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9)
2023(5582)
2022(4847)
2021(4586)
2020(3926)
2019(9050)
2018(9034)
2017(18226)
2016(9936)
2015(11519)
2014(11276)
2013(11225)
2012(10870)
2011(9567)
2010(9386)
2009(8695)
2008(8632)
2007(7731)
2006(6647)
2005(5751)
作者
(26722)
(22564)
(22381)
(21244)
(14704)
(11002)
(10270)
(8693)
(8662)
(8139)
(7910)
(7531)
(7039)
(7030)
(6909)
(6883)
(6697)
(6639)
(6574)
(6494)
(5597)
(5473)
(5412)
(5159)
(5072)
(4994)
(4915)
(4891)
(4467)
(4448)
学科
(47494)
经济(47434)
管理(27895)
(27797)
方法(26152)
数学(24161)
数学方法(23962)
(20999)
企业(20999)
(13089)
中国(11482)
(11314)
地方(9925)
农业(9226)
(8634)
贸易(8630)
(8329)
业经(8094)
(7196)
(7171)
财务(7160)
财务管理(7140)
(6803)
企业财务(6771)
(6270)
金融(6268)
理论(6231)
(5999)
劳动(5982)
技术(5671)
机构
大学(141916)
学院(139636)
(59139)
经济(57984)
管理(53941)
理学(47168)
理学院(46662)
管理学(45886)
管理学院(45627)
研究(42471)
中国(33584)
(29473)
(28054)
科学(24482)
财经(23010)
中心(21169)
(21017)
(20851)
(20703)
(19964)
经济学(19470)
业大(19401)
(18473)
师范(18299)
北京(17962)
研究所(17813)
经济学院(17805)
财经大学(17213)
(16611)
农业(16318)
基金
项目(93263)
科学(74214)
基金(69554)
研究(68884)
(59141)
国家(58626)
科学基金(51422)
社会(45224)
社会科(42922)
社会科学(42912)
基金项目(37099)
(35423)
教育(32854)
自然(32729)
自然科(32037)
自然科学(32034)
自然科学基金(31480)
(29670)
资助(29465)
编号(27676)
成果(22697)
(21817)
重点(20196)
教育部(19491)
(19023)
国家社会(18971)
人文(18863)
(18739)
课题(18648)
大学(18647)
期刊
(62014)
经济(62014)
研究(40349)
中国(27315)
(22042)
学报(20538)
管理(18648)
科学(18525)
(18154)
大学(16439)
学学(15316)
教育(14404)
(13539)
金融(13539)
农业(12229)
财经(12206)
技术(11991)
(10464)
经济研究(9785)
业经(9191)
问题(8912)
(7677)
统计(7189)
图书(7143)
技术经济(6960)
理论(6756)
(6620)
资源(6514)
(6507)
(6303)
共检索到204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劲  陈言章  莫于川  
劳动仲裁与诉讼在审理上衔接不意味着证据上也要衔接,相反劳动仲裁与诉讼衔接中证据应以"不衔接"为规则。在调查取证方面,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委托证据所在地的基层法院进行。诉讼中,应当给予当事人重新举证质证的机会,而不受劳动仲裁举证范围的限制,重新进行认证。法院不应以提交《仲裁裁决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立案的前提,《仲裁裁决书》在诉讼中也不具有证据资格。劳动仲裁阶段当事人的"自认",在诉讼中不具有约束力。劳动仲裁阶段已经出庭提供证言的证人在诉讼中原则上仍应再出庭作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采用的是“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虽然调解也是该机制中的一环,但由于具有可选择性,因此,最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与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在衔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章群  牛忠江  
劳动争议之后的仲裁与诉讼乃化解纠纷之渐次程序,如何在程序衔接过程中兼顾公平与效率,乃立法之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新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诸多制度设计的分析,本文认为在诸如仲裁期缩短,申请时效延长以及特殊情形下举证责任倒置等制度设计中,新法试图平衡"公平"与"效率"两大基础价值,并力图谋求在仲裁和诉讼程序之间的有机融合。理论上,新法的颁行有助于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之建立与发展,但其实践效果有待验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文娟  苏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延园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订的、明确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是学校审议并同意派遣毕业生的根据,是确认就业意向和劳动需求的凭证。就业协议书的签订,表明用人单位的劳动需求与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达成一致,学校参与就业协议的签订,是对毕业生就业过程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单位就业,按照《劳动法》企业要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协商确定工资保险和工作条件。实践中,由于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衔接得不好,引发了许多矛盾和纠纷,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如何避免因招用毕业生引发的法律纠纷。本文从两份“合同”相互矛盾引发的纠纷说起,促使人们对就业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琳  
本文比较分析了有关国家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之上,试图以《行政诉讼法》修改为契机,通过现有制度的协调从而实现两部行政基本法律能够在受案范围、审理标准、法律适用、当事人资格、权利救济等方面加以衔接,实现两部法律的良性互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先林  
尽管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有所不同,但是私人提起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与专门机构的反垄断行政执法相配合的二元机制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反垄断法实施的普遍做法和明显趋势。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确立了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的基本依据,涉及反垄断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两种实施机制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问题。对未经反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认定的涉嫌垄断的行为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法院原则上应予受理。为避免执法资源的浪费,防止行政执法和司法对同样的案件做出不同的裁决,法院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当中止民事诉讼程序。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序上有赖于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与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五一  
本文认为,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高职的衔接,一体化设计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施"3+2"分段式或"5年一贯制"培养模式,通过学分制管理,淡化选拔机制,实现中、高职的直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生  张存群  
中、高职的衔接在我国已开始运作。为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并为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内在规律和必然,同时据此提出机高职衔接的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的三大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