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6)
2023(14086)
2022(11642)
2021(10904)
2020(9222)
2019(20719)
2018(20447)
2017(38948)
2016(20832)
2015(23451)
2014(23099)
2013(22503)
2012(20194)
2011(17659)
2010(17493)
2009(15923)
2008(15522)
2007(14002)
2006(12145)
2005(10480)
作者
(56026)
(47223)
(46426)
(44384)
(29415)
(22291)
(21080)
(18524)
(17758)
(16477)
(15959)
(15944)
(14484)
(14435)
(14225)
(14001)
(13995)
(13818)
(13592)
(13414)
(11415)
(11366)
(11238)
(10872)
(10609)
(10533)
(10452)
(10335)
(9391)
(9289)
学科
(84321)
经济(84246)
(75258)
管理(71080)
(55022)
企业(55022)
(47785)
方法(39358)
数学(34471)
数学方法(34053)
农业(31299)
(24526)
业经(24209)
中国(21413)
技术(19178)
(16606)
财务(16549)
财务管理(16512)
(16500)
企业财务(15761)
地方(14907)
(14223)
贸易(14213)
(13937)
理论(13576)
(13554)
(12978)
(12382)
(12181)
银行(12166)
机构
学院(285576)
大学(281318)
管理(123548)
(119930)
经济(117534)
理学(106260)
理学院(105328)
管理学(103811)
管理学院(103238)
研究(84577)
中国(68628)
(58355)
(56833)
(53425)
科学(49879)
业大(45782)
农业(44513)
中心(44259)
(43155)
财经(42665)
(39570)
(39151)
研究所(35705)
经济学(35521)
(34817)
经济管理(34581)
师范(34485)
北京(34104)
(33865)
经济学院(32288)
基金
项目(198627)
科学(159376)
研究(149459)
基金(146520)
(125937)
国家(124854)
科学基金(110240)
社会(97424)
社会科(92292)
社会科学(92267)
(78360)
基金项目(78198)
自然(69798)
自然科(68277)
自然科学(68265)
教育(68199)
自然科学基金(67041)
(63992)
编号(62414)
资助(57992)
成果(48291)
(44748)
重点(43408)
(42700)
(42466)
国家社会(41201)
课题(39943)
创新(39925)
教育部(38984)
人文(38928)
期刊
(129068)
经济(129068)
研究(74374)
(59525)
中国(58452)
管理(43474)
(42867)
农业(40605)
学报(38785)
科学(38400)
大学(31377)
学学(29567)
技术(29392)
教育(27413)
业经(27346)
(26323)
金融(26323)
(21293)
财经(20143)
经济研究(17830)
问题(17629)
(17359)
技术经济(16203)
理论(16192)
图书(15857)
实践(15032)
(15032)
(14410)
农村(14399)
(14399)
共检索到418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子豪  袁斌  
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内在挑战。对于机械作业难度相对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作物而言,在缓解劳动力约束瓶颈的同时,更应通过精细化的果园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其市场价格。然而,由于农产品具有典型的经验品属性,在信息不对称的外部约束下,农户通常难以获得应有的"质量溢价"。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果品质量关键环节的精细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在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的决策机制,以及在不同农产品质量识别程度中,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其影响的异质性,并基于全国18个省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交易对象质量识别能力的提高,能够缓解农户与购买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给购买者,使农户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进而在有效提高农户精细管理技术投入水平的同时,能够弱化劳动力价格对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逸飘  张卫国  
基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减贫效应以及不同参与能力水平农户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农户的参与能力水平远低于非贫困农户,且参与行为有着明显的能力依赖特征,导致低能力水平的贫困农户存在参与不足的情况。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参与的农户比没有参与农户的贫困发生几率低10.11%。基于不同参与能力农户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农户参与特色农业项目的减贫作用有着明显的"益弱性"特征,同时对于低能力水平农户又有着一定的"门槛"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利  李侠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不完善和不健全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靳少泽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农户两代人(父母与其子女)在当前实际就业和未来5年预期就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务农劳动力的变动趋势,结合农村劳动力总体就业状况,进而判断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研究表明,虽然农户务农劳动力比例未来每年将下降且务农劳动力有老龄化趋势,但对于未来谁来种地问题不必太过于担忧,到2020年我国还将有25%左右的劳动力务农,未来妇女化趋势也将有所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寒  周正康  杨红强  刘璨  
本文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营林投入结构调整趋缓的关键约束及作用机理,并使用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当前林业部门普遍较低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使得资本替代劳动的必要条件缺失,抑制了要素替代的实现。此外,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亦受到地形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条件的调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更进一步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效应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强度和土地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呈现出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多措并举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集体林区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永明  
我国农户融资难从表面上看是公办金融机构不愿向农户贷款,而根源则是其与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破解农户融资难题,一方面需要推行农户信用体系建设,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近离农户的民办金融组织,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婷  穆月英  
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信息不对称影响农户施肥行为和收入。将蔬菜价格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利用处理效应模型分析蔬菜价格、肥料价格与农户施肥行为和农户收入间的内生性问题;并进一步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PSM)探寻过量施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路径。研究结论:(1)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户过量施肥的主要原因,不具有"质量"溢价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过量施肥;(2)从质量安全角度看,过量施肥会导致农户收入下降,即利润最大化的农户个人目标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存在一致性;(3)过量施肥主要通过影响农产品质量而对农户收入造成负向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提高农户对过量施肥危害的认知并帮助农户树立合理的施肥理念;(2)促进农户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的规模效应,降低有机肥使用成本,并进行肥料投入过程监管;(4)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叶维武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影响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在利用"信息熵"工具分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之后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荣雪云  杨中楷  刘娜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对4类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显著不同。其中,“明星”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高,“平庸”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低,“活跃”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高于“纽带”发明人,即认知资本对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结构资本。结论对提升发明人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沈能  
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运用横截面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分别对中国区域专利增长率在1985-2003年间的趋同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以发明专利表征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趋异特征;最后指出,中西部地区应通过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工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汇才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农产品安全市场上,市场失灵问题大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所在。以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拟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阐述其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缓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广义  
本文认为,精细管理是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管理实践的科学性概括和总结,是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系统化梳理。精细管理具有系统化特征、理论与技术高度综合性特征、动态管理特征、实践性和全员参与特征;精细管理的闭路循环系统具有对应性,能够找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或个人的位置和相应的职责;精细管理在闭路循环系统中可以明确知道可能的效果倾向。文章提出,企业在实施精细管理的过程中,应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把握精细管理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企业精细管理理念,持之以恒;重构企业科学管理体系,走全员参与的精细管理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