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4)
- 2023(12721)
- 2022(10823)
- 2021(10142)
- 2020(8818)
- 2019(20000)
- 2018(19729)
- 2017(38550)
- 2016(20728)
- 2015(23536)
- 2014(23114)
- 2013(22691)
- 2012(20623)
- 2011(18341)
- 2010(18301)
- 2009(17095)
- 2008(16692)
- 2007(14706)
- 2006(12791)
- 2005(11439)
- 学科
- 济(86101)
- 经济(85966)
- 管理(72072)
- 业(67625)
- 企(57719)
- 企业(57719)
- 方法(44907)
- 数学(40599)
- 数学方法(40155)
- 财(30517)
- 农(22291)
- 制(21636)
- 中国(21471)
- 务(20869)
- 财务(20816)
- 财务管理(20771)
- 企业财务(19960)
- 业经(18142)
- 农业(14887)
- 体(14827)
- 贸(14638)
- 贸易(14629)
- 银(14365)
- 银行(14348)
- 易(14265)
- 融(13786)
- 金融(13783)
- 地方(13646)
- 行(13545)
- 学(13496)
- 机构
- 大学(290663)
- 学院(287791)
- 济(124035)
- 经济(121704)
- 管理(118720)
- 理学(102924)
- 理学院(101989)
- 管理学(100477)
- 管理学院(99921)
- 研究(85882)
- 中国(69690)
- 财(63151)
- 京(58280)
- 财经(50109)
- 科学(47102)
- 经(45698)
- 江(43141)
- 中心(42671)
- 所(39718)
- 经济学(39468)
- 农(39019)
- 业大(38545)
- 财经大学(37660)
- 北京(35875)
- 经济学院(35762)
- 研究所(35240)
- 范(33500)
- 州(33364)
- 师范(33151)
- 商学(32531)
- 基金
- 项目(194499)
- 科学(156600)
- 基金(146666)
- 研究(143444)
- 家(125286)
- 国家(124291)
- 科学基金(110184)
- 社会(95650)
- 社会科(90981)
- 社会科学(90962)
- 基金项目(77358)
- 省(73621)
- 自然(70773)
- 自然科(69146)
- 自然科学(69129)
- 自然科学基金(67949)
- 教育(67559)
- 划(61959)
- 资助(60545)
- 编号(56666)
- 成果(45919)
- 部(45354)
- 重点(42933)
- 制(41477)
- 创(40709)
- 教育部(40501)
- 国家社会(40469)
- 人文(39480)
- 发(39133)
- 创新(38189)
- 期刊
- 济(128887)
- 经济(128887)
- 研究(83223)
- 中国(54676)
- 财(53251)
- 管理(45217)
- 学报(38660)
- 科学(37200)
- 农(34200)
- 大学(31805)
- 融(30764)
- 金融(30764)
- 学学(30069)
- 财经(25950)
- 教育(25626)
- 技术(25178)
- 农业(22170)
- 经(22059)
- 业经(20266)
- 经济研究(20213)
- 问题(17621)
- 财会(15109)
- 理论(14619)
- 统计(14127)
- 贸(13794)
- 技术经济(13614)
- 会计(13547)
- 策(13101)
- 实践(13087)
- 践(13087)
共检索到423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水全 孙芳城 王雷
劳动是重要的要素资源,以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自然实验、两阶段回归等方法,从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地区工会化率及职工集体协商覆盖率等四个维度实证考察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对公司持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化劳动保护能通过压缩利润空间、增加经营风险、挤出外部融资等多种路径影响公司的持现需求,且该效应在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表现得更突出。上述结论不仅有助于透彻理解《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工会制度、职工集体协商制度等劳动保护制度的政策传导机理以及企业面临制度变革的主观能动性,为评价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微观证据,而且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和企业应对制度变革的策略选择也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振声
加拿大的劳动保护组织李振声加拿大十分重视劳动保护问题,政府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立法对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提供法律保护,加拿大的宪法有劳动保护的专门条款,联邦政府以及有立法权的各级地方政府依据宪法精神又分别制定出适用各不同行业和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界生
我国政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做出承诺:到2000年每个公民都将享有卫生保健的服务。为使劳动条件有较大的改善,控制职业病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相应的卫生监督体系。发挥卫生综合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职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李冰心 王雷
基于劳动保护的不同维度,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劳动保护是否限制企业的用工灵活性。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劳动保护的加强,企业的用工灵活性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劳动保护加剧了企业的员工薪酬粘性和用工粘性,还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这意味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外部劳动市场价格变化而调整员工薪酬和雇佣数量的能力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劳动保护限制企业用工灵活性的现象在民营性质、劳动密集度较高和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蒋殿春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劳动保护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会促进较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其中的机制在于面对劳动保护加强产生的经营压力,企业会通过增加企业培训经费投入和要素替代程度而提高企业生产率;且这一促进作用对单产品企业、国有企业、经营时间较长企业以及劳动力再配置程度较高行业企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地,《劳动合同法》实施还会通过提升存活企业自身生产率水平,改进存活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低生产率企业退出率,促进较高劳动密集度行业生产率增长。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劳动密集度 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茜 史传勇 李有华
文章以2001—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将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保护增强的外生冲击变量,基于这一冲击在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异质性,检验了劳动保护增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对于劳动密集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来说,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当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比较好时,其对盈余管理的负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提供了《劳动合同法》具有正向影响的证据,丰富了《劳动合同法》导致的经济后果和盈余管理影响文献,对政府和公司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廖冠民 陈燕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针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非常重要,但劳动保护会提高企业用工的调整成本,从而损害其经营弹性。本文基于中国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差异,考察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弹性。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检验发现:劳动保护的加强会导致企业经营弹性的下降,并且对于经营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这种负面影响更大;当企业的劳动密集度较高时,劳动保护对企业经营弹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评价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也为未来的劳动法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名望 韦昕宇
促进农民工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面发展,是党中央“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基于上海市2015~2020年4858个微观样本,以健康作为福祉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劳动合同约束力、劳动保护对农民工福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84.64%的农民工与其雇佣者签订了某种形式的合同,表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推行推进了农民工市场劳资关系法制化以及合同签署的规范化。24.6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购买“五险一金”,36.25%的农民工所在企业严格遵守工时制度,56.98%的农民工获得了雇佣企业为其提供餐饮补贴,表明我国劳动保护制度执行情况有待提高。(2)农民工所签劳动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越强,则其所在企业具有更显著的动机切实执行劳动保护制度。在合同约束力促进农民工福祉水平提升过程中,劳动保护制度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和生活福利3个方面的劳动保护制度,均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福祉水平。(3)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现象在受教育水平较低、受雇于服务行业、来自于制度质量水平较低地区的农民工样本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促进农民工福祉的提升乃至中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同法律约束力 劳动保护制度 农民工福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祁毓 李祥云
当前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动与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行为决策有着很大的关系,地方政府放松对劳动的保护在相当程度造成了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持续走低。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数据的GMM方法着重考察和检验了财政分权驱动下放松劳动保护对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机理是,在财政分权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可能放松对劳动的保护并将其作为引资"优惠政策"和争取本地选民的重要手段,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者应获得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而财政分权正是通过弱化劳动保护进行传导进而影响到劳动收入占比,因而财政分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显著地决定着劳动收入占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闯 唐斯圆 廖冠民
本文以2004-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劳动密集度对异常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加强,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当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较高或者属于民营企业时,劳动保护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劳动保护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评价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密集度 投资效率 投资不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城 熊瑞祥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准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对中国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估计结果显示,劳动保护会显著增加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机制检验表明,劳动保护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直接成本”和“劳动力调整成本”这两个渠道来促进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工作任务程序化程度较高和对劳动力成本变动较敏感的企业更强;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劳动力成本较高、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劳动者维权意识较高的地区更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保护增强对企业杠杆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保护增强会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下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杠杆上,且随企业劳动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劳动经营弹性作用于企业杠杆水平,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劳动经营弹性的变动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干预是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兵 李辉 林雄立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借助《劳动合同法》实施这一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劳动保护如何影响企业智能制造转型。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高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相对于低劳动密集度行业中的企业,更倾向于应用机器人。这一结论在排除各种可能干扰因素后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强劳动保护确实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存在要素替代效应倒逼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但更重要的是劳动保护稳定了雇佣关系,技能—资本互补效应加速了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文揭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加快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并不矛盾,优化劳动力市场制度设计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的推进落实是政策应有之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虞娅雅 廖冠民
笔者主要研究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以199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度量劳动保护强度的变化,检验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增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行业下滑时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显著增加。分样本研究发现,高财务杠杆企业由于面临更加沉重的还款压力,劳动保护增强使其更容易出现债务违约。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缺乏信贷和展期上的优势,劳动保护增强对其债务违约的影响更为明显。小企业具有更高的财务风险和更不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其受劳动保护增强的负面影响也更加
关键词:
劳动保护 贷款违约 劳动密集度 新劳动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强 袁鸣 仲伟冰
利用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这一具有准自然实验性质的外生政策,以边际劳动生产率为分组变量,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了劳动保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保护的增强使得低劳动生产率的企业创新显著下降,这种"去芜存菁"的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均存在,但动态趋势变化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保护政策随着市场竞争的减弱、法治治理的改善和薪酬负担的加重,抑制了国有企业的创新,而民营企业受到的抑制效果较弱。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制度背景下法与创新的文献,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