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0)
2023(5878)
2022(5045)
2021(4703)
2020(3993)
2019(9647)
2018(9289)
2017(18259)
2016(9898)
2015(11526)
2014(11537)
2013(10999)
2012(10024)
2011(9164)
2010(9419)
2009(8473)
2008(8177)
2007(7228)
2006(6377)
2005(5945)
作者
(26119)
(22192)
(21770)
(20526)
(14031)
(10368)
(10110)
(8549)
(8458)
(7898)
(7449)
(7212)
(7099)
(6915)
(6818)
(6729)
(6696)
(6403)
(6331)
(6275)
(5447)
(5407)
(5191)
(5042)
(4912)
(4898)
(4858)
(4711)
(4415)
(4290)
学科
(43823)
经济(43792)
(26299)
方法(25136)
管理(24640)
数学(22914)
数学方法(22580)
(22240)
贸易(22230)
(21625)
(21278)
企业(21278)
中国(13653)
(10166)
(8976)
(8299)
(8208)
(8027)
金融(8027)
理论(7939)
关系(7289)
业经(6777)
市场(6776)
(6623)
银行(6618)
(6496)
(6433)
出口(6335)
出口贸易(6335)
(6335)
机构
学院(140398)
大学(137569)
(65956)
经济(64919)
管理(53325)
理学(46187)
理学院(45770)
研究(45412)
管理学(44786)
管理学院(44526)
中国(34833)
(28282)
(27667)
财经(23107)
科学(22725)
(22382)
经济学(21415)
(21116)
中心(20256)
(20055)
研究所(19842)
经济学院(19472)
北京(17797)
财经大学(17322)
(17312)
(17281)
(17210)
师范(17188)
业大(16907)
技术(16413)
基金
项目(88687)
科学(71479)
研究(67254)
基金(65445)
(55576)
国家(55181)
科学基金(48000)
社会(42796)
社会科(40909)
社会科学(40901)
教育(35148)
(33803)
基金项目(33005)
自然(30752)
自然科(30193)
自然科学(30191)
自然科学基金(29631)
(29419)
资助(29394)
编号(28474)
(21557)
成果(21323)
课题(20484)
重点(20198)
教育部(19548)
(18804)
人文(18351)
(18228)
国家社会(17469)
大学(17347)
期刊
(66784)
经济(66784)
研究(41738)
中国(28106)
管理(20664)
(20221)
教育(19422)
技术(17852)
学报(16161)
(15915)
金融(15915)
(15608)
国际(15550)
科学(15379)
(14233)
经济研究(13473)
大学(13265)
学学(12591)
财经(11723)
职业(11302)
业经(10726)
问题(10265)
(10087)
农业(9820)
统计(9140)
商业(8755)
世界(8581)
技术教育(8387)
职业技术(8387)
职业技术教育(8387)
共检索到21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陆立军  郑小碧  
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与案例实证,本文从劳动分工结构演进到职业中间商生成的分析路径揭示了"市场采购"型国际贸易的内在机理及演进路径。研究发现,市场采购型国际贸易是专业市场集聚区国际化进程中劳动分工结构演进的内生结果,包括加价中间商与服务中间商在内的职业中间商是推动市场采购型国际贸易出现的核心要素;专业市场商品从直接贸易结构向迂回贸易结构演进的方向与路径从根本上取决于市场集聚区交易效率的动态变化,根据职业中间商参与贸易分工的程度,市场采购型国际贸易经历了初始萌芽、渐进生成与内涵发展三个阶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群阳  郑小碧  
近年来,职业中间商在特定经济空间的嵌入性生发和集聚是中国外贸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本文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职业中间商空间嵌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发展效应进行模型化,揭示了职业中间商空间嵌入促进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直接贸易模式只在内生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条件下存在,内生比较优势的充分提高带来了职业中间商的嵌入性生发和集聚,由此嵌入型贸易模式将取代直接贸易模式。如果贸易服务与最终产品的综合学习成本较低,那么,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直接型贸易将转变为嵌入型贸易;而在市场交易效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或贸易服务密集度较低的商品则分别倾向于选择嵌入型模式与直接型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小碧  
基于职业中间商在特定城市空间嵌入性生发与集聚的特征事实,本文重点关注模型化国际贸易模式演进对地区城市化的促进效应,揭示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制及转换条件。研究发现,由专业化经济程度与交易效率充分改进带来的职业中间商空间集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中介化与嵌入化发展,由此推动了地区先后经历了前城市化、消极城市化和积极城市化三种发展模式。当专业化经济程度低于一定的临界水平时,地区将处于与自给自足结构相适应的前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存在专业化经济且大于临界水平,如果贸易系统的交易效率小于临界值Zg*,那么职业中间商难以生发和集聚,地区将进入与直接型贸易模式相适应的"消极城市化"发展阶段;当地区专业化经济程度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秋运  魏下海  张建武  
本文试图为理解当前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研究国际贸易、工资刚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通过一个理论模型表明,国际贸易会提高世界水平的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工资刚性促使要素在部门间重新配置,这使得这种影响进一步恶化。利用1995—200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确认了上述理论预期,也即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工资刚性进一步恶化了这种影响。即便在控制其他潜在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各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是显著且稳健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娉婷  
本文在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及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分别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工资、劳动就业及劳动需求弹性三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劳动力集聚问题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所必然遵循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慧  
政府采购目前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发达国家一般都有政府采购法和比较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上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法令法规。1980年,随着关贸总协定的《政府采购协议》的正式生效,政府采购从此被纳入国际贸易体系之中。为什么世界对于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显示在1999~2009年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动主要是行业内部劳动力再配置的结果;利用中国工业部门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方法对国际贸易、技术变革对行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国际贸易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而技术进步则存在显著降低工业行业劳动份额的效应,这与我国工业部门在研究期内的技术进步具有劳动节约型特征有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倪何永乐  熊燕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配置效率对于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地区劳动力市场视角出发,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关税数据,通过构建地区层面的中间品关税指标和企业层面的劳动错配指标,实证检验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优化作用,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厚劳动市场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影响企业劳动配置效率。异质性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配置不足的企业、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的劳动配置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流入均起到了拉动作用,并且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引力更强,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影响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希  彭羽  沈玉良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及信息技术在贸易各环节中的应用,贸易中间商的功能在不断演化。我国正处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和培育贸易中间商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在低技术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和大宗商品等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玖立  张龙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关税数据,本文采用倍差法(DID)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分所有制进行回归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带动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源于在位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及低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进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跃  董烈刚  陈红兵  
近代对外贸易将中国传统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范围,茶叶是其中最主要的商品之一。结合近代华茶对外贸易的历史过程,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考察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对华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外茶叶贸易中,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洋行与茶栈等中间商共同主导构建了近代华茶对外贸易制度。该制度保障了中间商对贸易的垄断和利益的实现,却阻碍了近代华茶贸易及茶业的发展。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和政府无力对此贸易制度进行相应变革,致使近代华茶贸易转型与茶业发展更加困难。文章的计量分析也支持了洋行、茶栈主导构建的贸易制度对华茶衰落最具解释力的结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反思,能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琼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世界贸易体系亟需得到进一步规范,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自由贸易理念的益处与能量逐渐显露,自贸区的广泛建立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理念,确立与重构了国际贸易的新秩序。由罗伯托·曼格贝拉·昂格尔编著、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重构自由贸易:国际劳动分工与经济学方法》一书对自由贸易理论进行深刻探究,挖掘其本质含义与推行改善路径,并对其现有理论构架与施行法则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加上较低的汇率和出口退税是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现在的劳动力成本水平比较低,因此即使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劳动力成本在世界上还具有竞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出口优势,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一方面可以加快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要工资上升的速度不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仍然可以控制住;另一方面可以加快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使劳动力成本在出口和贸易顺差中的重要性相对降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春明  王春晖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研究表明: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总体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但因个体异质性的影响,劳动者从国际贸易中的获益水平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相比存在工资溢价,国际贸易加剧了这一现象;男性的平均工资高于女性,但女性在国际贸易中获益较大,改善了初始的性别工资差;人力资本投资的缺乏导致了低技能劳动者收入低于高技能劳动者,但国际贸易缩小了这一技能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