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4)
- 2023(3279)
- 2022(2889)
- 2021(2727)
- 2020(2359)
- 2019(5597)
- 2018(5530)
- 2017(11325)
- 2016(5992)
- 2015(6760)
- 2014(6609)
- 2013(6834)
- 2012(6343)
- 2011(5708)
- 2010(5696)
- 2009(5220)
- 2008(5126)
- 2007(4496)
- 2006(4061)
- 2005(3674)
- 学科
- 济(29226)
- 经济(29198)
- 业(19836)
- 管理(18618)
- 方法(16181)
- 企(15860)
- 企业(15860)
- 数学(14556)
- 数学方法(14492)
- 贸(12358)
- 贸易(12357)
- 易(12194)
- 出(10643)
- 财(8515)
- 中国(7963)
- 农(7871)
- 出口(7865)
- 出口贸易(7865)
- 口(7865)
- 劳(5404)
- 劳动(5387)
- 农业(5289)
- 业经(4909)
- 制(4676)
- 务(4304)
- 财务(4298)
- 财务管理(4290)
- 地方(4159)
- 企业财务(4102)
- 融(3885)
- 机构
- 大学(89102)
- 学院(86904)
- 济(42466)
- 经济(41859)
- 管理(35672)
- 理学(31608)
- 理学院(31322)
- 管理学(30846)
- 管理学院(30710)
- 研究(26534)
- 中国(21034)
- 财(19880)
- 京(17371)
- 财经(16395)
- 经(15093)
- 经济学(14286)
- 科学(13934)
- 经济学院(13032)
- 所(12749)
- 财经大学(12442)
- 中心(12104)
- 江(11923)
- 研究所(11400)
- 农(11398)
- 业大(11016)
- 商学(10965)
- 商学院(10868)
- 北京(10714)
- 范(10172)
- 师范(10098)
- 基金
- 项目(57615)
- 科学(46942)
- 基金(45034)
- 研究(41496)
- 家(38414)
- 国家(38093)
- 科学基金(33583)
- 社会(29374)
- 社会科(28065)
- 社会科学(28061)
- 基金项目(23708)
- 自然(21488)
- 自然科(21094)
- 自然科学(21090)
- 自然科学基金(20735)
- 省(20343)
- 教育(19815)
- 资助(19477)
- 划(17205)
- 编号(15561)
- 部(14478)
- 教育部(13150)
- 人文(12728)
- 国家社会(12522)
- 成果(12451)
- 重点(12277)
- 创(11546)
- 大学(11474)
- 社科(11123)
- 科研(11085)
共检索到128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锡坚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者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一般做法是,停止支付工资,并停止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拜读了《中国劳动》第2期《新闻媒介公告送达除名决定是否有效》一文后,笔者有不同意见,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常凯 李坤刚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劳动法》第16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第98条规定,对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富平 王文祥
司法实践中,对于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后,资产受让方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及双方是否需要重新签订新的书面劳动合同,存在争议。资产转让导致资产受让方与劳动者形成新的"用工"之事实,劳动者与资产受让方之间必然建立了新的劳动关系。但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与企业合并、分立在资产和管理变化及劳动关系变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且立法也承认此类情形下劳动关系具有延续性。因此,附带劳动者转移的资产转让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34条之规定,劳动者与资产出让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资产受让方继续履行,无须重新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芬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是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和基石 ,它结束了重商主义仅从流通层面论证赚钱术的机敏和浅薄 ,开始了针对生产领域对经济矛盾的理性思维。也正是由于理性思维对经济矛盾的揭示和论证 ,劳动价值论一直受到攻击和歪曲。坚持和反对劳动价值论 ,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矛盾斗争的一条主线。但只要劳动还是劳动 ,交换的还是劳动所创造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 ,那末 ,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概括的劳动者的基本经济观点 ,就有其意义 ,而且应随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劳动方式、产品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价值论 经济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明娟 鲍翔宇 张艺
劳动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对劳动者的就业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8年个体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相比劳动还未智能化的劳动者,劳动智能化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劳动智能化有利于劳动者的工资增长,但对劳动者工作条件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劳动智能化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提升样本个体的就业质量;劳动智能化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男性劳动者、35岁及以下劳动者、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改善作用较强;劳动智能化对就业质量的改善受到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调节,即劳动者非认知能力的提高会强化劳动智能化的就业质量改善效应。因此,在积极推进劳动智能化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非认知能力以增强劳动者的智能化适应能力,还应特别重视劳动者工作条件的改善以充分发挥劳动智能化改善工作条件的潜在功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继翔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合同 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丹
国内学界尚无统一的过度劳动程度测定标准和体系,这阻碍了过度劳动研究的进展。构建评定体系,应以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为基础,遵循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两大维度。疲劳的衡量指标、"过劳死"的病理征兆和工作状态的评定内容,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提供了衡量指标的"内容内核",而日本的疲劳积蓄度自测量表则提供了结构框架和等级评定依据。
关键词:
过度劳动 评定体系 过劳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