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9)
2023(14296)
2022(12459)
2021(11480)
2020(9656)
2019(22216)
2018(22108)
2017(42743)
2016(23045)
2015(25901)
2014(26053)
2013(25890)
2012(23858)
2011(21670)
2010(21818)
2009(20548)
2008(19841)
2007(17625)
2006(15837)
2005(14327)
作者
(66888)
(55559)
(55338)
(52774)
(35477)
(26561)
(25050)
(21761)
(21175)
(19976)
(19019)
(18890)
(17812)
(17719)
(17132)
(17127)
(16456)
(16135)
(15961)
(15834)
(13952)
(13674)
(13293)
(12692)
(12483)
(12395)
(12289)
(12102)
(11198)
(10702)
学科
(110377)
经济(110242)
管理(71169)
(64397)
(53662)
企业(53662)
方法(43255)
数学(37375)
数学方法(37021)
中国(26672)
(25344)
(25091)
地方(24004)
业经(22972)
(21749)
(21464)
农业(16999)
环境(16208)
(15830)
贸易(15821)
(15718)
(15694)
理论(15692)
(15248)
(15240)
(15217)
(15187)
金融(15184)
银行(15179)
财务(15169)
机构
大学(339242)
学院(335255)
(145130)
经济(142139)
管理(132494)
研究(116160)
理学(114127)
理学院(112881)
管理学(111100)
管理学院(110477)
中国(85896)
(72160)
科学(68259)
(66621)
(57970)
财经(52887)
研究所(52251)
中心(50885)
(49100)
(48152)
(47878)
业大(46525)
北京(46159)
经济学(44850)
(43485)
师范(43151)
(42049)
经济学院(39983)
(39166)
财经大学(39116)
基金
项目(223337)
科学(176420)
研究(165819)
基金(163209)
(140677)
国家(139534)
科学基金(120397)
社会(106556)
社会科(101009)
社会科学(100983)
基金项目(86376)
(85521)
自然(76394)
教育(75351)
自然科(74544)
自然科学(74531)
自然科学基金(73192)
(71694)
资助(67362)
编号(66869)
成果(55194)
(49957)
重点(49594)
(47694)
课题(46100)
(46015)
国家社会(44080)
(43796)
教育部(43486)
创新(42999)
期刊
(167785)
经济(167785)
研究(106354)
中国(65573)
管理(51695)
(50963)
学报(49074)
科学(46427)
(44329)
大学(38156)
学学(35800)
教育(34830)
农业(30300)
技术(29549)
(29325)
金融(29325)
财经(27085)
经济研究(26967)
业经(24641)
(23213)
问题(21241)
技术经济(17901)
理论(16964)
图书(15861)
现代(15671)
科技(15310)
(15121)
实践(15097)
(15097)
(14769)
共检索到505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巍  刘智超  
针对我国新时期省际经济严重分化的现状,本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从劳动力回流机制、回流框架下的资本要素投入机制、总产出与人均产出维度下的经济趋同机制三个方面分时段、分区域探究了工业劳动力回流能否推动工业经济省际趋同与工业劳动力回流对经济省际趋同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回流显著加速了资本要素投入。相对于流出省份,资本要素更倾向于投入回流省份。相较于流出省份总产出、人均产出增速显著放缓、甚至总量萎缩,劳动力回流及其改变的资本要素投入显著扭转了工业总产出与人均产出的下滑趋势。虽然存在要素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巍  刘智超  
针对我国新时期省际经济严重分化的现状,本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从劳动力回流机制、回流框架下的资本要素投入机制、总产出与人均产出维度下的经济趋同机制三个方面分时段、分区域探究了工业劳动力回流能否推动工业经济省际趋同与工业劳动力回流对经济省际趋同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力回流显著加速了资本要素投入。相对于流出省份,资本要素更倾向于投入回流省份。相较于流出省份总产出、人均产出增速显著放缓、甚至总量萎缩,劳动力回流及其改变的资本要素投入显著扭转了工业总产出与人均产出的下滑趋势。虽然存在要素边际产出递减,但劳动力回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出弹性的显著下滑。如果劳动力回流规模足够充裕,省际经济规模必将显著扩大。劳动力回流改变的资本、劳动要素供给与配置最终推动了工业经济省际趋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子玉  肖静  
劳动力回流即劳动力先流出后流入,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文章以工业为例,选择2005—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数据,以剔除跨行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与人口数之比的年增长值衡量工业劳动力流动,基于流出、流入两类数据,运用以揭示资本、劳动替代动态变化的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的面板数据对工业劳动力回流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吸纳工业劳动力回流。但同等情况下,工业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入东部沿海地区。而部分地区工业比重较低,无法吸纳新增劳动力就业;或过分倚重重化工业,未能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或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导致劳动力流入其他行业、地区。加之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持续吸纳劳动力流入,此类地区工业劳动力仍持续外流。准确把握工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回流机制是增加产业政策设计针对性、提高"供给侧改革"质量与效率的前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帅帅   尹冠球  
[目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剖析资本下乡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对于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4、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资本下乡对劳动力回流的影响,探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资本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且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资本下乡可以通过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两条路径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正向调节了资本下乡的劳动力回流效果;资本下乡显著增强了回流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意愿,更能吸引创业型、务工型劳动力回流。无论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纯农型,还是以非农就业为主的Ⅱ兼型家庭,资本下乡均可以促进其劳动力回流。且相较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效果显著。[结论]应进一步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构建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进而拉动“智力回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曾守桢  
本文采用基于非参数DEA-Mal mqui 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2001-2014年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从行业分组来看,劳动力成本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大,投资效率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大。转变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注重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保持投资规模适度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曾守桢  
本文采用基于非参数DEA-Mal mqui 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2001-2014年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从行业分组来看,劳动力成本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江滨  
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促使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更为频繁,并呈现外出与回流并存的格局。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中国的劳动力回流现象不断增多,流动"双向化"趋势日趋明显。本文从劳动力回流理论、回流动因、回流者的就业行为与影响机制入手,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回流理论中,主张成功/失败的经济理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一分析范式开始受到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回流决策不仅受外出者自身经济因素所驱使,而是在社会联系、地方经济政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回流劳动力并不是简单的经济上的"失败者",他们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表现出更强的就业能力,通过自主创业等活动,促进了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家乡经济多元化。但由于制度环境及经济发展特点的差异,中国国内劳动力回流的动因与就业行为具有自身特点。最后,从回流理论、回流的空间效应及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等方面对中国未来的回流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彤  
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既要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又要解决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问题。中国产业技术的选择应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路线,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进和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进而实现现代化、高新技术化,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方卫  康姣姣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不仅对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也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的优化。文章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回流、再外出的流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2013和2018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劳动力存在反复流动的现象,外出的原因主要为增加收入,回流的原因主要为照顾老人及子女等非经济因素,流出地与流入地在政治、社会及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回到流出地的劳动力心理成本不降反增而再外出,再外出的原因还与农业经营收入的相对低稳定性有关。厘清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再外出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保持区域劳动力供需平衡的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淑娟  马瑜  
基于2012年对山西已回流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当前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就业状况、再外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中,经济原因仍居首要地位,但家庭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已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六成以上回流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回流后的收入整体低于回流前的收入;近半数已回流劳动力对于未来持观望态度,对于是否再次外出意愿不明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玉荣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红  黄颖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为外流与回流,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是主流,是前提。但在强调这一主流的同时也不容忽视"逆潮回流"这一现象,探讨积极、有序的回流,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传豹  吴方卫  张锦华  
本文基于收支余额视角研究农民工跨区域迁移决策行为,通过对我国各地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变动情况的分析,考察了我国农民工集中流动背景下的人口回流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各区域间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农村转移劳动力市场出现从区域整合迈向全国整合的良性趋势。各区域间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区域间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均衡发展。未来地区间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竞争可能会加剧,劳动力成本将持续提高。同时,基于生存成本视角的收支余额变动及其趋势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跨区域回流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以为下一步研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劳动力市场整合提供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卫华  江源  原磊  于建勋  
中国工业发展的要素禀赋基础以及外部条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中国工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变革期。成功度过这一时期,需要转换工业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变化,发现要素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下降,技术创新有望成为驱动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并探讨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动力和方式,并在宏观、科技、贸易、产业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远  施闻  
文章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排斥影响他们的回流,同时回流迁移也受到家庭生活、家庭劳动力状况、家庭农业活动和农地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是"被动回流"和"主动回流"相结合的过程、是个体决策和家庭决策的综合过程。文章提出劳动力回流迁移具有"回流效应",回流带来人力资本的补偿、促进流出地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带来创业的增长。劳动力回流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内生的逆迁移流,构成乡城迁移和劳动力市场平衡的补充机制,与乡城迁移一起促进城镇化和城乡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