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1)
- 2023(9310)
- 2022(7813)
- 2021(7521)
- 2020(6327)
- 2019(15174)
- 2018(14847)
- 2017(28655)
- 2016(15240)
- 2015(17590)
- 2014(17082)
- 2013(17106)
- 2012(15722)
- 2011(14245)
- 2010(14321)
- 2009(13369)
- 2008(12822)
- 2007(11152)
- 2006(9967)
- 2005(9234)
- 学科
- 济(71160)
- 经济(71090)
- 管理(37193)
- 业(37113)
- 方法(35445)
- 数学(32850)
- 数学方法(32318)
- 企(27316)
- 企业(27316)
- 中国(23217)
- 贸(18573)
- 贸易(18564)
- 易(18276)
- 农(18191)
- 财(14660)
- 学(13518)
- 出(12690)
- 农业(12614)
- 业经(11940)
- 制(11220)
- 地方(11197)
- 银(9701)
- 银行(9674)
- 融(9552)
- 金融(9551)
- 理论(9437)
- 行(9372)
- 口(9011)
- 出口(8999)
- 出口贸易(8999)
- 机构
- 大学(221214)
- 学院(217283)
- 济(101855)
- 经济(100293)
- 研究(81770)
- 管理(80960)
- 理学(69966)
- 理学院(69211)
- 管理学(67785)
- 管理学院(67423)
- 中国(63148)
- 京(48164)
- 科学(48001)
- 财(43598)
- 所(41943)
- 研究所(38233)
- 农(36732)
- 中心(35356)
- 财经(35085)
- 经济学(34138)
- 经(32388)
- 业大(31403)
- 北京(31081)
- 经济学院(30808)
- 江(30729)
- 院(29535)
- 农业(29130)
- 范(26701)
- 财经大学(26415)
- 师范(26338)
- 基金
- 项目(146691)
- 科学(116246)
- 基金(110405)
- 研究(102819)
- 家(98613)
- 国家(97958)
- 科学基金(82963)
- 社会(68350)
- 社会科(65059)
- 社会科学(65045)
- 基金项目(56081)
- 自然(53864)
- 省(53075)
- 自然科(52745)
- 自然科学(52728)
- 自然科学基金(51839)
- 资助(48239)
- 教育(47696)
- 划(46606)
- 编号(38175)
- 部(34206)
- 重点(33729)
- 发(31568)
- 成果(30922)
- 国家社会(30256)
- 创(30011)
- 教育部(29398)
- 中国(29308)
- 科研(28460)
- 创新(28330)
共检索到330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洋 余淼杰
本文通过数据证明,中国当前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是由中国当前人口特征和低城市化水平所决定的必然选择。低人口抚养比和低城市化率共同造成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收入缓慢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导致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然而这两种因素也决定了较小的国内市场,因此市场出清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口。根据人口转型和城市化发展步伐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模式还将持续至2025年左右。
关键词:
劳动力 人口 出口导向型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王冰洁 钟腾龙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水平在持续提升,然而很多出口企业却陷入“内卷化”增长困境。本文基于“最强小镇”的案例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从产业集聚的视角探究中国出口增长模式。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与企业出口表现(出口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与出口企业绩效(营业收入、利润和工资)均呈现“倒U型”关系;过度专业化集聚加剧了竞争和拥堵效应,降低了企业生产率、资金流动性和议价能力,拉低了出口价格与产品资本密集度,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持续增长和贸易利得;而垂直多样化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破解出口增长困境。本文全面阐释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出口增长模式和增长困境的影响,为中国出口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专业化集聚 “最强小镇” 出口增长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陵 宋少华 宋泓明
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假定出口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1 978- 1 999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在多变量的框架下对出口、GDP及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Granger因果检验就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增长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但从长期看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 ,应更多地关注国内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飒
基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利用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出口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出口优势,但对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的作用存在差异。就整体样本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加工贸易出口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作用力自2005年后逐年增加。分地区样本来看:就一般贸易出口而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均不显著;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东部地区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影响不显著;就两种贸易方式而言,劳动力成本在所有解释变量中对出口的作用力均为最小。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出口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劳动力成本上升从抑制工业类FDI流入、改变出口企业生产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善出口贸易内涵结构三个方面对减少出口贸易碳排放产生倒逼影响。中国1990~2011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贸易的CO2排放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则与出口贸易CO2排放正相关。由于技术进步的溢出和扩散具有时滞性,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碳减排的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出口贸易碳排放 国际产业转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浩 程琤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义出口商品结构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但是实际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幅度远远小于名义优化幅度。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低端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高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高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障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不仅要把既有的产业价值链做大做强,还要向价值链的两端攀升,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实施高端人才战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有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端人才;树立全球人才观,积极从海外引进人才;提高待遇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减少高端人才外流,从而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晓蓉 刘艳
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供给的角度,以制成品出口取代总出口作为国际贸易中技术溢出的代理变量,构建了制成品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型。利用修正的模型考察了东亚新兴经济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技术溢出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动态面板的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东亚新兴经济体制成品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制成品出口确实提高了该地区的增长效率。但是金融危机后,制成品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减弱,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急剧下降。因此,抓住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修正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迫在眉睫。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程翔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争论,本文根据1977—1998 年中国的出口与GDP等统计数据,利用格氏因果性检验及协整性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性”这一假说。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尽管无法发现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是出口导向型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出口 实证检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2003年以来,全国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论文从温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不同反应入手,选取东莞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代表与温州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性,并且简单考察了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东莞和温州两地产业的不同影响。论文认为珠江模式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分工链中的从属地位是造成其相关产业和企业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反应不力的根本原因,而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温州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与珠江模式有着质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伟力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然而,这些研究未能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出口导向的获得一致性的结论。而且这些经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由于出口是GDP的一部分,因此在回归分析中直接用包含出口的GDP作为因变量是不恰当的,模型的结果有可能受到联立性偏误的影响;二是没有明确地考虑投资增长、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注意到与中国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出口和投资占GDP的高比例和高增长,因此有必要考虑投资在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在考虑到上述两点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协整分析框架进一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林
2005年汇改以后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造成的热钱涌入和政府因为外需不足启动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虚高,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巨大作用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是否还适合于中国的未来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发现出口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一段时间后的未来都是适合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出口补贴、特别优惠和税收优惠等促进出口的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应受到鼓励并继续坚持。
关键词:
中国 出口企业 贸易保护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向俊 任保平
本文从结构转化视角分析"刘易斯拐点"和人口转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通过对跨国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比率对资本形成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效结合是人口红利得以发挥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总抚养比提高不利于资本积累,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验数据分析显示:经济结构转化,劳动力跨部门转移,是中国经济得以长期、高速增长的关键,高投资率是该增长模式的必然结果;"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使新增劳动力明显减少;如果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形成率,资本进一步深化,将使资本边际报酬率快速递减,现有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维持,中国经济将逐...
关键词:
劳动力有限供给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房超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贸易新业态,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全球贸易格局,中国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定量分析中国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出口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2012年后各项跨境电商产业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相关类别出口增长约4%—9%。通过对贸易流的结构性分解,发现跨境电商产业政策能够促进出口沿着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实现增长,对扩展边际的作用更加显著,对集约边际的作用略显滞后。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信息成本,促进出口在扩展边际上的增长;另一方面强化规模经济,促进出口在集约边际上的增长。本文为理解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为发展贸易新业态推动贸易强国建设提供经验证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