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5)
2023(10604)
2022(8876)
2021(7835)
2020(6260)
2019(13952)
2018(13769)
2017(25661)
2016(13873)
2015(15595)
2014(15639)
2013(15768)
2012(15410)
2011(14308)
2010(14970)
2009(13869)
2008(13640)
2007(12412)
2006(11786)
2005(11416)
作者
(41699)
(34845)
(34679)
(33381)
(22444)
(16657)
(15788)
(13472)
(13352)
(12663)
(12234)
(11566)
(11494)
(11418)
(11102)
(10836)
(10298)
(10193)
(10157)
(9680)
(9304)
(8618)
(8333)
(8252)
(7938)
(7908)
(7732)
(7697)
(7105)
(6937)
学科
(82418)
经济(82340)
管理(34106)
(33119)
中国(25649)
地方(25393)
(22852)
企业(22852)
方法(22197)
(20889)
数学(19028)
数学方法(18883)
(17279)
贸易(17264)
业经(16894)
(16745)
(16658)
地方经济(15737)
农业(14970)
(13743)
(13414)
(12736)
金融(12736)
(12537)
(12457)
银行(12444)
(12363)
(12232)
环境(11108)
(9581)
机构
大学(208481)
学院(207862)
(99291)
经济(97304)
研究(82388)
管理(72071)
中国(63647)
理学(58962)
理学院(58189)
管理学(57362)
管理学院(56961)
科学(46058)
(45899)
(44992)
(42212)
研究所(37405)
中心(36625)
(35445)
财经(34081)
(33200)
经济学(32640)
(30762)
(30737)
师范(30505)
北京(30194)
(29189)
经济学院(29015)
(27920)
(26526)
业大(25777)
基金
项目(123627)
科学(97226)
研究(94723)
基金(87915)
(75522)
国家(74813)
科学基金(63083)
社会(62762)
社会科(59551)
社会科学(59540)
(48385)
基金项目(44402)
教育(42706)
(40058)
编号(37731)
资助(36629)
自然(35956)
自然科(35077)
自然科学(35067)
自然科学基金(34419)
(33741)
成果(32677)
重点(28400)
发展(28091)
课题(28041)
(27644)
(27371)
国家社会(26650)
(24835)
(23933)
期刊
(127980)
经济(127980)
研究(75907)
中国(53528)
(33406)
(32664)
管理(30015)
学报(29375)
科学(27793)
教育(27632)
(25395)
金融(25395)
大学(22801)
农业(21984)
经济研究(21377)
学学(20830)
业经(19339)
技术(19049)
财经(18210)
问题(16886)
(15999)
(15341)
国际(13600)
世界(12774)
图书(11980)
技术经济(11942)
(11419)
经济问题(10503)
统计(10072)
商业(9963)
共检索到360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但物质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力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该文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富士康事件为背景,探讨了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采取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中建  
传统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长期低廉的劳动力,表面上看,劳动者地位的提升和劳动者报酬的提高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但在当前却是规避外贸摩擦、降低我国企业过高离职率的有效途径,能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并进而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和第二次分配中使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凌  
文章认为富士康事件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谐幸福"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衡量指标的侧重点有失偏颇。GDP崇拜论应当予以纠正,转而建设一个新的衡量国民幸福程度的指标体系。在对幸福指数的国内外成果进行综合述评的基础之上,作者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并从经济收入、医疗健康、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六大领域入手初步构建了幸福指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福  
自改革开放以来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 ,仍面临较多难点 ,诸如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 ,乡村富余劳动力众多且素质低下 ,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元体制转型缓慢 ,各省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跨省区转移竞争激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思路和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今年年初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和近期的劳资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低劳动力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得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曾守桢  
本文采用基于非参数DEA-Mal mqui 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2001-2014年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从行业分组来看,劳动力成本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大,投资效率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大。转变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注重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保持投资规模适度的情况下,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尧  杨校美  曾守桢  
本文采用基于非参数DEA-Mal mqui st指数方法,估算了中国2001-2014年各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以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劳动力成本和投资效率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可以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二,从行业分组来看,劳动力成本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都阳  
在合宜的经济制度下,人口因素也可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由于迅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共同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进入了人口红利期,但由于生育率水平下降迅速,相对于其他很多国家,中国的人口红利期短,并行将进入人口负债期。低生育率水平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则已经显现,集中体现为人口结构变化成为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重要因素。因应人口转变和劳动力市场转折,人口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人力资本积累政策都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林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十几年来,中国抓住了全球贸易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机遇,用"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发展方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目前美国为首的西方虚拟经济已经"不可持续",全球贸易将长期低位徘徊,中国出口份额逼近贸易摩擦急剧上升的阈值,造成"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长期以来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是获取出口优势的基本条件,但也是新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只有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并加大财政在二次分配中的力度,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比重,才能成功实现由两头在外为主转变为两头在内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具备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利平  
2012年11月2-3日,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会上同时举行了第二届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以下是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和基本观点。一、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与中国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应当创新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这是本次会议学者们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围绕该议题提出了五个主要观点:(1)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辰  
1双向转诊制度的经济学思考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内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专科医院签订,让一般常见病、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选择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玉婧  
可持续发展定义和理论包含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要素 ,是一个三维复合体系 ,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可持续发展强调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持续地均衡地最优发展 ,将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及其在经济学中的演进、形成与创新 ,到当今世界步入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时代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北伟  富金鑫  董微微  梁晨  
本文以经济学基本假设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研究发现只有投入约束的经济模式在低碳经济时代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产出约束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控制与调节。文章在时间和空间多维度下提出建立产出节制型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绎了关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公平与均衡的经济学理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根  
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提出应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巩固农村基层农技队伍 ;强化农业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红  陈劭锋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目标指引下,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初步探讨。“粗放型”增长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不良后果,决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性”;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和基础条件。针对我国的国情,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的两个方面是: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科技进步能够解决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本、人造资本相比,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更根本、更有效的推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