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9)
- 2023(7081)
- 2022(5811)
- 2021(5736)
- 2020(4760)
- 2019(11209)
- 2018(11130)
- 2017(20642)
- 2016(11266)
- 2015(12978)
- 2014(12851)
- 2013(12796)
- 2012(12192)
- 2011(11277)
- 2010(11348)
- 2009(10630)
- 2008(10903)
- 2007(9517)
- 2006(8423)
- 2005(7796)
- 学科
- 济(54950)
- 经济(54882)
- 管理(29351)
- 业(28356)
- 方法(27197)
- 数学(23686)
- 数学方法(23436)
- 企(22024)
- 企业(22024)
- 中国(17557)
- 农(13239)
- 贸(12644)
- 贸易(12639)
- 易(12362)
- 学(12022)
- 财(10967)
- 业经(9764)
- 理论(9106)
- 制(9059)
- 农业(8885)
- 银(8467)
- 银行(8445)
- 融(8258)
- 金融(8256)
- 行(8179)
- 和(7667)
- 关系(7384)
- 环境(7025)
- 策(6920)
- 发(6507)
- 机构
- 大学(178030)
- 学院(172111)
- 济(80569)
- 经济(79327)
- 研究(65331)
- 管理(62655)
- 理学(54506)
- 理学院(53795)
- 管理学(52741)
- 管理学院(52432)
- 中国(50637)
- 京(38915)
- 科学(38086)
- 财(35435)
- 所(33475)
- 研究所(30798)
- 财经(29174)
- 经济学(27584)
- 中心(27281)
- 经(26903)
- 农(26597)
- 北京(25347)
- 经济学院(24792)
- 范(23528)
- 师范(23342)
- 江(23199)
- 院(23012)
- 业大(22776)
- 财经大学(22021)
- 农业(21029)
- 基金
- 项目(111785)
- 科学(89375)
- 基金(85439)
- 研究(80277)
- 家(75557)
- 国家(75007)
- 科学基金(63410)
- 社会(54148)
- 社会科(51434)
- 社会科学(51423)
- 基金项目(43814)
- 自然(39932)
- 自然科(39116)
- 自然科学(39100)
- 自然科学基金(38466)
- 省(38078)
- 教育(37461)
- 资助(36591)
- 划(34309)
- 编号(29713)
- 部(27279)
- 重点(25637)
- 成果(25626)
- 中国(24564)
- 国家社会(24161)
- 教育部(23721)
- 发(23136)
- 创(22531)
- 大学(21780)
- 人文(21754)
共检索到258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同庆
目前我国流行的劳动关系理论,源自欧美的产业关系理论,其研究范式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中国改革开放后,境内外学者运用其当代范式来研究中国劳动问题,其价值在于更为深入地揭示问题,形成更为理性的问题意识。但产业关系理论当代范式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其强化劳动关系的冲突性对抗而难以与合作平衡,自身已经陷入困境。它在中国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也在于此。文章认为,中国应用不应自我受限,而应了解其摆脱困境的尝试,更应基于中国本土的需要进行补救,培育适用国情的建设性思维。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当代范式 中国应用 工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洁 韩志伟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当前的集体劳动关系存在重结果轻程序、集体合同内容不全面、集体劳动争议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等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可以从转变理念、制度政策完善以及增强谈判主体的专业能力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予以完善,这对稳定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不足 优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洁 韩志伟
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当前的集体劳动关系存在重结果轻程序、集体合同内容不全面、集体劳动争议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等问题。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可以从转变理念、制度政策完善以及增强谈判主体的专业能力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予以完善,这对稳定劳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不足 优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云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贵卿 陈维政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条件下,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成败有极大的关系。本文在对发达国家中带有合作性质的企业劳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合作型劳动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培养一支忠诚而高效的员工队伍,对于企业赢得高绩效的竞争优势,建立企业与员工的互惠机制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建设合作型劳动关系的框架和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徐琤
马克思当年提出的资本"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逻辑矛盾的命题,仍然可以有效地解释当代发展的逻辑和现实。既要充分发挥资本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力量,也必须采取措施,克服资本的内在逻辑和矛盾。这一命题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要通过法律制度安排、政府政策干预等方式,妥善处理好当代发展中的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努力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资本理论 两极化 劳动关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丹
本文以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为基础,遵循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两大维度构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疲劳的衡量指标、"过劳死"的病理征兆和工作状态的评定内容,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提供了衡量指标的"内容内核",而日本的疲劳积蓄度自测量表则提供了结构框架和等级评定依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此过度劳动评定体系及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稳定程度,可以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测定劳动者的过度劳动程度和状态。
关键词:
过度劳动 评定体系 过劳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是继《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从该法实施的一年来看,它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吕景春 李梁栋
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在梳理学界对改制企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强调国家(政府)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出发,探寻公有资本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申明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仍然是研究新时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的基础理论和行动指南。最后,讨论"劳动平等"的相关理论及其与公有资本的作用机制,主张通过壮大公有资本构建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治理模式,从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天舒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发展。2011年8月,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凌 聂菁苗
"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对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观念上,它使智力与知识的价值得到重视并被重新赋值;在组织结构中,它使员工兼具资方身份,地位得以提升;在收入分配上,它促进了利益分享经济的形成。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关系 利益分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龚基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熙保
本文通过把剩余劳动区分为静态剩余和动态剩余 ,将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农业剩余劳动两种对立的观点协调起来。静态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前不存在剩余劳动 ,只是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推行之后才出现剩余劳动。中国的城乡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就地转移 ,向城市迁移的规模较小 ,这种状况是由城乡分割制度造成的。在过去2 0年中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社会总量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是 2 5%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 2 0 %。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 劳动力转移 资源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