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4)
- 2023(10173)
- 2022(8637)
- 2021(7824)
- 2020(6235)
- 2019(14346)
- 2018(13817)
- 2017(25450)
- 2016(13617)
- 2015(15506)
- 2014(15689)
- 2013(15692)
- 2012(15346)
- 2011(14339)
- 2010(14717)
- 2009(13920)
- 2008(13583)
- 2007(12210)
- 2006(11459)
- 2005(11040)
- 学科
- 济(83088)
- 经济(82990)
- 管理(34020)
- 业(33219)
- 中国(26868)
- 地方(25191)
- 方法(23083)
- 企(23071)
- 企业(23071)
- 农(20331)
- 数学(19941)
- 数学方法(19764)
- 业经(16651)
- 地方经济(15765)
- 学(14858)
- 农业(14464)
- 制(14427)
- 融(13299)
- 金融(13299)
- 财(12793)
- 银(12440)
- 银行(12427)
- 发(12248)
- 行(12219)
- 贸(12164)
- 贸易(12151)
- 易(11624)
- 环境(10798)
- 体(10145)
- 和(9944)
- 机构
- 大学(206632)
- 学院(206508)
- 济(99768)
- 经济(97854)
- 研究(85058)
- 管理(72162)
- 中国(65447)
- 理学(59649)
- 理学院(58831)
- 管理学(57945)
- 管理学院(57532)
- 科学(47328)
- 京(45784)
- 财(44779)
- 所(44222)
- 研究所(39281)
- 中心(37155)
- 财经(33912)
- 农(32913)
- 江(32836)
- 经济学(32130)
- 经(30552)
- 北京(30549)
- 院(30131)
- 范(29678)
- 师范(29436)
- 经济学院(28348)
- 州(26273)
- 业大(25740)
- 科学院(25519)
- 基金
- 项目(124663)
- 科学(98236)
- 研究(93977)
- 基金(89532)
- 家(77506)
- 国家(76820)
- 科学基金(64653)
- 社会(62651)
- 社会科(59288)
- 社会科学(59279)
- 省(47754)
- 基金项目(45915)
- 教育(41412)
- 划(40347)
- 自然(37534)
- 编号(37059)
- 资助(36769)
- 自然科(36595)
- 自然科学(36590)
- 自然科学基金(35925)
- 发(34011)
- 成果(31673)
- 重点(29003)
- 发展(28057)
- 部(27648)
- 展(27610)
- 课题(27364)
- 国家社会(26561)
- 创(24934)
- 性(23959)
- 期刊
- 济(128175)
- 经济(128175)
- 研究(75121)
- 中国(53111)
- 财(32719)
- 农(32382)
- 管理(29810)
- 科学(29245)
- 学报(28436)
- 融(24732)
- 金融(24732)
- 教育(22907)
- 大学(22285)
- 农业(21880)
- 经济研究(21282)
- 学学(20756)
- 业经(19198)
- 技术(18466)
- 财经(18225)
- 问题(16382)
- 经(15971)
- 贸(13529)
- 世界(13108)
- 国际(13036)
- 技术经济(11772)
- 业(11516)
- 统计(11074)
- 经济问题(10519)
- 商业(10091)
- 改革(10079)
共检索到355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明亮
未来中国劳动人口态势呈现总量负增长、构成老化、人口红利消失等新格局,导致劳动力"相对短缺"、"结构性短缺"等常态化、尖锐化。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将呈现多元、复杂化,但因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和大国经济模式等外在因素的干预,至少在2030年前不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全局性劳动人口危机;因人口城市化影响,劳动人口新格局对局地经济发展,或将有助于"倒逼"特定行业、产业升级与转型;也或导致青年劳动力严重短缺、老年劳动力绝对过剩等就业格局,形成真实的局域性劳动人口危机。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 人口红利 劳动力流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张振威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改变交易效率、人口素质、生产率及人均资源量等变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考量,只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对变量加以改善,就能将劳动力过剩压力转变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劳动人口过剩 新兴古典经济学 超边际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下降,回落到6%-6.5%的水平。如果未来几年我国调结构、促改革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大概在2023年前后,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将迈向"中高端"。要实现这个新常态的发展目标,必须在"十三五"期间通过宏观调控的创新来稳增长,使经济运行较长时间内稳定在合理区间,同时化解各类经济风险;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实现我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在不断优化结构中释放需求潜力,增强发展的持久动力,为较长时间实现"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新推进力,保障社会的公平...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发展 宏观调控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京梅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了许多创造性和革新性的思路,这将引导和推动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化趋势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演进、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大以及"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驱动因素正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以及发展目标提出了许多创造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令丞 李悦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为抢占产业分工制高点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纷纷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产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须顺应这种趋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关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导,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山东省滕州市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一)经营水平日趋提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一是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二是运用和驾驭新技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生物经济是以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细胞、育种、合成生物等技术进步和普及应用为特征,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提供生物技术产品、服务形成的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的模式。生物经济时代序幕渐行渐启,相关技术进步和应用正在加快改变医疗、制造、农业、能源等各行各业,新的制度安排加速形成。迫切需要我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好、市场空间大、人才储备厚、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优势,正视制度设计滞后、科技实力不强、产业创新力不足、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共识,坚持需求拉动培育市场,强化技术支撑,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构筑与时俱进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苏江
在80年代的最后两年里,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在略有加快之后,很快又重新减慢。这样,整个80年代便成了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10年,世界经济在低速而又不稳定的情况下迎来了90年代,那么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 1 从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来看90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客观存在的周期性现象。历史上世界经济危机已发生过多次,具体时间如下表所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宏源
1993年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的一年,全年将贯彻落实十四大的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将促使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有法可依;市场调节范围的日益扩大,将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同时,如果1993年我国能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春武
为更加准确预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发展趋势,文章在探讨单一预测模型建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灰关联度能有效刻画曲线间相似程度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的组合预测权重确定模型,实证分析了基于灰关联度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组合预测模型要比单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
关键词:
第三产业 灰关联度 组合预测 权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华耀
一、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自从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于1890年跃居世界首位以后,美国的经济实力持续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其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年人均收入一直居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1991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高达22660美元。世界上不少人称20世纪为“美国世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中国加入WTO,既可以从中获取较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很明显,加入WTO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怡建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慢,但结构趋于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税收增长也呈现新趋势,即税收增速加速下滑,但与GDP增速进一步趋同;税收占GDP比重仍在提高,但宏观税负趋于稳定。一、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消费需求动力明显不足。进出口增长3.4%(按美元计算),低于2013年的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颜少君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思维碰撞、新旧动力转换、新旧力量对比、新旧规则交替的动荡期、转型期、变革期和调整期,呈现出"三低、三失衡、三分化"的总括特点。从2016年初及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看,全球经济依然会延续这些特点,但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这突出表现为五个方面的旧动能弱化与四个方面的发展新亮点,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以"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适应并把握经济新常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