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45)
- 2023(17293)
- 2022(14764)
- 2021(13618)
- 2020(11595)
- 2019(26078)
- 2018(25868)
- 2017(49905)
- 2016(27290)
- 2015(30302)
- 2014(29849)
- 2013(29927)
- 2012(27319)
- 2011(24532)
- 2010(24456)
- 2009(22829)
- 2008(22570)
- 2007(20253)
- 2006(18052)
- 2005(15918)
- 学科
- 济(111506)
- 经济(111366)
- 业(103248)
- 管理(85772)
- 企(84539)
- 企业(84539)
- 方法(50235)
- 农(48943)
- 数学(40733)
- 数学方法(40371)
- 业经(34384)
- 财(33032)
- 农业(32496)
- 中国(28516)
- 贸(23940)
- 贸易(23932)
- 易(23348)
- 务(22583)
- 财务(22520)
- 财务管理(22489)
- 制(22197)
- 学(21444)
- 企业财务(21290)
- 技术(21044)
- 地方(20553)
- 和(18848)
- 理论(18666)
- 策(17728)
- 划(17472)
- 环境(16286)
- 机构
- 学院(392971)
- 大学(388407)
- 济(160356)
- 管理(159059)
- 经济(157216)
- 理学(137857)
- 理学院(136439)
- 管理学(134318)
- 管理学院(133628)
- 研究(129246)
- 中国(99446)
- 农(84286)
- 京(82136)
- 科学(81959)
- 财(70539)
- 业大(67248)
- 所(66240)
- 农业(65608)
- 研究所(60467)
- 中心(59359)
- 江(58717)
- 财经(56917)
- 经(51952)
- 北京(50939)
- 范(47819)
- 师范(47272)
- 经济学(47024)
- 州(46780)
- 院(46016)
- 经济管理(43607)
- 基金
- 项目(269651)
- 科学(211281)
- 基金(195917)
- 研究(193684)
- 家(172502)
- 国家(170925)
- 科学基金(146337)
- 社会(123267)
- 社会科(116559)
- 社会科学(116527)
- 省(106741)
- 基金项目(104697)
- 自然(96165)
- 自然科(93967)
- 自然科学(93939)
- 自然科学基金(92309)
- 划(88595)
- 教育(86290)
- 资助(79579)
- 编号(78849)
- 成果(61747)
- 重点(59612)
- 部(58762)
- 发(58193)
- 创(57816)
- 创新(53451)
- 业(52981)
- 课题(52663)
- 科研(51676)
- 国家社会(50622)
- 期刊
- 济(180105)
- 经济(180105)
- 研究(109583)
- 农(82402)
- 中国(73437)
- 学报(67343)
- 科学(60413)
- 管理(58361)
- 农业(55802)
- 财(54487)
- 大学(50609)
- 学学(48340)
- 业经(35341)
- 融(34920)
- 金融(34920)
- 教育(34362)
- 技术(32843)
- 业(29335)
- 财经(27549)
- 经济研究(26835)
- 问题(24431)
- 经(23614)
- 技术经济(20851)
- 版(20477)
- 科技(19990)
- 现代(18588)
- 业大(18565)
- 商业(18224)
- 世界(18166)
- 理论(17843)
共检索到574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
关键词:
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业生产 综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文章基于2009年在江西省调研获得的数据,构建了水稻生产函数,从集体农田基础设施投资和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考察了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与农户水稻生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务工者的汇款能帮助农户在水稻生产中投入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产量,但务工带来的非农收入的提高又会使他们忽视对水稻生产的管理,导致产量下降;集体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保证,在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区,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将导致农户水稻生产中出现劳动力短缺,对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外出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目前并未使水稻生产力出现明显下降,反而是年轻农户会因外出务工而粗放地经营水稻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超 孙艺夺 胡瑞法
本文采用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122个水稻农户调查数据和处理效应模型,在解决自选择问题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正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总体上导致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下降14~15个百分点。但是,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技术培训、种植规模和地区异质性。
关键词:
回流 技术效率 自选择 处理效应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邹杰玲 董政祎 王玉斌
本文利用2016年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所获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使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概率显著降低0.161。运用工具变量的CMP估计法和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区分农户是否以务农收入为主和务工距离的不同,分析不同兼业程度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本文间接验证了外出务工的影响包括积累能力的积极作用和改变从业重心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并发现:从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影响的差异看,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的主要作用人群是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对于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因此,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流动,释放要素生产潜力,帮助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积累能力,是推广和普及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淑辉 陈祥
基于CLDS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和CHFS截面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和两部分模型,探索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显著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发现,劳动力转移通过农业劳动力人口结构效应与土地规模效应影响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抑制作用在农业劳动力偏女性化的家庭更加明显;在农业劳动人口偏老龄化的家庭,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出抑制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翌秋 陈玉珠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红艳
文章利用在陕西省安康市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外出务工对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对农户食品消费倾向、人力资本消费倾向、社会资本消费倾向、生产性消费倾向均呈负的显著关系,但对固定资产消费倾向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户 消费倾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成 郭沐蓉
迁移会影响家庭投资和消费,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的差异可能会引致农户支出结构的差异。基于此,文章将农村劳动力外出模式分为常年外出和循环流动,利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来考察外出模式差异带来的支出结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有显著负效应;与无外出农户相比,常年外出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13.15%,循环流动农户家庭生产性支出的边际份额会显著降低2.57%;参与外出务工可以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消费性支出的边际份额,常年外出对家庭消费性支出边际份额的影响更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煜阳 陆迁 贾彬 刘戴娆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下,黄土高原农户在时间禀赋恒定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逐渐成为采用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因素,探究二者关系对于提高技术采用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区1197份农户的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主要考察了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及时间长短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逐步检验法,检验了农户参与集体行动对外出务工影响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水土保持技术的采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延长,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性降低,削弱了农户水土保持技术的采取。(2)农户参与村集体行动是劳动力转移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渠道之一,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证实了集体行动模式在水土保持技术应用推广中的价值。此外,农业经营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与农户家庭的邻里互助、技术改善认知以及政府的技术推广活动均对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不仅提供了劳动力转移趋势下水土保持技术扩散的研究证据,对健全村集体行动以促进技术采用也具备一定的经验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子成
文章在Mendola(2008)和Wouterse(2010)的研究框架下,采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调查数据,进一步估计了农民工流动的异质性即流动模式差异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业生产和非农经营活动均具有负面影响,不过对非农经营活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迁移异质性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差异较大。具体来说,常年在外会带来较强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对农业收入和非农经营活动的负面冲击都要强于循环流动;跨省流动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要高于省内流动,不过,跨省流动对非农经营活动产生的负效应要小于省内流动。
关键词:
流动模式 农业生产 非农经营活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壮大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的投资,一个普遍的疑虑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很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为了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从农户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的提升,农户会减少这一类投入。(2)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3)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但外出务工对农业机械投资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差异。考虑内生性问题,使用替代变量以及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外出务工不利于流动性生产投资,而不影响农业机械投资的结论是可信的。上述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但具体影响还要考虑投资种类和区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栾江 李强
通过2009—2010年调查数据对中国18个省48个县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样本考察了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非农收入的影响,通过OLS法估计的教育回报率为3.9%,考虑了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后估计结果为5.06%,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依然较低。通过分位回归发现教育可能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差距。政府要在农村地区推动教育扩张和平等才能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减小教育所产生的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什么影响,这是一个令世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了解此问题,本课题组选择了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较多的四川和安徽两省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并利用调查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祥江 杨锦秀
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问题。当转移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转移会减少农村总产出。通过模型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社会整体产出的影响,从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应有合理规模的视角,对四川省这一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大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四川农业产出随转移数量变化呈现出分阶段特点,分析认为2004年是转折点,转移规模达到了合理水平,此后增加的转移量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建议四川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应得到合理控制,以确保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敬忠 贺聪志
本文以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流动为背景,通过对五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实地调查,分析和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留守老人主要靠家庭养老,老人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子女的经济支持是留守老人主要的生活来源。八成左右的留守老人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进行自养。社会保障体系对留守老人的覆盖面非常小,保障水平低。子女外出务工导致传统的供养资源出现货币化趋势,同时使礼物日益成为维系代际情感关系的新型供养资源。然而,虽然外出务工有利于提高子女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能力,但外出子女的经济供养水平普遍非常低,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
留守老人 经济供养 乡城迁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