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
2023(1221)
2022(1034)
2021(921)
2020(744)
2019(1728)
2018(1733)
2017(3488)
2016(1922)
2015(2121)
2014(1973)
2013(2105)
2012(1880)
2011(1673)
2010(1582)
2009(1426)
2008(1354)
2007(1211)
2006(1142)
2005(1084)
作者
(4799)
(4141)
(3962)
(3949)
(2512)
(1937)
(1885)
(1606)
(1533)
(1449)
(1410)
(1353)
(1327)
(1260)
(1255)
(1246)
(1231)
(1191)
(1169)
(1112)
(963)
(958)
(955)
(941)
(928)
(886)
(854)
(846)
(812)
(809)
学科
(7876)
经济(7864)
(5670)
(4825)
劳动(4808)
方法(4450)
管理(4369)
数学(4249)
数学方法(4230)
(3603)
中国(3493)
(2971)
(2970)
企业(2970)
农业(2796)
动力(2307)
劳动力(2287)
人口(2231)
(2125)
农业劳动(2102)
农业人口(2066)
(1838)
(1778)
(1675)
银行(1670)
(1596)
金融(1596)
(1595)
(1555)
贸易(1555)
机构
大学(26054)
学院(25131)
(12988)
经济(12723)
管理(10012)
理学(8685)
理学院(8618)
管理学(8470)
管理学院(8421)
研究(8122)
中国(7348)
(5778)
(5317)
财经(4879)
经济学(4710)
(4542)
中心(4310)
经济学院(4298)
科学(4031)
(3856)
财经大学(3781)
(3652)
(3534)
研究所(3426)
北京(3374)
业大(3187)
(3046)
金融(3007)
(2822)
经济管理(2817)
基金
项目(16923)
科学(13716)
基金(13347)
研究(12275)
(11390)
国家(11299)
科学基金(9965)
社会(8693)
社会科(8311)
社会科学(8309)
基金项目(6752)
自然(6142)
自然科(6060)
自然科学(6060)
资助(5970)
自然科学基金(5966)
(5713)
教育(5666)
(4919)
编号(4778)
(4131)
成果(3932)
国家社会(3925)
教育部(3756)
人文(3614)
重点(3527)
社科(3390)
大学(3375)
科研(3320)
中国(3267)
期刊
(12473)
经济(12473)
中国(7492)
研究(7235)
(4049)
(3791)
金融(3791)
管理(3451)
(3278)
学报(3271)
科学(3083)
大学(2781)
学学(2664)
财经(2586)
(2238)
农业(2126)
经济研究(2104)
(2102)
(2102)
劳动(2102)
理论(1724)
问题(1662)
技术(1646)
业经(1602)
实践(1529)
(1529)
统计(1488)
教育(1455)
国际(1448)
世界(1386)
共检索到3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欣翠  栾居沪  
案情简介王某等22人自1982年从事农村电工工作,1982年至1988年由所在村管理并向其发放工资;1989年至2001年归当地乡电站管理,其待遇是通过电价加价形式向农民平摊。2001年2月,当地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王某等22人不再从事农村电工工作。2013年9月,王某等22人到当地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王某等人与某供电公司自1986年至2013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某供电公司支付其2001年2月至2013年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经查,王某等人的仲裁申请已明显超过1年的仲裁时效,仲裁委遂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等人不服,认为仲裁委侵犯了其应当享有的仲裁请求权,要求仲裁委立案审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崔兆军  
在劳动争议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时效往往是当事人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仲裁时效法律适用的准确把握,不仅涉及到仲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更决定了案件的审理方向和处理结果。仲裁时效作为一种抗辩事由,在一方当事人(主要是用人单位)提出的情况下,无论是仲裁机构还是人民法院均应当审查仲裁时效期间是否超过法律规定,此无争议。但对于当事人未提出仲裁时效抗辩的情况下,应否主动审查仲裁时效期间,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掌握标准并不统一,造成司法实践中比较混乱,有必要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刚  陈伟忠  
本刊2014年第5期刊登的文章《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是否受两年民事诉讼时效限制》(以下简称"原文")认为,"拖欠工资与克扣工资同为‘拖欠工资’,不能区分仲裁时效而且不受一年劳动仲裁时效或两年民事权利诉讼时效的限制"。笔者对此观点不能认同。原文所举案例中二审法院适用法律得当,只是原文混淆了"拖欠"工资与"克扣"工资的概念。"拖欠"与"克扣"工资是否都不应受一年的仲裁时效限制?根据《劳动争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嵇月婷  柴静  李彦君  唐鑛  
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法院之前的必经程序,有助于降低解决矛盾成本,减轻法院工作负担。同时,伴随着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资双方维权意识日益加强,选择律师作为仲裁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比例在逐年上升,但由于律师代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也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本研究利用微观仲裁文书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律师委托代理能否真正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发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增加当事人的胜诉可能性。结果发现,只有一方请律师代理时,可以显著增加其获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强  董文松  
职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挪用货款、侵占大量财物,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案在处理过程中有三大争议焦点:此案是否属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合资企业能否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处理违纪职工?企业能否通过仲裁追索职工赔偿责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守业  辛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