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1)
- 2023(14713)
- 2022(12590)
- 2021(11651)
- 2020(10133)
- 2019(23255)
- 2018(23006)
- 2017(44266)
- 2016(23924)
- 2015(27013)
- 2014(26766)
- 2013(26489)
- 2012(24473)
- 2011(21897)
- 2010(21694)
- 2009(20215)
- 2008(19937)
- 2007(17692)
- 2006(15203)
- 2005(13369)
- 学科
- 济(96557)
- 经济(96444)
- 管理(68170)
- 业(66991)
- 企(52848)
- 企业(52848)
- 方法(48976)
- 数学(43571)
- 数学方法(43088)
- 贸(29162)
- 贸易(29150)
- 易(28426)
- 财(27755)
- 农(27359)
- 中国(26585)
- 业经(19664)
- 学(19595)
- 制(18274)
- 农业(18120)
- 务(17034)
- 财务(16989)
- 财务管理(16945)
- 地方(16823)
- 企业财务(15956)
- 银(15393)
- 银行(15335)
- 出(15323)
- 技术(15146)
- 环境(14748)
- 行(14580)
- 机构
- 大学(348225)
- 学院(346798)
- 济(146691)
- 经济(143990)
- 管理(133632)
- 理学(116494)
- 理学院(115248)
- 研究(114440)
- 管理学(113264)
- 管理学院(112650)
- 中国(85845)
- 京(71715)
- 科学(71570)
- 财(66777)
- 农(64379)
- 所(58253)
- 业大(56119)
- 财经(54149)
- 研究所(53196)
- 中心(53039)
- 农业(51546)
- 江(49936)
- 经(49266)
- 经济学(45781)
- 北京(44200)
- 范(42155)
- 经济学院(41882)
- 师范(41558)
- 院(41248)
- 财经大学(40317)
- 基金
- 项目(236939)
- 科学(185716)
- 基金(174289)
- 研究(165169)
- 家(154527)
- 国家(153305)
- 科学基金(130367)
- 社会(105959)
- 社会科(100658)
- 社会科学(100630)
- 基金项目(92622)
- 省(92180)
- 自然(86982)
- 自然科(85012)
- 自然科学(84983)
- 自然科学基金(83480)
- 划(78631)
- 教育(76213)
- 资助(71323)
- 编号(64906)
- 重点(53664)
- 部(52772)
- 成果(51237)
- 发(50417)
- 创(49570)
- 科研(47124)
- 创新(46509)
- 计划(45516)
- 教育部(44891)
- 国家社会(44575)
- 期刊
- 济(148497)
- 经济(148497)
- 研究(93680)
- 学报(60811)
- 中国(59466)
- 农(56845)
- 科学(52705)
- 财(51782)
- 管理(46351)
- 大学(45033)
- 学学(43004)
- 农业(38417)
- 融(29224)
- 金融(29224)
- 技术(28410)
- 教育(27299)
- 财经(26343)
- 经济研究(25330)
- 业经(24737)
- 贸(23046)
- 经(22568)
- 问题(21712)
- 业(20659)
- 国际(19504)
- 统计(17465)
- 版(17438)
- 技术经济(17015)
- 商业(16912)
- 理论(16280)
- 科技(15923)
共检索到494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玲 王成
我国附加值贸易凭借劳动力资源优势已取得巨大发展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但现阶段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趋势势必对此产生重要影响。为分析这一影响,我们运用GTAP模型模拟劳动力减少后的经济情形,构建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附加值贸易的相关指数,评估劳动力减少对我国附加值贸易总体和各产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减少会降低我国产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总出口额及总附加值贸易额,但会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我们也得到了各产业附加值贸易在劳动力减少时的不同变化,发现劳动力减少对我国附加值贸易的影响会随其规模的增大而增大,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 附加值贸易 投入产出表 GTAP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铁瑛 黄建忠 高翔
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攀升,伴随其上升的是用工成本的明显提高和加工贸易占比的显著下降。我国DVAR的提升究竟源于如已有研究所指出的,投资自由化所带来的国内中间品对国外中间品的替代,即"主动"的提升?还是成本上升引致加工贸易不断退出市场的一个客观结果,即"被动"的提升?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DVAR,从加工贸易退出的角度刻画了企业DVAR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考察了由最低工资所代表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贸易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我国企业DVAR的攀升,这一结果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均是高度稳健的。最低工资上升对我国企业DVAR的促进作用通过引致加工贸易退出这一机制来实现。拓展性的研究还表明,最低工资上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相对密集企业DVAR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这说明,我国DVAR的上升至少部分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结果,鼓励进口、同时促进国内中间品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勇
区域贸易在经济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从引力模型、边界效应模型和空间互动模型探讨中国省际贸易的特点。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贸易表现出不对称性、空间相关性等特征;地区间的贸易受经济规模影响,无论是贸易输出地还是输入地,都会对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地理距离依然是阻碍区域贸易的主要因素,邻近地区间贸易更为活跃,但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沈利生
在已有的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货物贸易对经济贡献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统计数据和运用RAS法修正直接消耗系数,对我国1998~2002年投入产出表(40×40部门)进行拓展。通过对我国199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服务分部门出口对GDP形成的贡献率、服务分部门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此外,还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合理性程度。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出口贡献 投入产出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匡新瑞 武戈
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对CO2排放的影响,主要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部门分析,同时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国内外产生的直接与非直接CO2排放相联系。结果显示我国部分行业是CO2净出口行业,但更多的是CO2净进口行业,最终使得我国成为一个CO2净进口国。具体来说,纺织服装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他行业、仪器及办公用品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是主要的CO2出口行业,而CO2进口行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及非能源采选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等。
关键词:
CO2排放 进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独孤昌慧 吴翔 周小琳
该文考虑到生产技术差异及中间产品贸易等因素,利用非竞争型(进口)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了2000-2009年我国对美国工业进出口贸易含污数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因向美国出口而产生的隐含污染量远远大于我国自美国进口而减少的隐含污染量,我国负担了较大的环境成本;经过因素分解发现,虽然技术进步因素对贸易含污量起减少作用,但仍旧抵消不了贸易规模因素对贸易含污量的增加作用,贸易结构因素的作用还比较小。因此我国要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使用,降低单位污染排放,同时要挖掘对外贸易结构的减排潜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甘梅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就FDI对我国十类工业行业就业的诱发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综合就业效应来看,引进资金密集型产业的FDI与扩大就业不是矛盾的,同样,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并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最优决策,相反可能会使得外资企业资本、技术优势的外溢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进而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必须结合行业特性引进FDI。
关键词:
FDI 就业 诱发效应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利 朱保华 任荣明 朱晓明
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贸易对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研究期内进口和出口含硫量都在迅速增长,出口含硫量始终大于进口含硫量。第二,结构分解显示规模效应始终占主导地位。第三,出口产品并没有比内需产品包含更多的污染,是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导致了污染出口的顺差。本文认为,在短期内要改变"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在长期内则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发展绿色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贸易 二氧化硫 投入产出 结构分解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似臣 汪娅兰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核算不仅能真实反映一国贸易的发展水平,而且对于一国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测算也同样重要。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KPWW),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分行业测算中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出口额进行比较,发现传统方法下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层面均被不同程度高估;进一步测算了中国30个服务行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发现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似臣 汪娅兰
在全球价值链(GVC)背景下,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核算不仅能真实反映一国贸易的发展水平,而且对于一国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测算也同样重要。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核算法(KPWW),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分行业测算中国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出口额进行比较,发现传统方法下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层面均被不同程度高估;进一步测算了中国30个服务行业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发现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的竞争优势仍体现在传统服务行业,而在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兴行业则处于显著的劣势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兆丹 赵敏 Upmanu LALL 马超
文章基于最新的我国各省投入产出表,采用双约束引力模型并结合交叉熵法,区分42部门产品或服务估算了我国30个省中任意两省之间的不同流向的贸易量;分析比较了我国各省省间贸易量、各部门省间贸易量及各省省间贸易比重等有关指标,得出各省或各部门省间贸易的活跃程度、各省省间贸易对经济和贸易中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有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对话加强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逐步占据了当今贸易格局的主导地位。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下,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动机和资源禀赋基础是什么,如何测度一国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如何衡量增加值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配,作为出口体量世界第一的资源大国,中国在全球贸易浪潮中处于何种地位,产业链自给率和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中国制造"在其中获取了多少的贸易利润,均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从总产出和增加值分解模型的视角出发,在上述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希望能为我国提升自身产业链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产业链 自给率 增加值 世界投入产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数字贸易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思路与分析框架
制造业服务化与全球增加值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基于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
江苏省对外贸易对产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基于江西省1178户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测度与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日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基于跨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日贸易内涵能源的测算与分解——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国虚拟水贸易的投入产出分析
增加值核算体系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国际分工地位与竞争力研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上游度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