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5)
2023(2284)
2022(1798)
2021(1622)
2020(1231)
2019(2681)
2018(2807)
2017(5868)
2016(3265)
2015(3635)
2014(3611)
2013(3478)
2012(2957)
2011(2592)
2010(2462)
2009(2326)
2008(2287)
2007(1966)
2006(1720)
2005(1472)
作者
(8049)
(6936)
(6688)
(6491)
(4257)
(3150)
(3114)
(2626)
(2578)
(2352)
(2194)
(2181)
(2168)
(2085)
(2021)
(1993)
(1987)
(1955)
(1920)
(1854)
(1633)
(1607)
(1577)
(1565)
(1525)
(1498)
(1475)
(1448)
(1333)
(1317)
学科
(14512)
经济(14498)
(11465)
管理(10181)
(8268)
企业(8268)
方法(7033)
数学(6283)
数学方法(6264)
(5388)
中国(5328)
(5055)
劳动(5038)
农业(4048)
(3783)
业经(3551)
人口(2867)
(2636)
(2634)
财务(2630)
财务管理(2625)
动力(2615)
地方(2604)
劳动力(2588)
企业财务(2557)
(2538)
农业劳动(2418)
农业人口(2361)
产业(2203)
(2131)
机构
学院(44187)
大学(44136)
(19775)
经济(19474)
管理(18562)
理学(16598)
理学院(16467)
管理学(16232)
管理学院(16163)
研究(12942)
中国(9556)
(8927)
(8285)
财经(7538)
科学(6982)
(6934)
经济学(6630)
经济学院(5980)
(5943)
中心(5870)
(5858)
业大(5708)
财经大学(5701)
(5460)
商学(5355)
研究所(5335)
商学院(5286)
(5265)
师范(5226)
北京(5039)
基金
项目(31049)
科学(25397)
基金(23685)
研究(23477)
(19995)
国家(19838)
科学基金(17652)
社会(16433)
社会科(15619)
社会科学(15612)
基金项目(12695)
(11832)
教育(10755)
自然(10752)
自然科(10550)
自然科学(10550)
自然科学基金(10359)
(9702)
编号(9479)
资助(9213)
成果(7571)
(7208)
国家社会(6957)
重点(6786)
(6643)
教育部(6543)
人文(6541)
(6439)
(6280)
课题(6138)
期刊
(20439)
经济(20439)
研究(11789)
中国(8770)
管理(6834)
(6757)
科学(5918)
(5551)
学报(5425)
大学(4477)
学学(4312)
农业(3820)
财经(3807)
业经(3493)
教育(3376)
技术(3295)
(3257)
经济研究(3215)
(2989)
金融(2989)
问题(2859)
理论(2299)
现代(2204)
商业(2109)
技术经济(2090)
实践(2080)
(2080)
(1960)
(1937)
(1937)
共检索到6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与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劳务派遣立法规制经历了弱法律规制、中法律规制和强法律规制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弱到强的规制强度、从地方到国家的规制趋势等特征。现行法律规制存在立法和实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推进劳务派遣法治化治理,需要按照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由表及里的思路,坚持"严格规制"与"改善环境"并重,"管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行,"专门立法"与"加强执法"协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与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劳务派遣立法规制经历了弱法律规制、中法律规制和强法律规制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弱到强的规制强度、从地方到国家的规制趋势等特征。现行法律规制存在立法和实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推进劳务派遣法治化治理,需要按照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由表及里的思路,坚持"严格规制"与"改善环境"并重,"管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行,"专门立法"与"加强执法"协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宋晓波  
逆向劳务派遣是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假派遣,它极大的损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笔者通过分析逆向劳务派遣法律性质,判定逆向派遣的违法性,从限制劳务派遣行业范围、提高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保障劳务派遣员工平等权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规制逆向派遣行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家桔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雄飞  
劳动法律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没能有效规制劳务派遣的发展,劳务派遣规模不但越来越大,而且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也遭受巨大损害。要控制派遣规模的扩张,使劳务派遣重新成为正规雇佣制度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必须严格规制劳务派遣期限,这是有效控制派遣规模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林  林卉  
本文以侵权法中的"共同雇主责任"理论为视角,通过考察德、美、日等国家对劳务派遣关系中"共同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制模式和途径,审视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雇主责任"分担规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长征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与国外相比已经处于超常发展的状态,这也说明,现行立法存在着"规制失灵"问题。为确保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应认真落实劳务派遣的"三性"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和连带责任制度。同时制定限制和禁止使用劳务派遣的行业目录,建立派遣用工转正制度,加强工会的作用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构成形态,其法律规制具有国家主导、政府推动、劳资自治特征。现阶段,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清"三大形势",总体把握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方向;需要抓住"三大基点",整体推进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需要利用好"三种力量",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合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集体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核心构成形态,其法律规制具有国家主导、政府推动、劳资自治特征。现阶段,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清"三大形势",总体把握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方向;需要抓住"三大基点",整体推进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需要利用好"三种力量",形成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规制合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个别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构成形态,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应以个别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为基础,始终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为宗旨,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方向,以《劳动合同法》实施和修改为契机,着力构建和完善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法治化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个别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本质和最一般的构成形态,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基础构成。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应以个别劳动关系法律规制为基础,始终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为宗旨,以市场化和法治化为方向,以《劳动合同法》实施和修改为契机,着力构建和完善我国个别劳动关系法治化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赵磊  
业务外包是企业通过将内部的某项职能或某项任务分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完成,从而达到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发挥本企业核心优势的一种管理模式。但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以"劳务外包"为主、"业务流程外包"为辅,"真"外包难觅、"假"外包横行的异化现象。劳动法律、法规以及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虽然对业务外包的规制做了有益探讨,但仍存在发包人法律责任缺失、承包人主体资质不明和外包行为界定模糊等主要问题。研究业务外包劳动法律的规制,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入手;端本正源,以效率为先;不忘初心,兼顾公平,最终实现雇主效益与劳动者公平的相互统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佳  
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是我国完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自劳务派遣制进入《劳动合同法》并予以实施后,劳务派遣在短期内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迫切需要从劳动法理论建设和法律规制的角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劳务派遣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劳务派遣非理性繁荣的原因,重点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适用范围的规定进行评析,并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