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2)
2023(9350)
2022(7593)
2021(6841)
2020(5868)
2019(12778)
2018(12815)
2017(24881)
2016(13574)
2015(15009)
2014(14956)
2013(14849)
2012(13405)
2011(11743)
2010(12074)
2009(11844)
2008(12026)
2007(11151)
2006(9954)
2005(9533)
作者
(37754)
(31767)
(31620)
(29982)
(20317)
(14854)
(14213)
(12110)
(11895)
(11517)
(10890)
(10616)
(10484)
(10125)
(10042)
(9549)
(9347)
(9312)
(9146)
(9054)
(7846)
(7802)
(7645)
(7300)
(7195)
(7185)
(7065)
(6931)
(6222)
(6164)
学科
(78697)
(73365)
企业(73365)
管理(64119)
(61003)
经济(60881)
业经(26545)
(26153)
方法(24806)
(23715)
(20146)
财务(20128)
财务管理(20108)
企业财务(19069)
(18363)
农业(17478)
数学(17136)
数学方法(17047)
技术(16011)
中国(14254)
(14150)
(14035)
(13483)
体制(12701)
(12212)
企业经济(12164)
经营(11748)
理论(11720)
技术管理(10953)
(9623)
机构
学院(202287)
大学(195802)
(89376)
经济(87813)
管理(83795)
理学(71363)
理学院(70783)
管理学(70045)
管理学院(69669)
研究(59462)
中国(50036)
(46428)
(39883)
财经(35938)
(33221)
(32490)
(32434)
科学(32138)
(28949)
中心(27591)
业大(27361)
经济学(27150)
财经大学(26293)
农业(25751)
研究所(25247)
商学(24865)
(24682)
北京(24641)
商学院(24636)
经济学院(24500)
基金
项目(125223)
科学(101136)
研究(94875)
基金(93277)
(78589)
国家(77819)
科学基金(69737)
社会(63395)
社会科(60132)
社会科学(60119)
(49819)
基金项目(49247)
自然(43675)
自然科(42632)
自然科学(42618)
教育(42436)
自然科学基金(41945)
(39442)
编号(37769)
资助(37460)
(32082)
(30901)
成果(30069)
(29676)
(28344)
重点(27233)
创新(26814)
国家社会(26419)
(26093)
(25347)
期刊
(107510)
经济(107510)
研究(59836)
中国(41827)
(41514)
管理(37536)
(33065)
科学(25472)
学报(24455)
农业(22217)
(20625)
金融(20625)
大学(20340)
业经(19996)
学学(19693)
财经(19063)
技术(18929)
(16426)
经济研究(15921)
教育(14368)
问题(13900)
(13632)
财会(12580)
技术经济(12270)
现代(11308)
世界(10724)
会计(10529)
(10371)
商业(10131)
经济管理(9600)
共检索到311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李冰心  王雷  
基于劳动保护的不同维度,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劳动保护是否限制企业的用工灵活性。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劳动保护的加强,企业的用工灵活性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劳动保护加剧了企业的员工薪酬粘性和用工粘性,还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这意味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劳动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员工薪酬和雇佣数量的能力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劳动保护限制企业用工灵活性的现象在民营性质、劳动密集度较高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月  薛彦  
匹配2006—2020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和全球经济自由度数据库,研究中等收入阶段以上国家推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主要起正向影响;(2)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对服务业企业、高生产率企业更为明显;(3)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顺序效应,中等偏高收入国家应先选择工时规定、解雇费用规定两项政策工具,待步入高收入阶段再整体推进改革;(4)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会通过劳动灵活性作用于企业创新,要想充分发挥改革的正向创新效应,需要着力解决改革引致的职能灵活性下降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裴永魁  郑国义  王栋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瑞祥  万倩  
本文结合多个微观数据库与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强度对中国私营企业出口概率与出口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企业所在地级市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强度每提高1个标准差,平均而言会使得私营企业的出口概率与出口额分别下降约2.7%与16%。最低工资较高地区、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企业受到《劳动合同法》的负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劳动保护显著地降低了私营企业的生产率与长期雇佣员工数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媛  刘斌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契机,实证分析了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人工成本粘性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工的应对措施。结果发现:(1)《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剧了企业的人工成本粘性并具体表现为薪酬粘性;(2)《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民营企业人工成本粘性的影响程度更大,具体表现在《劳动合同法》还加剧了民营企业的用工粘性;(3)《劳动合同法》加剧的人工成本粘性导致了企业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工的可能性;(4)《劳动合同法》对民营企业更大的人工成本粘性影响使民营企业用机器设备替代人工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下海  金钊  孙中伟  
本文利用第十次(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企业基层工会对新增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会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原产品规模扩张、新产品研发以及工艺创新;工会对投资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管理层对员工权益的回应,在员工权益保护较好的企业,工会促进投资的效应将放大。因此,在经济减速换挡的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宜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以激发基层工会对民营企业投资增长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闯  唐斯圆  廖冠民  
本文以2004-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劳动密集度对异常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加强,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当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较高或者属于民营企业时,劳动保护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劳动保护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评价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杨红彦  
本文系统地分析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中国工业部门1999-2009年间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两种渠道。此外运用3sls和2sls方法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估计劳动力市场灵活性、FDI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对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FDI具有较为显著的提高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效应;地区数据和行业数据估计都证实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通过FDI间接作用和本身的直接作用促进内资企业的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明明  张国胜  郭平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截面数据,通过构建企业层面的二值因变量计量模型,探讨用工形式灵活性对企业异质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使员工的流动性加快,企业难以积累和建立模仿创新所需的隐形知识和联系纽带,进而抑制企业的模仿创新活动。但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使具有新知识体系的人才、新技术等前沿性创新资源高效流动,有利于企业快速整合新的创新资源进行自主创新;相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用)更大;相比于新企业,用工形式灵活性的提高对成立时间较早的企业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的抑制作用(促进作用)更大(更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朔  刘晓晖  徐可  
从激励视角研究劳动保护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加强,劳动密集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这种负面影响在高管持股水平较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较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较小的企业中更明显;这种负面影响在高管薪酬较低、普通员工工资较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明显。研究表明,劳动保护虽然加强了对员工利益的保护,但不利于激励,这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民营企业中。因此,企业需要在保护员工利益的基础上,辅之以其他激励手段,从而抵御劳动保护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波   张雨微  
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从中间品进口替代视角研究劳动保护对企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会通过企业资本品进口替代效应和低成本中间品进口替代的成本节约效应推动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企业出口技术升级,且这一升级效应对加工贸易企业、异质性产品行业企业、地区法治水平较高企业及从发达国家进口企业作用更大。本研究深化了劳动保护在推动我国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中的协同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李辉  林雄立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借助《劳动合同法》实施这一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如何影响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这一结论在排除各种可能干扰因素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劳动保护确实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存在要素替代效应倒逼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但更重要的是劳动保护稳定了雇佣关系,技能—资本互补效应加速了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文揭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加快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并不矛盾,优化劳动力市场制度设计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推进落实是政策应有之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准  李强  曾勇  
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自然实验事件,利用2005—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加强劳动保护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商业信用,且这种影响对处于高法治水平地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商业信用的增加最终可能使加强劳动保护对企业财务杠杆具有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保护增强对企业杠杆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保护增强会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下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杠杆上,且随企业劳动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劳动经营弹性作用于企业杠杆水平,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劳动经营弹性的变动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干预是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先锋  阚苗苗  王俊凯  
通过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影响机制,利用2000—2010年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是否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水平提高有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用工成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人力资本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通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减轻了产出波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对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生正向影响,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