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6)
2023(7098)
2022(5815)
2021(5240)
2020(4513)
2019(10088)
2018(9915)
2017(18886)
2016(10161)
2015(10931)
2014(10877)
2013(10577)
2012(9671)
2011(8702)
2010(8877)
2009(8086)
2008(8201)
2007(7551)
2006(6429)
2005(5965)
作者
(29782)
(24911)
(24338)
(23571)
(15672)
(11851)
(11178)
(9554)
(9369)
(8990)
(8520)
(8261)
(8157)
(7991)
(7940)
(7552)
(7411)
(7219)
(7202)
(6932)
(6209)
(6182)
(6014)
(5744)
(5577)
(5527)
(5393)
(5388)
(5058)
(5047)
学科
(36352)
经济(36298)
管理(27516)
(26934)
(21390)
企业(21390)
方法(14563)
中国(12082)
数学(12048)
数学方法(11855)
(11128)
(10757)
(10679)
(9593)
理论(8103)
(8029)
业经(7807)
农业(7387)
(7170)
银行(7151)
(7070)
财务(7041)
财务管理(7028)
(6975)
金融(6968)
(6860)
企业财务(6754)
教育(6243)
(6119)
贸易(6117)
机构
大学(140018)
学院(138774)
(53788)
经济(52552)
研究(51063)
管理(48712)
理学(41653)
理学院(41103)
管理学(40196)
管理学院(39895)
中国(37539)
科学(31774)
(30498)
(27165)
(26870)
(26518)
研究所(24170)
中心(22488)
业大(21878)
(21773)
财经(21222)
农业(21187)
(19326)
(19169)
北京(19090)
师范(18891)
(18843)
(17098)
经济学(16861)
技术(16353)
基金
项目(93840)
科学(73374)
基金(68153)
研究(67353)
(61143)
国家(60643)
科学基金(50753)
社会(42494)
社会科(40132)
社会科学(40122)
(36409)
基金项目(34886)
自然(32911)
自然科(32196)
自然科学(32182)
自然科学基金(31624)
教育(31599)
(31262)
资助(28031)
编号(26504)
成果(22792)
重点(21741)
(20631)
(19564)
课题(19525)
(19442)
(19032)
科研(18124)
创新(18106)
国家社会(18088)
期刊
(59870)
经济(59870)
研究(41750)
中国(33985)
学报(27416)
(24514)
(22806)
科学(22641)
大学(20436)
教育(19670)
学学(19142)
管理(19052)
农业(16131)
(12799)
金融(12799)
技术(11584)
财经(11173)
经济研究(10634)
(9665)
业经(9609)
(8851)
(7991)
问题(7605)
业大(7257)
图书(6609)
(6577)
科技(6463)
统计(6243)
农业大学(6096)
职业(5785)
共检索到21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志国  
商品价值具有成本属性,抽象劳动实际上是人们在具体劳动中消耗的生命时光,这是生产商品的终极成本;商品生产者追求比较利益和价值增殖,要求排除非劳动因素对交换的影响,这是劳动作为价值实体的一元性的利益基础。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劳动和商品价值总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明劳动作为价值实体的一元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闻有虎  
目前 ,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各种挑战。本文通过对创造知识价值的复杂劳动的阐释 ,表明了劳动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并进一步指出 :效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的虚拟表象。因此 ,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春洋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劳动价值论讨论中(尤其是国内),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创新和发展,却偏离了劳动价值一元论;一是强调坚持而没能有效地进行创新与发展。本文着重从方法论上分析各自的缺陷,探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及其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飞岸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多元要素参与分配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经济效率的威力”,劳动价值一元论受到质疑甚至于批判。实质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并不排斥“多要素”在经济分配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什么样的“多要素”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原则?使用价值多元论对现阶段的分配理论有着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海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这是教育之幸事,也是民族之幸事。面对这个热点,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几个理解。第一,劳动教育之劳动是指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利用和改变物质材料的活动;脑力劳动则是使用符号生产精神产品的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绝大多数属于脑力劳动,今天学生所欠缺的是体力劳动。其实,中小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义成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 (率 )”相等 ,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 ,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伍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中信  贺正强  梁栋  
根据财权分层理论,财权割裂是对财权分层理论的违背。但财权分割不同,它是建立在财权分层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是对财权分层理论的推进,然而它并不能取代财权分层理论。根据财务主体的涵义,所有者和经营者都不能成为财务主体,而仅仅是财务管理主体(财务治理主体)。只有企业才是真正的财务主体。因此,财权的分层管理是在企业这个财务主体范围内财务管理主体(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分层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锦  李实  
本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概率模型、Oaxaca/Blinder分解和双差分评估方法考察了户籍对职业机会的影响规模和构成,估计了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对不同户籍劳动力职业分布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户籍一元化改革改善了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机会,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外地劳动力。这使得改革地区内部的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就业壁垒有所减弱,而本地与外地户口之间的壁垒有所加强,可能会影响到改革地区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来源和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义成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亡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 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 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 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思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 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富强  
韦伯提出"价值中立"主要是为了阐明在社会科学中无法通过实然获得应然,从而设立了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但并不认为经验科学可以脱离价值判断。然而,受自然主义思维的影响,现代主流经济学力求将自己打造成一门客观而"价值中立"的经验科学;与此同时,它又试图基于伦理自然主义而为现实提供辩护,从而蜕化为"伪道德中立"。事实上,尽管现代经济学刻意回避价值判断问题,但实际上却以单一的原子主义意识形态为其理论基石,这导致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而无法为真正的社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