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9)
- 2023(5395)
- 2022(4511)
- 2021(4222)
- 2020(3600)
- 2019(8080)
- 2018(7919)
- 2017(15742)
- 2016(8828)
- 2015(9722)
- 2014(9842)
- 2013(9902)
- 2012(9309)
- 2011(8442)
- 2010(8750)
- 2009(8380)
- 2008(8678)
- 2007(8107)
- 2006(7337)
- 2005(7100)
- 学科
- 济(34649)
- 经济(34595)
- 业(28039)
- 管理(26966)
- 企(22533)
- 企业(22533)
- 方法(14621)
- 中国(12054)
- 财(11854)
- 数学(11768)
- 数学方法(11550)
- 农(10981)
- 学(9708)
- 制(9163)
- 务(7901)
- 业经(7897)
- 财务(7876)
- 财务管理(7857)
- 理论(7691)
- 企业财务(7531)
- 农业(7436)
- 银(7286)
- 银行(7275)
- 行(6886)
- 贸(6691)
- 贸易(6687)
- 融(6568)
- 金融(6567)
- 易(6525)
- 教育(6493)
- 机构
- 大学(134371)
- 学院(131968)
- 济(52683)
- 经济(51491)
- 管理(46110)
- 研究(45689)
- 理学(38507)
- 理学院(38017)
- 管理学(37268)
- 管理学院(37009)
- 中国(35856)
- 财(28810)
- 京(28701)
- 科学(28279)
- 所(24413)
- 财经(22355)
- 研究所(21618)
- 江(21382)
- 农(21249)
- 中心(20598)
- 经(20095)
- 范(19643)
- 师范(19495)
- 北京(18576)
- 业大(17498)
- 州(17455)
- 经济学(16866)
- 财经大学(16445)
- 农业(16310)
- 师范大学(15634)
- 基金
- 项目(78481)
- 科学(61989)
- 研究(58198)
- 基金(57298)
- 家(49970)
- 国家(49509)
- 科学基金(41809)
- 社会(37429)
- 社会科(35390)
- 社会科学(35377)
- 省(29789)
- 基金项目(29289)
- 教育(27486)
- 自然(26318)
- 自然科(25722)
- 自然科学(25715)
- 划(25632)
- 自然科学基金(25269)
- 资助(24127)
- 编号(23262)
- 成果(21455)
- 重点(17961)
- 部(17909)
- 性(17480)
- 课题(16696)
- 发(15977)
- 创(15656)
- 国家社会(15623)
- 教育部(15603)
- 人文(15048)
共检索到21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华东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一系列论点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有很多论点,马克思并没有证明或者没有进行科学地证明,比如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的关系等。因此,为了将劳动价值论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是有必要对这些论点进行科学研究与论证。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价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晶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人类经济思想的伟大成果,它不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而且它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的阐述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系列理论,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也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劳动价值论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它的科学性不容否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鑫雨
当代左翼学者对数字资本主义的价值来源展开了研究。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数字资本从平台用户的“一般智力”中攫取剩余价值;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数字资本通过无偿占有平台用户的“数字劳动”来攫取剩余价值;租金理论认为数字资本凭借对平台的垄断从其他部门那里转移价值;金融化理论认为数字资本的急速膨胀主要源于金融资本对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投机性追捧。四种理论分别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采取了“修订”“扩展”“类比”和“悬置”的态度。基于马克思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应按照数字平台所执行的社会职能判断数字资本的价值来源;数字资本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其他部门的价值转移,是因为其代表了资本中介化进程的最新发展阶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焦斌龙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应深入到其内部 ,触及问题的本质。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劳动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同质性假设已有相关认识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同质性 ,使劳动价值论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劳动 劳动同质性假设 劳动价值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利用非替代性定理的逻辑 ,在规模收益不变、充分竞争、生产者追求价值最大或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 ,从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的角度证明了商品的价值、以及作为投入的资本品价值可以由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同时决定 ,从而证明了在包括物化劳动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值由所投入劳动量决定、商品交换是等量劳动相交换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命题。说明商品价值的决定与任何需求条件即消费者偏好和资源禀赋条件没有任何关系。发现了劳动价值论形成李嘉图难题的原因在于其前提 :等量的劳动时间投入只能够创造出与此投入相等的商品价值 ,因为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但如果再生产过程能够通过节约劳动时间或生产出更多数量的产品 ,创造出比全部劳动...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生产价格 李嘉图难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本文在系统讨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价值形成(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价值抽象与价值转化、价值形成(或创造)与使用价值生产(或财富创造),以及生产性劳动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讨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分配 马克思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传兵
无形资产是一项特殊资产,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对它应用得当,则会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无形资产价值的决定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它的价值也是由三部分构成,即等于C+V+M,但不同于有形资产的是它在生产中的作用形式。无形资产在生产中是作为一种生产前提,把自己的价值分期分批的转移到有形产品中去,并通过产品出售实现自己的价值。无形资产在转移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使用价值属性转移到了有形产品中去,使有形产品具有了垄断性,正是由于这个特征,才使无形资产的价格始终高于其价值,这也正是无形资产超额利润的来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光伟
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交流、融合以相应的科学价值理论为中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于科学化、体系化和现代化,具有两类总体假设(经验假设和概念假设)作为基础。从这些科学前提出发,运用基本抽象劳动范畴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工具,沿分工和交易进路,通过模型建构,可以]绎复杂(性)劳动与简单(性)劳动协同创造价值的全部可能的逻辑形式。从马克思既有方法论的内在涵义看,科学劳动价值论应该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理论奠基。
关键词:
科学劳动价值论 劳动过程 分工 交易费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关键词:
生产劳动 价值 智慧资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关键词:
劳动形态论 劳动价值论 社会劳动价值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