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1)
2023(7565)
2022(6236)
2021(5577)
2020(4384)
2019(9803)
2018(9756)
2017(18432)
2016(10083)
2015(11160)
2014(11205)
2013(11246)
2012(11057)
2011(10048)
2010(10458)
2009(9389)
2008(9229)
2007(8412)
2006(7919)
2005(7498)
作者
(29795)
(24565)
(24537)
(23203)
(15761)
(11827)
(11104)
(9531)
(9461)
(9012)
(8531)
(8208)
(8081)
(7979)
(7821)
(7676)
(7194)
(7151)
(7130)
(6877)
(6374)
(6115)
(5934)
(5696)
(5640)
(5610)
(5545)
(5441)
(5075)
(4958)
学科
(48403)
经济(48271)
(25147)
管理(23672)
中国(19593)
地方(17685)
(17175)
(16096)
企业(16096)
方法(12540)
农业(11937)
(11935)
银行(11920)
业经(11861)
(11767)
金融(11767)
(11712)
(11317)
数学(10712)
数学方法(10619)
地方经济(9897)
(9406)
(8349)
(8130)
贸易(8117)
(7930)
(7771)
(7266)
环境(7140)
发展(7039)
机构
学院(142612)
大学(140366)
(61394)
经济(60018)
研究(55827)
管理(49850)
中国(44505)
理学(40853)
理学院(40290)
管理学(39607)
管理学院(39330)
科学(32245)
(31296)
(29378)
(29019)
研究所(25727)
中心(25628)
(25580)
(23679)
财经(21963)
(21345)
师范(21138)
北京(20595)
(20094)
(19870)
农业(19658)
业大(19499)
(19363)
(19302)
经济学(19104)
基金
项目(87805)
科学(68731)
研究(67526)
基金(61265)
(52918)
国家(52391)
科学基金(44112)
社会(43221)
社会科(40879)
社会科学(40872)
(35502)
基金项目(31436)
教育(30213)
(29424)
编号(27890)
自然(25663)
(25374)
自然科(25073)
自然科学(25069)
资助(25007)
自然科学基金(24592)
成果(23944)
课题(20812)
发展(20765)
(20376)
重点(20139)
(19022)
(17852)
国家社会(17842)
(17202)
期刊
(79690)
经济(79690)
研究(48415)
中国(40809)
(26593)
(21030)
金融(21030)
(20816)
学报(20734)
管理(20546)
教育(20162)
科学(19781)
农业(18154)
大学(16134)
学学(14999)
业经(14398)
技术(12929)
经济研究(12510)
财经(11006)
问题(10094)
(9545)
(9181)
世界(7580)
(7420)
(7367)
图书(7263)
商业(7039)
(6958)
论坛(6958)
改革(6904)
共检索到245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德斌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是指对因违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迅速进行调查和处理的行政执法行为。引发劳资类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又得不到适时合理解决,这种侵害主要涉及劳动者的劳动工资、社会保险和劳动条件,如果侵害活动涉及人员众多,又找不到或不明确正常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德斌  
主动监察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对用人单位实施的主动执法检查。为确保主动监察不走过场、取得预期的监察效果,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认为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在实施主动监察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监察事项要"精"。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实施的主动监察属专项行动,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因此,在确定监察事项时,应紧紧抓住当前劳动用工领域出现或将要出现的可能影响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的苗头性问题,做到行业领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飞  
2004年12月 4日,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组织了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专题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的专家主要有: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董保华,上海市劳动局法律顾问室主任张宪民,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屠国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邹碧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薛文成、张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长郭文龙,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乔佩华,上海市劳动局法规处处长戴建平,上海市劳动局关系处处长杜可风,上海市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处副处长余成斌,以及部分法院的法官代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建  张威  王文珍  
2006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首次启动了行政法规立法后评估研究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评估项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是其中惟一的一部劳动保障立法。由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和劳动科学研究所三方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现予刊登,供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溪源  
随着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和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日趋繁重。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93号令)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创新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梓伊  郎润泽  赵英萍  徐拓  郝晨阳  
本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案件进行研究,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分别归类为投诉主体、用工主体、案件来源、案件情况、处理情况等五种类型,再进一步针对每个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同时,在结合数据和年限的关系后,总结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呈现的特点为:案件的频发性、投诉主体的趋向性转变、所涉用人单位的多样性、受理方式的简易化、处理情况的单一性,并对案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以上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趋势预测,并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国琴  
劳动保障监察是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性行政力量,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发展理念决定了其既要履行为劳动权益实现提供国家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又要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双重价值目标。劳动保障监察职能定位应以"二元"本质属性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基于对劳动监察职能国际发展趋势与新时代对劳动保护升级现实要求的综合考量,劳动保障监察职能范围广泛性的制度安排具有现实合理性。当前引发劳动争议的主因源自雇主劳动违法的客观现实,以及劳动执法权与行政调解手段的职能优势互补特点,劳动保障监察作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参与主体兼承的调解职能制度扩容也成为必要,但应按类型划分实行分类处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希博  谭学元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的发展,高校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研究高校紧急事件的应对决策也十分迫切。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学校紧急事件应应对策略的定义和流程规范;提出一种量化评估模型并给出熵权模型的量化计算方法。经案例实证,采用熵权模型在高校应急处置决策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高校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手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承江  黄峰  张宜生  马鹏飞  张健  
现金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研究现金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作用,科学合理地供应现金,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所在。做好突发事件中现金供应工作对尽快恢复事发地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M0(流通中的现金)为界,分析现金的角色作用,以及影响现金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发挥角色作用的原因。然后,运用专家评分法求出突发事件中需求量模型。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就如何充分发挥现金在应急处置中角色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永军  冷树伟  
在高校迅速扩招的背景下,各类突发事件呈现高发、频发之势,高校领导置身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困境之中。明确指导思想,更新工作理念,制定、应用、创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模板,可以使校方最快地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进入事件处理程序,获得理想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亮  贾传玲  
[目的/意义]提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启动依据,划分应对启动等级,确定应对启动时间节点,对于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导控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模型构建等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启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启动的依据是突发事件网路舆情的演化规模、情感烈度和次生危害程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启动等级可划分为Ⅰ级危机启动、Ⅱ级紧急启动、Ⅲ级快速启动、Ⅳ级初级启动。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造成的损失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