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7)
2023(15847)
2022(13202)
2021(12160)
2020(10225)
2019(22807)
2018(22547)
2017(42943)
2016(23271)
2015(25679)
2014(25128)
2013(24453)
2012(22152)
2011(19652)
2010(19296)
2009(17344)
2008(16525)
2007(14635)
2006(12542)
2005(10507)
作者
(65988)
(55879)
(55188)
(52352)
(34742)
(26774)
(24884)
(22063)
(21092)
(19350)
(18929)
(18512)
(17467)
(17129)
(17005)
(16974)
(16690)
(16320)
(15871)
(15828)
(13797)
(13604)
(13395)
(12787)
(12644)
(12228)
(12046)
(12007)
(11133)
(11114)
学科
(92657)
经济(92545)
(71181)
管理(64440)
(49289)
企业(49289)
(48050)
方法(42172)
数学(38138)
数学方法(37714)
农业(31700)
中国(24672)
(23849)
业经(23782)
(21078)
贸易(21075)
(20688)
技术(19475)
(18488)
(17525)
地方(16998)
(14318)
(13825)
银行(13771)
环境(13751)
(13577)
(13475)
财务(13420)
财务管理(13386)
(13148)
机构
学院(320930)
大学(315878)
(134420)
经济(132004)
管理(126489)
理学(111202)
理学院(110110)
管理学(108126)
管理学院(107573)
研究(104635)
中国(79071)
(75306)
科学(66027)
(63818)
农业(58615)
业大(57677)
(57210)
(52096)
中心(50390)
研究所(47916)
(46976)
财经(46718)
(43018)
经济学(41332)
(38862)
师范(38295)
北京(38122)
经济学院(37819)
(37504)
农业大学(37371)
基金
项目(231829)
科学(183214)
基金(170542)
研究(164796)
(151253)
国家(149976)
科学基金(128726)
社会(107631)
社会科(101897)
社会科学(101872)
(91835)
基金项目(90856)
自然(84120)
自然科(82298)
自然科学(82273)
自然科学基金(80824)
(76522)
教育(74994)
资助(67994)
编号(65166)
重点(51978)
(51319)
(50021)
成果(49700)
(49489)
创新(46347)
国家社会(45811)
科研(45020)
课题(43948)
教育部(43624)
期刊
(140081)
经济(140081)
研究(82857)
(75345)
中国(62199)
学报(56663)
农业(50972)
科学(50230)
大学(43307)
(42819)
管理(42073)
学学(41724)
业经(29504)
技术(29329)
(28300)
金融(28300)
教育(28076)
(25015)
财经(22208)
经济研究(21460)
问题(20210)
(19084)
(17790)
科技(17081)
业大(16367)
技术经济(16311)
世界(15398)
统计(14928)
(14675)
农村(14599)
共检索到455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煜阳  陆迁  贾彬  刘戴娆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下,黄土高原农户在时间禀赋恒定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逐渐成为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提高技术采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1197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主要考察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及时间长短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逐步检验法,检验了农户参与集体行动对外出务工影响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延长,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性降低,削弱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采取。(2)农户参与村集体行动是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渠道之一,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证实了集体行动模式在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推广中的价值。此外,农业经营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与农户家庭的邻里互助、技术改善认知以及政府的技术推广活动均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提供了劳动力转移趋势下水土保持技术扩散的研究证据,对健全村集体行动以促进技术采用也具备一定的经验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849户农户调查数据,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从行动信息、行动参与、行动组织和行动效果4个维度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考察了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对农户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通过改变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行为的间接影响,并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影响水土保持实践过程中政府补贴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面积对修筑梯田、使用地膜和造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不显著;土地流转期限对以上4种措施的实施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集体行动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修筑梯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接受政府补贴较少农户的造林活动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但在土地流转面积、流转期限影响农户地膜使用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3)政府补贴在农户集体行动影响造林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但在集体行动影响造林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负,在集体行动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邹杰玲  董政祎  王玉斌  
本文利用2016年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所获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使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概率显著降低0.161。运用工具变量的CMP估计法和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区分农户是否以务农收入为主和务工距离的不同,分析不同兼业程度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本文间接验证了外出务工的影响包括积累能力的积极作用和改变从业重心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并发现:从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影响的差异看,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的主要作用人群是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对于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因此,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流动,释放要素生产潜力,帮助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积累能力,是推广和普及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文章基于2009年在江西省调研获得的数据,构建了水稻生产函数,从集体农田基础设施投资和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考察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与农户水稻生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务工者的汇款能帮助农户在水稻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产量,但务工带来的非农收入的提高又会使他们忽视对水稻生产的管理,导致产量下降;集体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保证,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将导致农户水稻生产中出现劳动力短缺,对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外出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目前并未使水稻生产力出现明显下降,反而是年轻农户会因外出务工而粗放地经营水稻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检验男性外出务工致使女性成为家庭事务的主要决策者,这一变化特征是否对农村集体行动产生影响。利用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849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外出务工、女性决策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法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人数越多,村庄集体行动的参与程度越低;(2)务工人数对家庭事务是否由女性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人数越多,女性决策概率越大;(3)女性决策对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约为-0. 3。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翌秋  陈玉珠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迁移会影响家庭投资和消费,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致农户支出结构的差异。基于此,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分为常年外出和循环流动,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来考察外出模式差异带来的支出结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有显著负效应;与无外出农户相比,常年外出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13.15%,循环流动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2.57%;参与外出务工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性支出的边际份额,常年外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边际份额的影响更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晓慧  陆迁  王礼力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甘肃和宁夏3省份1152户农户调查数据,构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资本禀赋、生态认知、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中,农用机械数量、林地面积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对采用程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收入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互信任对采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农户生态认知对其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3)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对资本禀赋、生态认知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及采用程度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天志  陆迁  
基于黄土高原区1 19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探索因子、二元Logistic回归和KHB方法,构建并检验社会互动、信任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以期为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社会互动5个维度直接正向影响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技术采用率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互动通过人际信任、网络信任和政府信任间接正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3)信任的总间接效应(0.735 3)大于社会互动的直接效应(0.576 3),其中,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值最大(0.394 7),政府信任次之(0.220 3),网络信任最小(0.120 3)。研究深化农户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关系的理解,建议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互动与信任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红艳  
文章利用在陕西省安康市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外出务工对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对农户食品消费倾向、人力资本消费倾向、社会资本消费倾向、生产性消费倾向均呈负的显著关系,但对固定资产消费倾向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慧  王礼力  陆迁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王佳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迁移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的发展空间,而流动空间的开放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发展。本文使用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和非农业技能获得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外就业流动累计时间对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新技术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曾经是技术人员或者私营业主的返乡劳动力相比一般工人回流后更愿意接受农业新技术;在外务工时间越长、工作越稳定,获得技能培训的机会也就越多,曾经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私营业主的农村劳动力,相比一般工人获得非农技能的概率更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  褚力其  姜志德  
黄土高原农户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认知和对水土流失风险的感知是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探究二者对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户技术采用率的提高、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量、改善生态环境。本文利用黄土高原123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采用逐步回归法和分组回归法,分析了农户技术认知和风险感知对其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及代际差异。结果表明:①技术认知对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认知对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少免耕、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的作用强度均是新生代农户大于老一代农户。②风险感知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等高耕作和沟垄种植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存在代际差异;对新生代农户少免耕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老一代农户深松耕、秸秆还田、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风险感知在技术认知和采用意愿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等高耕作、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老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新一代;在少免耕、深松耕和秸秆还田技术采用意愿中,风险感知对于新一代农户的调节作用强于老一代。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等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户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建议农业技术和政策推广视新老农户区别对待,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并通过鼓励土地流转为技术采用提供便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