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4)
2023(18775)
2022(16092)
2021(15049)
2020(12562)
2019(28669)
2018(28233)
2017(53806)
2016(29245)
2015(32583)
2014(32232)
2013(31671)
2012(29071)
2011(26054)
2010(25784)
2009(23411)
2008(22425)
2007(19752)
2006(17315)
2005(14580)
作者
(85374)
(71577)
(70643)
(67238)
(45003)
(34435)
(31825)
(28090)
(27085)
(25112)
(24181)
(24180)
(22471)
(22256)
(21840)
(21754)
(21677)
(20921)
(20478)
(20211)
(17974)
(17349)
(17211)
(16495)
(16147)
(15801)
(15785)
(15585)
(14369)
(14224)
学科
(115344)
经济(115204)
(83291)
管理(76226)
(59573)
企业(59573)
(53751)
方法(50827)
数学(44799)
数学方法(44214)
农业(36001)
中国(30483)
业经(29173)
(27646)
地方(26465)
(25204)
(21099)
贸易(21086)
(20509)
(20325)
技术(18187)
环境(17832)
理论(16735)
(16334)
(16294)
(16239)
财务(16223)
财务管理(16190)
(15473)
银行(15396)
机构
学院(406276)
大学(403484)
管理(159099)
(159004)
经济(155666)
理学(139223)
理学院(137610)
研究(137395)
管理学(134913)
管理学院(134194)
中国(100943)
科学(89900)
(89671)
(84353)
业大(71785)
(69537)
农业(69492)
(68347)
研究所(64122)
中心(64068)
(59525)
财经(55396)
(53767)
师范(53148)
北京(51883)
(50833)
(49588)
(47670)
经济学(46859)
(45869)
基金
项目(291913)
科学(227534)
基金(210603)
研究(207702)
(186854)
国家(185058)
科学基金(157276)
社会(130507)
社会科(123255)
社会科学(123218)
(116563)
基金项目(112638)
自然(104226)
自然科(101762)
自然科学(101729)
自然科学基金(99875)
(96989)
教育(94250)
资助(85371)
编号(84439)
成果(66375)
重点(65614)
(63017)
(62964)
(60453)
课题(57612)
创新(56502)
科研(56454)
计划(54561)
国家社会(53590)
期刊
(172707)
经济(172707)
研究(109972)
(88687)
中国(78020)
学报(74581)
科学(65548)
农业(60355)
大学(56213)
学学(53682)
管理(53362)
(49717)
教育(40793)
业经(34411)
技术(33513)
(33446)
金融(33446)
(29405)
财经(25517)
经济研究(25315)
问题(23925)
(23151)
(21798)
科技(21707)
业大(21620)
资源(20020)
图书(19317)
技术经济(18252)
农业大学(17917)
理论(17746)
共检索到582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曼  程翔宇  
文章基于2014和2015年在湖北省四大片区调查收集的1 660户农户数据,利用Logit和Tobit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析了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减贫存在不利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加剧了农村家庭贫困,使所在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更大、程度更深。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剩余不足,外流导致劳动力短缺,限制了家庭发展,不利于家庭脱贫;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分离,家庭经济规模共享不足,家庭现金收入虽然增加,但经等值规模调整后人均收入不增反降,加剧了家庭贫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打工经济"萧条,劳动力外流家庭举家进城难以实现,而促进留守劳动力、回流劳动力就地就业,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是践行"五个一批"、推进精准扶贫的首选之策。文章建议,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发挥"新乡贤"带动作用、培育农村人才、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就地脱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秀芳  杨云彦  
本文以课题组对湖北省4个县市的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主要通过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状况和所能获取的社会支持来体现。农村计生家庭具有相对较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玉萍  李哲  丁士军  
本文基于湖北省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估算农村劳动力患大病的经济成本,分析疾病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以期为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研究发现,患大病劳动力的人均经济成本为5579元,其中,时间成本占60%;患大病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贫困家庭的患大病劳动力人均经济成本相对于富裕家庭和中等家庭高出许多。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为  吴海涛  彭继权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继红,钟涨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序洲,段敏芳  
湖北省拥有农村劳动力2401.64万人。在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大军中,有多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又有多少劳动力从事非农经营,即在现有条件下农业需要多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多少?本文运用农业普查资料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CD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军  罗剑朝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文章基于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家庭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最为突出,健康维度的减贫效应比较微弱,并且劳动力流动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自我发展能力、摆脱自然生存环境束缚,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的可选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畅红琴  董晓媛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于家庭留守成员的时间分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运用1997—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成年人出外打工对妻子、儿童和老年人家务和农业劳动时间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丈夫出外打工显著地增加了妻子的农业劳动时间;父亲出外打工对于儿童家务劳动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且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有成员出外打工的家庭,老年男性和女性在农业劳动中的时间投入都显著增加,家务劳动方面,老年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焱  
由于农村地区正处于从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表征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结构性的变动破坏了代际交换的条件,赡养成本上升,农村代际交换的平衡被打破。在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的初级群体的控制力减弱,子女赡养意愿由自律转化为他律。同时,空间距离的增加使外出务工子女提供时间资源的能力下降,由于生活世界的改变,相对经济状况下降,也导致外出务工子女的赡养能力在事实上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代际交换的失衡,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红忠  连玉君  
本文通过对湖北汉川的农户调查发现,单个家庭内部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很少,但对于整个农村而言,还存在大规模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同家庭内部的单身剩余劳动力相比,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已婚农民,外出打工的成本非常高,已婚农民退出或不参与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工荒问题并存的主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白安义  田家富  谢晓翠  
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总体情况,我们于2005年下半年对湖北省襄樊市71个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力  张轲  
[目的]通过分析劳动力在外流过程中能否阻断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研究提升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影响,为未来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借鉴。[方法]基于代际传递视角,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通过构建AlKire-Foster模型,测度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Logit模型研究劳动力外流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最后采用列联表分析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整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并且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有所改善;劳动力外流人口在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存在严重且长期的相对贫困;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问题,并且父亲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对子代的影响明显高于母亲;西部地区存在极端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程度更深;在劳动力外流的过程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能够有效阻断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结论]父代应以身作则,正向影响子代成长;提高政府专项扶贫中人力资本扶贫资金比重,完善地方政府关于未成年子女教育和健康考核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普遍受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玮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