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4)
2023(3132)
2022(2618)
2021(2309)
2020(1987)
2019(4666)
2018(4664)
2017(8895)
2016(4964)
2015(5565)
2014(5530)
2013(5704)
2012(5312)
2011(5020)
2010(5113)
2009(4981)
2008(5156)
2007(4733)
2006(4259)
2005(4101)
作者
(14215)
(11861)
(11551)
(11219)
(7560)
(5470)
(5416)
(4602)
(4518)
(4451)
(4112)
(3991)
(3990)
(3798)
(3790)
(3594)
(3564)
(3434)
(3372)
(3241)
(2967)
(2887)
(2864)
(2838)
(2783)
(2633)
(2633)
(2450)
(2355)
(2290)
学科
(22219)
经济(22186)
(16460)
管理(15814)
(13953)
企业(13953)
方法(9639)
中国(7687)
数学(7238)
数学方法(7142)
(6419)
理论(6096)
(6031)
(5984)
(5197)
劳动(5179)
业经(5128)
(4620)
财务(4600)
(4595)
财务管理(4595)
教育(4468)
企业财务(4417)
农业(4350)
(4069)
(3591)
贸易(3590)
(3541)
金融(3540)
(3483)
机构
大学(80465)
学院(76757)
(32245)
经济(31628)
管理(28220)
研究(25166)
理学(24041)
理学院(23764)
管理学(23368)
管理学院(23210)
中国(19388)
(17053)
(16943)
科学(14032)
财经(13428)
(12748)
(12469)
师范(12397)
(12171)
(11924)
研究所(11251)
北京(11037)
经济学(10545)
中心(10482)
师范大学(10231)
财经大学(9938)
经济学院(9368)
(9294)
(8964)
(8385)
基金
项目(44165)
科学(35254)
研究(34142)
基金(32865)
(27629)
国家(27352)
科学基金(23725)
社会(22605)
社会科(21346)
社会科学(21337)
基金项目(16864)
教育(16618)
(15917)
自然(14443)
自然科(14081)
自然科学(14079)
编号(14071)
(13975)
自然科学基金(13838)
资助(13584)
成果(12954)
(10729)
重点(9881)
教育部(9719)
课题(9506)
人文(9482)
国家社会(9276)
(9214)
项目编号(9101)
大学(8884)
期刊
(39683)
经济(39683)
研究(27339)
中国(18132)
(14643)
教育(12183)
学报(11631)
管理(11621)
科学(10255)
大学(9207)
学学(8205)
财经(7970)
(7887)
(6883)
技术(6468)
(6294)
金融(6294)
图书(6062)
经济研究(5911)
业经(5199)
问题(5084)
农业(5008)
书馆(4619)
图书馆(4619)
(4100)
技术经济(4004)
会计(3916)
(3768)
理论(3754)
现代(3647)
共检索到124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永权  高书生  
由北京经济学总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主办的“劳动价值论研讨会”,于1995年4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宗旨,对有争议的问题,以百家争鸣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劳动价值论是否面临 新的挑战 晏智杰认为,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创造只归结为活劳动,这同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是很难吻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非劳动因素在价格决定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不能否认的现实。劳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润东  秦海英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劳动价值论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主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肇光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教育部社科发展研究中心及理论经济学研究组于2001年4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如何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讨会。到会的30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科学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些高水平和前沿性的观点。现将讨论中的书面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卞彬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 ,在西方还是在我国 ,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上世纪 50年代中期、80年代和 90年代初中期曾经出现了三次争论的高潮。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思想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为了有助于讨论的深入进行 ,揭示这种分歧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找出理论创新的方向。本文就当前经济理论界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动态和进展进行综述和简要评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主张拓宽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产劳动内容。分析了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社会公务劳动与价值的关系。认为对劳动价值论,既要继承与坚持,又要发展与创新。论述了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四个层次的不同内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璐  
一百多年来 ,西方经济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 ,沿袭了《资本论》一、三卷是否“矛盾”———“转形问题”能否求解———劳动价值论是否“必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进思路 ,论争的实质在于抛弃、还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今天 ,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百年论争中重新审视中外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的新的意义 ,从而坚定地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朝林  
马克思义经济学是以劳动为本位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是其基础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造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其他一系列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从而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昌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展开的研讨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研讨的核心问题并不突出。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研讨中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价格决定问题,二是价值本质问题。尽管存在具体理论和概念上的分歧,在价格决定问题上各种观点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共识。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是价值本质问题。晏智杰对劳动价值论的反思及其同卫兴华展开的激烈争论已经将价值本质问题凸现出来,但全面深入的研讨尚未展开,这应当是劳动价值论研讨的发展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谷书堂  
本文讨论了物质产品的生产与作为分配关系的价值决定之间的关系,表明如何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解释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用于交换的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自《资本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围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直在进行着激烈的论争。根据这100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说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首先要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 ,但这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新问题 ,得出新的结论 ,而不能抛弃其基本原理。其次 ,要把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 ,如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价值构成、价值分配等区分开来 ,搞清楚这些概念的不同含义 ,不要混淆在一起使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伟  
劳动和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两个命题应深化认识。劳动和价值的社会现象形态就是商品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对生产劳动和价值决定的理论给予新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晏智杰  
劳动价值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伟大成果 ,在革命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动员和教育作用 ;但是在经济建设时期 ,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 :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相脱节 ,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即市场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缺乏解说力 ,甚至还会导致对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路线的抵触和否定。应当重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经济学价值学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适应十九世纪无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历史情况有很大不同。本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谈了几点认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玉长  
本文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三个问题。首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劳动经历了物质劳动、服务劳动和知识劳动三种形态 ;其次 ,与劳动价值形态演进相适应的是劳动价值论也在逐步深化 ,并对各种劳动形态创造价值进行了解释 ;第三 ,本文对社会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依据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指出了其失误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