,而且对低收入居民的边际效应明显高于高收入居民;对于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镇居民,提高财政透明度可以提升拥有城镇户口居民的幸福感,但这种影响对没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不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都能够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但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幸福感 城镇居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为了比较不同的财政政策组合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本文将政策搭配的思想放在财政政策研究的框架下,利用有关月度数据,模拟了8种财政政策组合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从刺激产出的角度而言,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效果一样,如要运用平衡型预算的政策工具组合,应该采用逆向平衡型;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对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大,赤字化减税政策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则很微弱;而对于投资来说,赤字化减税政策和双松的财政政策工具搭配的效果俱佳,而赤字化支出政策容易造成投资波动;正向平衡型预算政策工具会造成价格水平上升,而其他工具组合则会平抑物价。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晓华
经典的IS-LM模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货币需求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对中国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可认识中国的消费、投资等行为,并进而探讨中国的IS-LM模型,为测算中国的财政政策乘数提供基础。
关键词:
财政政策乘数 IS-LM模型 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曹润林
党和政府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政府投资与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视角,运用199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投资短期内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效应,可从长期看,却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实证结论支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
关键词:
市场 决定性作用 政府投资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肖挺
基于政府支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地级市政府财政自主程度对于服务行业分行业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将行业劳动力变更细分为跨地区和跨行业两类指标,结合2004年至201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构建的面板数据,在区分面板数据类型基础上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体制下这两类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一系列影响因素后,地方财权的扩张只对交通、仓储及邮电、房地产和租赁商务以及服务行业劳动力流入产生正向影响,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和信息行业在地方财权扩张时就业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导致本地劳动力流出。在跨行业的劳动力流动问题中,受地方财权扩张正向影响的行业为房地产、金融和租赁商务,其他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拴友
由一个简单的IS -LM模型可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公式。对于我国的IS -LM曲线的估计 ,发现它们有正常的斜率。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约等于 2 ,可测算出我国历年财政调控的效应 ,发现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占 1/ 5到1/ 3强 ,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在需求管理中的有效性。根据以上所述 ,可以提出当前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兵 蒲勇健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产业集聚是相生相伴的。一般情况下,较高的税收政策将不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较低的税收将会吸引产业集聚。但是,如果在该区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降低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更有效时,即使是采用较高的税收政策,也将会有利于产业向该区域集聚。即如果区域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性地租足以阻止这种税收上升带来的损失时,较高的税收也将有利于产业的区域集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财政政策 比较 实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储德银
文章首先从预期效应、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三个方面解析了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建立私人消费的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以24个OECD发达国家1980~2007年的跨国数据为例,运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政府消费、税收和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在特殊财政时期,无论财政紧缩抑或财政扩张,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都具有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二是相比财政扩张时期,紧缩时期非凯恩斯效应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紧缩时期的转移支付对私人消费的总效应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这一结论支持国外理论界最近提出的"财政紧缩扩张效应假说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