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9)
- 2023(9008)
- 2022(7453)
- 2021(6638)
- 2020(5180)
- 2019(11836)
- 2018(11699)
- 2017(21228)
- 2016(11606)
- 2015(12889)
- 2014(12958)
- 2013(12812)
- 2012(12406)
- 2011(11535)
- 2010(12037)
- 2009(11159)
- 2008(11267)
- 2007(10341)
- 2006(9610)
- 2005(9364)
- 学科
- 济(57035)
- 经济(56965)
- 业(32204)
- 管理(31516)
- 企(24233)
- 企业(24233)
- 中国(21109)
- 地方(18152)
- 农(17653)
- 方法(16418)
- 业经(14812)
- 数学(12779)
- 数学方法(12622)
- 农业(12462)
- 学(11195)
- 财(11148)
- 银(11061)
- 银行(11048)
- 行(10783)
- 融(10759)
- 金融(10759)
- 制(10696)
- 发(10388)
- 地方经济(10155)
- 理论(10137)
- 贸(9521)
- 贸易(9507)
- 易(9097)
- 教育(8836)
- 和(8707)
- 机构
- 学院(170531)
- 大学(169173)
- 济(72325)
- 经济(70716)
- 研究(62650)
- 管理(60872)
- 理学(50330)
- 理学院(49710)
- 中国(49337)
- 管理学(48945)
- 管理学院(48612)
- 京(37685)
- 科学(35637)
- 财(35288)
- 所(31518)
- 江(28948)
- 中心(28490)
- 研究所(27916)
- 财经(26494)
- 范(26255)
- 师范(26047)
- 农(26039)
- 北京(24812)
- 经(23823)
- 州(23534)
- 经济学(22522)
- 院(22472)
- 业大(20945)
- 师范大学(20813)
- 省(20685)
- 基金
- 项目(100851)
- 科学(79725)
- 研究(79464)
- 基金(70712)
- 家(59991)
- 国家(59338)
- 社会(51128)
- 科学基金(50762)
- 社会科(48293)
- 社会科学(48286)
- 省(40432)
- 教育(36681)
- 基金项目(35905)
- 编号(33494)
- 划(33476)
- 自然(29302)
- 成果(29131)
- 资助(28920)
- 自然科(28584)
- 自然科学(28579)
- 自然科学基金(28049)
- 发(27780)
- 课题(24633)
- 重点(23123)
- 发展(23037)
- 展(22624)
- 部(22055)
- 创(20974)
- 国家社会(20694)
- 年(20656)
共检索到289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良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劳动关系。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途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新变化。劳动价值理论要结合时代特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劳动时空 价值延续 重复劳动 知识劳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翟润卓 唐昱茵
经过19世纪的“革命世纪”,超时劳动在20世纪初露端倪后,在21世纪席卷众多国家,包括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性和问题严重性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视角的劳动供给理论不能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而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榨取思想。本文首次系统地整合了马克思的经典劳动强度理论,并通过对马克思之后的劳动强度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提出了回归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建模思路。把马克思的劳动强度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纳入劳动强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有望探索出与适度劳动强度相适应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先宏 傅军胜 毛立言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 1 3 0多年来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导致劳动领域的扩展和劳动形态的变化 ,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化研究的新问题 ,诸如商品生产中的活劳动是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化劳动是不是参与价值创造 ,第三产业尤其是流通、服务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如何看待科技劳动、管理劳动 ,生产要素为什么要参与收入分配等等。本文试图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 ,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当前实践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虹
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我国对外贸易恢复并取得了新的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产品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引发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出口产品陷入了贸易摩擦的重围中,而且贸易摩擦越来越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这种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的尴尬局面促使我们必须彻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包括技术贸易在内的服务贸易,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促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再跃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贸易摩擦 技术出口 贸易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天营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市场对各种资源的配置作用正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得到显著的改善。通过对我国“第二劳动市场”与“第一劳动市场”的形成、特征的比较分析,比较详细地从劳动市场的供、需两方面,对我国“第二劳动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第二劳动市场 富余人员 供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登春
经济全球化与新经济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且二者都有赖于科技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 ,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适宜的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宝忠
工业建筑本质上作为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作为一种公认的房屋类型始于19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为了建造容纳机械化制造设备的生产空间、建筑师和工程师探索和开发了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技术,工业建筑在当时成为社会现代化的象征。工业建筑的出现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工业建筑有它固有的特性。受工艺、结构、经济及传统观念的约束,留给建筑师发挥、创造的余地极小。在这种环境氛围的长期作用下,我国传统的工业建筑一般都比较呆板,缺乏个性,深深地打上了计划经济模式在工业建筑上的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对工业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师应顺应社会的要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暴力
本文从方法论入手 ,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 ,从价值概念的内涵出发 ,明晰价值概念的三个内容 ,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 ,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 ,从价值理论的外延出发 ,使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 ,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 ,建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
价值 价格 范畴 理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晓光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新认识 ,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坚持这一理论合理的科学的内核 ,发展这一理论尚未得到充分展开的部分 ,放弃陈旧过时的结论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价值论 坚持 发展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刘慧婷 王子成
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方式。劳动育人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更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纲领。在价值逻辑上,劳动育人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变革。在政策逻辑上,我国劳动育人发展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重建探索期,以技术教育为旨趣的转型调适期与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全面提质期。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劳动育人迫切需要从内涵、内容与内功层面解决"内涵陷于劣势""内容流于形式",以及"内功沦为把式"的现实之困,助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关键词:
劳动育人 高质量发展 理论政策 实践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京龙 张春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其时代局限。一百多年来 ,劳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要根据劳动方式的改变来理解并发展劳动价值论 ,在此过程中 ,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点 :劳动创造价值 ,物不会创造价值
关键词:
劳动 发展 劳动价值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范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实现体面劳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体面劳动体现以"劳动者为本"的全新理念与劳动价值论一脉相承。体面劳动既是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最新发展。实现体面劳动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依靠政府、企业、工会以及劳动者个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使创造价值的劳动活力全面迸发出来,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惠及我国的每一位劳动者。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价值 体面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