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7)
- 2023(4693)
- 2022(3862)
- 2021(3275)
- 2020(2672)
- 2019(6029)
- 2018(5913)
- 2017(12204)
- 2016(6270)
- 2015(6941)
- 2014(6907)
- 2013(7298)
- 2012(7148)
- 2011(6549)
- 2010(6874)
- 2009(6493)
- 2008(5952)
- 2007(5505)
- 2006(5334)
- 2005(5087)
- 学科
- 济(55415)
- 经济(55389)
- 方法(15606)
- 管理(15395)
- 地方(14910)
- 数学(14371)
- 数学方法(14327)
- 业(14060)
- 地方经济(11766)
- 中国(10835)
- 农(10151)
- 学(8862)
- 企(8348)
- 企业(8348)
- 业经(7974)
- 农业(7751)
- 经济学(7219)
- 环境(6048)
- 财(6026)
- 发(5713)
- 制(5512)
- 贸(5508)
- 贸易(5504)
- 劳(5336)
- 劳动(5318)
- 融(5315)
- 金融(5315)
- 资源(5284)
- 产业(5279)
- 易(5248)
- 机构
- 学院(100909)
- 大学(100824)
- 济(58115)
- 经济(57217)
- 研究(40438)
- 管理(35057)
- 中国(30475)
- 理学(29547)
- 理学院(29193)
- 管理学(28776)
- 管理学院(28590)
- 财(23576)
- 科学(21885)
- 京(21087)
- 所(20950)
- 经济学(20317)
- 财经(18839)
- 研究所(18763)
- 经济学院(17959)
- 经(17087)
- 中心(16886)
- 农(15593)
- 江(15570)
- 院(13918)
- 财经大学(13786)
- 北京(13498)
- 科学院(13244)
- 业大(12729)
- 省(12221)
- 范(12094)
- 基金
- 项目(60603)
- 科学(48025)
- 基金(45476)
- 研究(43480)
- 家(39549)
- 国家(39294)
- 科学基金(33250)
- 社会(31143)
- 社会科(29685)
- 社会科学(29677)
- 基金项目(23134)
- 省(22288)
- 自然(19453)
- 资助(19222)
- 自然科(19002)
- 自然科学(18998)
- 自然科学基金(18630)
- 教育(18555)
- 划(18527)
- 编号(16042)
- 发(14730)
- 国家社会(13994)
- 济(13951)
- 经济(13830)
- 部(13806)
- 重点(13712)
- 成果(12956)
- 发展(12421)
- 展(12264)
- 教育部(11942)
共检索到16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劳动者素质内容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引起的。并通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指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为此,我国必须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琦 李玲玲
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不同特点,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价值在不断提高,并利用"人的经济价值"理论解释了"民工荒"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经济价值的提高也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倒逼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伴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经济价值的提高,与之相关的经济、政治法律制度也要进行相应地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人的经济价值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楠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任恒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启光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是利用外资的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增长内容和增长机制,利用外资要适应经济增长内容发展的需要,符合经济增长机制运作的要求,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正负效应,正效应是主要的,负效应是次要的,但应有办法解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方面,而且体现在对各国经济增长方式和质量的影响方面。总体上看,由于国际资本总是流向那些能获取更高资本报酬的地方,而且只有当跨国公司因某种优势因而比东道国企业具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宗胜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学界很早就提出的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仅是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深层的矛盾所必需的,也是加速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性任务。增长方式由粗放型(或外延型)转向集约型(内含型),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它不仅指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经济增长能否持久、稳定、连续的进行,经济增长是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永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锦春 谢建国
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卡莱茨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要素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使用28个OECD国家196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要素分配对劳动生产率存在重要影响:在工资主导型国家中,劳动收入比重增加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利润主导型经济中,劳动收入比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难以确定。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改善国内劳动力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仅能够促进工资内需型经济体的形成,也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结论为改善我国要素收入分配失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和政策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武义青 史如海 郜明信
经济增长方式的界定武义青,史如海,郜明信一、经济增长率的构成分析一个经济系统,有效率,才有效益;有高生产率,才有高经济效益;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提高主要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密切相关。生产率为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即:生产率一产出量/投入量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元坤
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与要素组合运作方式的耦合统一体,依演进历程可将经济增长方式区分为自然型、粗放型、集约型及网络型四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方式与途径有同级转换与异级转换二种类型,政府可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着手驱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自觉转换.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而言,在总体上必然体现为同级转换、异级转换并存并以异级转换中的跨级转换为主的混合转换.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激励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津平 许小雨
本文在揭示长三角两省一市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提高,但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该区域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并没有根本改变。外商直接投资尽管也会通过技术外溢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但由于其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推动了资本的扩张,因而尚未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显著的效果。实现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