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5)
- 2023(11762)
- 2022(10013)
- 2021(9521)
- 2020(8139)
- 2019(18891)
- 2018(18167)
- 2017(34949)
- 2016(18696)
- 2015(20951)
- 2014(20751)
- 2013(20426)
- 2012(18718)
- 2011(16851)
- 2010(16495)
- 2009(15167)
- 2008(14843)
- 2007(12302)
- 2006(10205)
- 2005(9070)
- 学科
- 济(79955)
- 经济(79842)
- 管理(55700)
- 业(54405)
- 企(44372)
- 企业(44372)
- 方法(44137)
- 数学(40282)
- 数学方法(39820)
- 财(22155)
- 农(20616)
- 中国(20129)
- 制(15738)
- 业经(15280)
- 贸(14541)
- 贸易(14538)
- 学(14368)
- 务(14290)
- 财务(14248)
- 财务管理(14218)
- 易(14177)
- 农业(13706)
- 企业财务(13601)
- 融(12531)
- 金融(12530)
- 银(12395)
- 银行(12377)
- 地方(12121)
- 行(11753)
- 技术(11736)
- 机构
- 大学(263157)
- 学院(259588)
- 济(111730)
- 经济(109831)
- 管理(104702)
- 理学(91725)
- 理学院(90799)
- 管理学(89202)
- 管理学院(88700)
- 研究(82215)
- 中国(63840)
- 京(52655)
- 财(52480)
- 科学(48061)
- 财经(42785)
- 农(41080)
- 中心(39989)
- 经(39303)
- 所(39196)
- 业大(38269)
- 江(36471)
- 经济学(36136)
- 研究所(35629)
- 经济学院(32781)
- 财经大学(32398)
- 农业(32257)
- 北京(32133)
- 范(31263)
- 师范(30928)
- 院(30260)
- 基金
- 项目(183281)
- 科学(146536)
- 基金(138498)
- 研究(130749)
- 家(120600)
- 国家(119673)
- 科学基金(104436)
- 社会(86806)
- 社会科(82540)
- 社会科学(82520)
- 基金项目(72998)
- 省(68907)
- 自然(68428)
- 自然科(66889)
- 自然科学(66870)
- 自然科学基金(65693)
- 教育(61012)
- 划(58901)
- 资助(57443)
- 编号(50366)
- 部(42285)
- 重点(40938)
- 成果(39798)
- 创(38140)
- 国家社会(37356)
- 发(37205)
- 教育部(37068)
- 科研(36255)
- 创新(35786)
- 人文(35765)
共检索到37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廖冠民 陈燕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产,针对员工的劳动保护非常重要,但劳动保护会提高企业用工的调整成本,从而损害其经营弹性。本文基于中国2008年《劳动合同法》及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差异,考察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弹性。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我们检验发现:劳动保护的加强会导致企业经营弹性的下降,并且对于经营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这种负面影响更大;当企业的劳动密集度较高时,劳动保护对企业经营弹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评价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也为未来的劳动法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茜 史传勇 李有华
文章以2001—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将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作为劳动保护增强的外生冲击变量,基于这一冲击在不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异质性,检验了劳动保护增强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对于劳动密集程度比较高的企业来说,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企业中当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比较好时,其对盈余管理的负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提供了《劳动合同法》具有正向影响的证据,丰富了《劳动合同法》导致的经济后果和盈余管理影响文献,对政府和公司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骁然 朱玉杰
本文发现,增强劳动保护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我们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以研发投入衡量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强。当以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创新产出时,《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上述作用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本文的主要发现在创新需求较高的行业中,在竞争度较高的行业中,在行业内的后进企业中,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从促进企业创新进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角度出发,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劳动合同法》具有积极影响的证据,也揭示了一条中国背景下法的实施能够影响实体经济的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虞娅雅 廖冠民
笔者主要研究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以199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度量劳动保护强度的变化,检验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增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行业下滑时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显著增加。分样本研究发现,高财务杠杆企业由于面临更加沉重的还款压力,劳动保护增强使其更容易出现债务违约。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缺乏信贷和展期上的优势,劳动保护增强对其债务违约的影响更为明显。小企业具有更高的财务风险和更不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其受劳动保护增强的负面影响也更加
关键词:
劳动保护 贷款违约 劳动密集度 新劳动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虞娅雅 廖冠民
笔者主要研究劳动保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以1999—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度量劳动保护强度的变化,检验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增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行业下滑时发生贷款违约的概率显著增加。分样本研究发现,高财务杠杆企业由于面临更加沉重的还款压力,劳动保护增强使其更容易出现债务违约。相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缺乏信贷和展期上的优势,劳动保护增强对其债务违约的影响更为明显。小企业具有更高的财务风险和更不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其受劳动保护增强的负面影响也更加明显。进一步的平稳性检验显示,在新劳动法实施之前,不同特征企业的贷款违约趋势并未出现显著变化;在不同行业下滑的定义下,劳动保护增强对企业贷款违约的影响依然显著。总的来说,笔者基于贷款违约得到的证据支持关于劳动保护具有负面经济后果的论断。
关键词:
劳动保护 贷款违约 劳动密集度 新劳动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城 熊瑞祥
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作为准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对中国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估计结果显示,劳动保护会显著增加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机制检验表明,劳动保护主要通过提高“劳动力直接成本”和“劳动力调整成本”这两个渠道来促进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企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工作任务程序化程度较高和对劳动力成本变动较敏感的企业更强;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劳动力成本较高、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劳动者维权意识较高的地区更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潘敏 袁歌骋
本文以《劳动合同法》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劳动保护增强对企业杠杆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保护增强会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和非国有企业杠杆率下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杠杆上,且随企业劳动密集度的提高而增强。劳动保护增强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劳动经营弹性作用于企业杠杆水平,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劳动经营弹性的变动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地方政府干预是导致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准 李强 曾勇
以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自然实验事件,利用2005—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加强劳动保护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杠杆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商业信用,且这种影响对处于高法治水平地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更为显著;进一步,商业信用的增加最终可能使加强劳动保护对企业财务杠杆具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劳动保护 财务杠杆 商业信用 劳动密集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闯 唐斯圆 廖冠民
本文以2004-2013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的劳动密集度对异常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发现,随着劳动保护的加强,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当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较高或者属于民营企业时,劳动保护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劳动保护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评价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政策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密集度 投资效率 投资不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干
中共中央已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修改《劳动合同法》应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为方向。劳动法制涉及劳动者的安全保护,劳动法制的改革需兼顾弹性与安全,实现二者正和博弈。此次修法需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安全需求,方能有效防范修法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
弹性 安全 劳动合同法 正和博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钱雪松 石鑫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劳动保护加强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与生产型劳动力占比较低的企业相比,生产型劳动力占比高的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更多,且该效应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劳动力流动水平较高的地区及融资约束较弱的企业中相对更强。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加强劳动保护推动企业用机器设备替代生产型劳动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研发型劳动力的相对雇佣比;其二,加强劳动保护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流动性,从而抑制了企业营业收入。本文对完善劳动力市场法律制度以兼顾效率和公平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劳动收入份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佳琪
"荷兰病"现象并不局限于自然资源,对于我国来说,由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拉动的经济增长下也出现了"荷兰病"病症。本文首先分析了"荷兰病"经典模型,然后基于1990-2011年的年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农业、非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服务业中存在的"荷兰病"现象,回归结果显示:支出效应在以上三个部门都存在,资源转移效应仅在农业中存在。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宪 黄 茜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对员工参与公司利益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 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它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升了企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满意度,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法;员工薪酬;利益分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传宪 黄茜
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对员工参与公司利益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具有积极作用;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它对非国有上市公司员工参与企业利益分配的影响更大。该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升了企业利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满意度,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员工薪酬 利益分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合同法》十周年回顾系列之八 《劳动合同法》之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企业异质性、出口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视角的Stolper-Samuelson定理检验
劳动保护与外资企业进入模式——来自《劳动合同法》出台的经验证据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
贸易自由化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了吗?——基于劳动需求弹性角度的实证检验
劳动保护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基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劳动保护、经营弹性与银行借款契约
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差异、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
对农民工劳动签约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劳动合同法的探讨
劳动保护有助于缩小就业弱势群体的相对收入差距吗——以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