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0)
- 2023(18047)
- 2022(15411)
- 2021(14214)
- 2020(12205)
- 2019(27531)
- 2018(27314)
- 2017(52799)
- 2016(29040)
- 2015(31958)
- 2014(31614)
- 2013(31523)
- 2012(28885)
- 2011(25832)
- 2010(25798)
- 2009(24350)
- 2008(24143)
- 2007(21450)
- 2006(19073)
- 2005(17193)
- 学科
- 济(114736)
- 经济(114560)
- 业(103203)
- 管理(95590)
- 企(90365)
- 企业(90365)
- 方法(51150)
- 数学(40794)
- 数学方法(40374)
- 财(36901)
- 农(36449)
- 业经(33988)
- 中国(29238)
- 制(26672)
- 农业(25495)
- 务(25185)
- 财务(25109)
- 财务管理(25077)
- 企业财务(23788)
- 学(23404)
- 贸(22359)
- 贸易(22347)
- 易(21754)
- 技术(21508)
- 理论(21033)
- 和(20613)
- 地方(20554)
- 体(19158)
- 划(19145)
- 银(18183)
- 机构
- 学院(414362)
- 大学(413456)
- 济(166491)
- 管理(163636)
- 经济(163104)
- 理学(141152)
- 理学院(139600)
- 研究(138811)
- 管理学(137361)
- 管理学院(136621)
- 中国(105694)
- 京(88468)
- 科学(87134)
- 财(79202)
- 农(76537)
- 所(71056)
- 业大(65949)
- 研究所(64595)
- 财经(62699)
- 江(61850)
- 中心(61796)
- 农业(60440)
- 经(57032)
- 北京(55523)
- 范(50962)
- 师范(50375)
- 院(50219)
- 经济学(49627)
- 州(49098)
- 财经大学(46445)
- 基金
- 项目(279768)
- 科学(219230)
- 基金(203476)
- 研究(200314)
- 家(179215)
- 国家(177709)
- 科学基金(152067)
- 社会(126499)
- 社会科(119835)
- 社会科学(119804)
- 省(109258)
- 基金项目(108180)
- 自然(100582)
- 自然科(98219)
- 自然科学(98190)
- 自然科学基金(96466)
- 划(92015)
- 教育(90407)
- 资助(83247)
- 编号(80305)
- 成果(64502)
- 重点(62835)
- 部(60943)
- 创(59764)
- 发(59080)
- 创新(55337)
- 课题(55185)
- 科研(53663)
- 业(52717)
- 制(52458)
- 期刊
- 济(186518)
- 经济(186518)
- 研究(120425)
- 中国(79601)
- 农(70579)
- 学报(70245)
- 管理(63495)
- 财(63272)
- 科学(63249)
- 大学(52745)
- 学学(50242)
- 农业(48183)
- 教育(39596)
- 融(36908)
- 金融(36908)
- 技术(34266)
- 业经(31889)
- 财经(31250)
- 经济研究(28806)
- 业(27320)
- 经(26763)
- 问题(24664)
- 技术经济(20752)
- 科技(20621)
- 版(20558)
- 现代(19533)
- 贸(19330)
- 理论(18977)
- 商业(18610)
- 业大(18185)
共检索到612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赵思嘉 龚世豪 杨华峰
依据1990-2014年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成本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考量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其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这与成本上升倒逼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鉴此,既要通过全面放开计生政策甚至鼓励生育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快速下降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带来的负向冲击;又要基于市场导向,培养产业所需的各层各类人才;同时合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多维变化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绪华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演变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文章结合全民宽裕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探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可能产生的价格优势降低、部分产业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等负面效应。该文并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云星 陈真玲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也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三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也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一结果并不会因为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预期,这将有助于消除经济不确定性,改善企业投融资决定,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适当地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在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缓解收入差距,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若恩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导言自80年代早期以来,中国进行了两个调整过程:一个是工业化过程,另一个是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国成功地采用了贸易驱动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调鳖过程的两个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跃 欧阳新琳
本文采用RCA指数、RRCA指数、TC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方面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与RCA指数、TC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近10年以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RCA指数对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
文章选取2000—2019年处于智能制造发展“引领型”和“先进型”的12个国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前12位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弱于“引领型”第一梯队的三个国家,2000—2019年中国的三项评价指标增长趋势明显,在“先进型”第二梯队中居于前列。最后从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机制改革和加强区域资源整合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智能制造业 竞争力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明身 田兰章 王俊杰
由于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以及降低信息化成本、IT技术生命周期的原因,提升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本文使用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指标对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IT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型等产品领域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高附加值、高技术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但在这些领域,中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提升我国IT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资源禀赋的改善和升级、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企业的技术跟踪和技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具有较高抱负水平和企...
关键词:
中国IT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发生深刻变化,并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产生深远影响。劳动力供给变化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变化等多重维度;制造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文章以1992-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综合视角来探讨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一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但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显著;二是劳动力供给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却不利于制造业高度化发展;三是反映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老年、少儿抚养比上升显著抑制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且老年抚养比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少儿抚养比。此外,文章还通过更换样本与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基本支持了文章上述的研究结论。因此,我们建议既要通过调整与优化人口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负向冲击;又要着力培养为产业发展所需的各层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进而以创新驱动制造业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发生深刻变化,并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产生深远影响。劳动力供给变化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变化等多重维度;制造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文章以1992-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综合视角来探讨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一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但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显著;二是劳动力供给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却不利于制造业高度化发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贾志娟 曹玉书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关键词:
制造业 国际外包 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针对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费景汉-拉尼斯分解等方法研究人口红利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及贡献度,分析了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研究表明,人口红利、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地理集聚度、对外开放度的增加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物质资本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力市场灵活度越高,人口红利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效果越明显,人口红利提升国际竞争力相关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程度因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