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7)
- 2023(7733)
- 2022(6415)
- 2021(5551)
- 2020(4726)
- 2019(10873)
- 2018(10397)
- 2017(19670)
- 2016(10365)
- 2015(11506)
- 2014(11043)
- 2013(11198)
- 2012(10545)
- 2011(9770)
- 2010(9942)
- 2009(9397)
- 2008(9487)
- 2007(8799)
- 2006(7969)
- 2005(7580)
- 学科
- 济(46021)
- 经济(45960)
- 管理(28527)
- 业(27661)
- 企(22713)
- 企业(22713)
- 方法(17580)
- 中国(14466)
- 数学(14027)
- 数学方法(13749)
- 农(12528)
- 学(12194)
- 财(10936)
- 业经(10574)
- 理论(9690)
- 制(8804)
- 农业(8764)
- 贸(8693)
- 贸易(8686)
- 易(8416)
- 地方(7946)
- 和(7400)
- 教育(7248)
- 融(7217)
- 金融(7213)
- 银(6896)
- 银行(6864)
- 行(6590)
- 务(6557)
- 财务(6516)
- 机构
- 大学(159755)
- 学院(155005)
- 济(63648)
- 经济(62333)
- 研究(60701)
- 管理(53035)
- 理学(44784)
- 中国(44733)
- 理学院(44211)
- 管理学(43153)
- 管理学院(42861)
- 科学(36894)
- 京(35746)
- 所(32273)
- 财(30671)
- 研究所(29083)
- 农(28368)
- 中心(25892)
- 江(24611)
- 财经(23703)
- 北京(23195)
- 范(23027)
- 业大(22759)
- 师范(22741)
- 农业(22346)
- 院(21812)
- 经(21516)
- 经济学(20013)
- 州(19392)
- 师范大学(18653)
- 基金
- 项目(98198)
- 科学(76882)
- 基金(71774)
- 研究(70173)
- 家(64554)
- 国家(64017)
- 科学基金(53301)
- 社会(44788)
- 社会科(42284)
- 社会科学(42267)
- 省(36961)
- 基金项目(36056)
- 自然(34437)
- 自然科(33653)
- 自然科学(33640)
- 自然科学基金(33051)
- 教育(32841)
- 划(32616)
- 资助(30107)
- 编号(27292)
- 成果(24133)
- 重点(23200)
- 部(21865)
- 发(21102)
- 课题(20279)
- 创(19902)
- 国家社会(19154)
- 科研(18921)
- 创新(18550)
- 教育部(18550)
共检索到252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波
历史时间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囊括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但某种意义上讲劳动时间就是历史时间,因为劳动时间的增减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经济时代的存在、演变和消亡。在经济时代有二个方面是最为基本的,即劳动时间和边际效用。本文的分析就是以它们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的。在历史时间中,我们会发现经济发展的长期演进趋势就是由单位产出劳动时间下降和边际效用递减共同决定的。历史时间本身的推进会显露两者的综合和统一。
关键词:
牛顿时间 历史时间 劳动价值 边际效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暴力 张栋
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财富和商品价值的度量,劳动价值论成为了分析社会结构的基础,而边际效用价值论不具备这种功能,并走上了100年的弯路;本文证明了:社会总效用量与社会总劳动耗费量的统一,商品的边际效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统一,以及总量与个量计量的统一。对两种价值论统一性的论证,进一步证明劳动价值理论及其作为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基础的正确性。
关键词:
价值论 劳动 效用 边际效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宏图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所体现的方法是进化论的。这个表述当然是不甚确切的,但却也道出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实质:他把社会形成看成是演进的,那么构成社会的一切基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乃至生产方式无一不是演进的。熊彼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胡爽平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在价值源泉问题上两种性质不同的理论。无论从理论来源、两者的关系和根本目的看,都不可能把这两种理论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商品价值理论,达到理论创新的境界,最终只能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否定,导致庸俗的多元价值论的重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祚庥 庆承瑞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重大失误是未能与时俱进地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引入可计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第二个重大失误是未能科学地评价效用概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当然也未能将使用价值量的概念引入政治经济学;第三个重大失误是故步自封,不求进步,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因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长期停留在19世纪的水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两大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有严重分歧,特别是价值理念上有严重分歧,但是它们能够取长补短,走向统一。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论、有限需求论、科技进步论和交易成本论,可以统一在一个讨论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关系的供需均衡模型之中。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边际效用论 统一与融合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骏民 李宝伟
劳动价值论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决定过程是一个寻找社会关系调节中心的社会过程,而效用价值的决定过程实际是对物的有用性的评价,从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如果物质财富是经济过程的目的,那么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上,马克思本人的现点就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财富是土地、劳动、资本物共同创造的。如果经济的目的不是物质的,而是价值的,那么迄今为止所有的价值理论都要重新考虑。
关键词:
价值 财富 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浩阳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同时也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典型经济社会形态时所运用的基础理论。然而,在现实的研究和学习中,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等其他价值论之间的关系经常被混淆或误解,这一基础性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难以理解和把握好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本质。文章在分析和比较四种价值理论并指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几个常见诘难进行尝试性解答,并对其分析域做理论上的限定,以期使劳动价值论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意义上得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价值理论如果以价值决定与价值源泉为标准,可分为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价格)论四大类;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价值理论可分供给价值论、需求价值论和供求混合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并非都来源于斯密理论;特别是以效用和稀少性为基础的主观边际效用价值论,虽早于18世纪就形成,但却不是出现在斯密的著作中。斯密是一个客观的供给价值论者;而且斯密的价值理论并不矛盾,他主张由购得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至于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则是分析视角和实质内涵完全迥异的两种价值理论。在供给价值理论方面,需要实现劳动价值论向要素价值论的转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魏峰
新世纪以来,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趋势:第一是继续发展了"成正比理论",并把"成正比"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相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成正比理论"的研究领域;第二是冯金华提出的可用于描述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冯金华方程,不仅清晰界定了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而且被相继用于解决复杂劳动还原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第三是对鲍德凯维茨和新李嘉图主义研究转形问题的方法和结论的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解释"和冯金华方程建立的兼容非均衡的一般化转形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小鲁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即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值论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以来,这种分歧与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定余 潘志强
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引起了经济结构、社会就业、政府政策、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科学创造价值”、“技术创新价值”等观点。本文通过分析劳动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 ,指出知识价值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封希德
第三产业是属于非物质生产的经济部门。按照传统的观点,它基本上是属于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部门。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观点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出现了三种基本观点:第一.认为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已经被现实经济的发展所否定;第二,仍然坚持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观点,继续否定第三产业的生产性;第三,用传统劳动价值论来论述第三产业的生产性,为图把二者统一起来。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是不可取的,它没有认识劳动价值诊的科学内容及其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种观点是本本主义,对现实经济的发展视而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玉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而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商品价值是由物品的效用决定的。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分析,发现商品价值既不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单方面决定的,也不是由商品的效用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物品效用和劳动耗费是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
物品效用 劳动耗费 复合价值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