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8)
- 2023(11389)
- 2022(10016)
- 2021(9457)
- 2020(7987)
- 2019(18463)
- 2018(18552)
- 2017(35994)
- 2016(19698)
- 2015(22354)
- 2014(22221)
- 2013(22241)
- 2012(20538)
- 2011(18409)
- 2010(18327)
- 2009(16560)
- 2008(15970)
- 2007(14105)
- 2006(12361)
- 2005(10766)
- 学科
- 济(75827)
- 经济(75664)
- 管理(53860)
- 业(51707)
- 企(41996)
- 企业(41996)
- 方法(35942)
- 数学(30877)
- 数学方法(30525)
- 农(21562)
- 中国(20960)
- 学(18349)
- 财(18243)
- 业经(16622)
- 制(15366)
- 地方(15099)
- 农业(14381)
- 贸(13971)
- 贸易(13964)
- 易(13565)
- 理论(13244)
- 银(13218)
- 银行(13159)
- 融(12696)
- 金融(12695)
- 和(12625)
- 行(12592)
- 技术(11395)
- 环境(11185)
- 务(11180)
- 机构
- 大学(279166)
- 学院(275194)
- 管理(109151)
- 济(106831)
- 经济(104383)
- 研究(96826)
- 理学(94500)
- 理学院(93428)
- 管理学(91679)
- 管理学院(91217)
- 中国(71488)
- 科学(62015)
- 京(60850)
- 所(50001)
- 农(48660)
- 财(47850)
- 研究所(45755)
- 业大(44286)
- 中心(43562)
- 江(39813)
- 北京(38723)
- 农业(38583)
- 财经(38546)
- 范(36665)
- 师范(36232)
- 院(35631)
- 经(35164)
- 州(32358)
- 经济学(31178)
- 师范大学(29470)
- 基金
- 项目(192989)
- 科学(150123)
- 基金(139424)
- 研究(138496)
- 家(123148)
- 国家(122127)
- 科学基金(103422)
- 社会(84972)
- 社会科(80264)
- 社会科学(80240)
- 省(74648)
- 基金项目(74233)
- 自然(69265)
- 自然科(67614)
- 自然科学(67596)
- 自然科学基金(66387)
- 划(63942)
- 教育(63015)
- 资助(58394)
- 编号(56370)
- 成果(46233)
- 重点(43227)
- 部(42256)
- 发(40439)
- 创(39517)
- 课题(38840)
- 科研(37330)
- 创新(36851)
- 计划(35696)
- 教育部(35670)
- 期刊
- 济(115991)
- 经济(115991)
- 研究(81327)
- 中国(54637)
- 学报(48733)
- 农(44227)
- 科学(43612)
- 管理(40240)
- 大学(36171)
- 财(34282)
- 学学(33935)
- 教育(31291)
- 农业(31076)
- 融(24133)
- 金融(24133)
- 技术(22766)
- 财经(18368)
- 经济研究(18310)
- 业经(18147)
- 图书(16117)
- 业(15853)
- 经(15593)
- 问题(14810)
- 理论(14663)
- 科技(13820)
- 实践(13590)
- 践(13590)
- 版(13117)
- 业大(12946)
- 技术经济(12836)
共检索到404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梓伊 郎润泽 赵英萍 徐拓 郝晨阳
本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进行研究,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分别归类为投诉主体、用工主体、案件来源、案件情况、处理情况等五种类型,再进一步针对每个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同时,在结合数据和年限的关系后,总结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呈现的特点为:案件的频发性、投诉主体的趋向性转变、所涉用人单位的多样性、受理方式的简易化、处理情况的单一性,并对案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以上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趋势预测,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劳动保障监察 案件特点 趋势 原因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飞
2004年12月 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国琴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监察 职能定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姜起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施德福 李荔 柏晓君
所谓受案范围交叉是指当事人就同一劳动争议或违法行为,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机构裁决,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目前,两部门受理案件范围的划分,是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其受案范围交叉的案件类型主要是:工资、社会保险、履行劳动合同等三类案件。这三类案件中,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保障监察 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课题组 黄昆
劳动保障监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需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的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之一,因此,对于劳动保障监察来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体制的现状、改革进展情况以及进行改革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以建立权威高效、责权统一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为目标,利用执法体制改革机遇,完善和创新执法体制,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保障监察 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建 张威 王文珍
2006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启动了行政法规立法后评估研究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评估项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其中惟一的一部劳动保障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三方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现予刊登,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溪源
随着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和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日趋繁重。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93号令)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创新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天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德斌
主动监察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对用人单位实施的主动执法检查。为确保主动监察不走过场、取得预期的监察效果,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在实施主动监察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监察事项要"精"。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施的主动监察属专项行动,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因此,在确定监察事项时,应紧紧抓住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出现或将要出现的可能影响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做到行业领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汪烨琼
目前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对案件处理结果只有案件已整改后的结案和符合撤案条件的撤销立案两种形式,无法涵盖所有案件可能的状态,也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劳动关系处理。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探讨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增加中止案件办理时限的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需要案件中止的几种情形。
关键词:
劳动监察 案件处理 时限 中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汪烨琼
目前劳动保障监察法律对案件处理结果只有案件已整改后的结案和符合撤案条件的撤销立案两种形式,无法涵盖所有案件可能的状态,也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劳动关系处理。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探讨了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增加中止案件办理时限的意义和可行性,并提出需要案件中止的几种情形。
关键词:
劳动监察 案件处理 时限 中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