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9)
- 2023(6582)
- 2022(5269)
- 2021(4904)
- 2020(3790)
- 2019(8282)
- 2018(8147)
- 2017(16177)
- 2016(8883)
- 2015(9551)
- 2014(9523)
- 2013(9331)
- 2012(8374)
- 2011(7307)
- 2010(7149)
- 2009(6550)
- 2008(6607)
- 2007(5983)
- 2006(5097)
- 2005(4635)
- 学科
- 济(34673)
- 经济(34640)
- 业(27046)
- 管理(25228)
- 企(20707)
- 企业(20707)
- 方法(16682)
- 数学(14952)
- 数学方法(14796)
- 中国(12136)
- 农(11360)
- 财(10432)
- 农业(8057)
- 业经(7537)
- 务(7473)
- 财务(7461)
- 财务管理(7448)
- 学(7395)
- 企业财务(6861)
- 制(6762)
- 劳(6479)
- 劳动(6462)
- 贸(6249)
- 贸易(6246)
- 易(6124)
- 融(6030)
- 金融(6029)
- 银(5991)
- 银行(5978)
- 行(5693)
- 机构
- 学院(123276)
- 大学(122096)
- 济(52350)
- 经济(51365)
- 管理(45918)
- 研究(40666)
- 理学(40305)
- 理学院(39897)
- 管理学(39184)
- 管理学院(38954)
- 中国(30014)
- 财(25281)
- 科学(24479)
- 京(24378)
- 财经(20760)
- 农(20576)
- 所(20480)
- 经(19068)
- 研究所(18636)
- 中心(18635)
- 业大(18329)
- 江(17650)
- 经济学(17317)
- 农业(16188)
- 财经大学(15794)
- 经济学院(15711)
- 北京(14986)
- 范(14959)
- 师范(14772)
- 院(14751)
- 基金
- 项目(85686)
- 科学(68319)
- 基金(63684)
- 研究(61477)
- 家(56060)
- 国家(55592)
- 科学基金(47775)
- 社会(40739)
- 社会科(38734)
- 社会科学(38724)
- 省(33207)
- 基金项目(33093)
- 自然(30809)
- 自然科(30166)
- 自然科学(30160)
- 自然科学基金(29619)
- 教育(28995)
- 划(28171)
- 资助(26487)
- 编号(23771)
- 部(19502)
- 重点(19386)
- 成果(19196)
- 发(18005)
- 创(17927)
- 性(17845)
- 国家社会(17375)
- 教育部(17012)
- 课题(16911)
- 创新(16655)
共检索到175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宗明 李春琦
我国正在向着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迈进,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紧密联系在了—起。经验研究显示,中国的劳动就业对技术进步冲击的动态反应呈现显著"倒驼峰"形态以及强持久性特征,这是在理论上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了解释这一"倒驼峰"动态,本文将劳动交易成本和选择性路径依赖这两种理论传导机制引入一个具有投资刚性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然后通过贝叶斯极大似然方法估计获得模型的结构参数。模拟实验发现,(1)我们构建的理论模型成功解决了劳动就业脉冲动态的"倒驼峰"之谜以及强持久性问题。(2)而且,基于理论模型的反事实模拟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波动主要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伟军
交易成本视角的分析表明,农民工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在追求交易成本节约过程中建立的劳动交易关系,农民工劳动交易契约绝大多数属于新古典契约,人力资本专用性低、劳动交易不确定性低、劳动交易频率低。劳动交易治理结构上形成了"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低级交易治理方式。尽管上述治理结构节约了交易成本,但目前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存在低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过剩、高人力资本专用性劳动力相对短缺这一劳动力供求格局下,"企业内部市场"为主的交易治理难以兼顾劳资关系的稳定与和谐。调整公共政策,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专用性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涛 王帅
传统法学纯"法条主义"研究的局限性束缚了人们对法律问题和现象的解释力。作为一门有影响力的新兴经济学边缘学科,法经济学以新的视角阐明了法律法规的立法逻辑和效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次变迁过程,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全面运用于这一新的法律制度的分析,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
法经济学 分析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劳动就业 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强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陈东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部失业和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都让政府决策者感到棘手。本文暂撇开人们常规的思路,着手从科技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即全质性科技创新与非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长城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农民被严格的户籍制度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 ,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劳作。政府考虑就业问题时 ,主要是将就业视为城市的福利分配和社会贫困救济 ,从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因此 ,所选择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对就业结构转换作用力不强 ,就业结构极具低级化、刚性化的特征。本文认为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方式 ,选择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就业 体制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文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邵文国科学技术进步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已为近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实践所证实。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求澄清某些模糊认识,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永和
人口与发展问题同劳动就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次会议,在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同时,能就劳动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交流经验,是很有益的。 中国是个有近10亿人口的国家。近几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已成为有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识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之一。知识经济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类型即质别性科技创新和非质别性科技创新,以及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知识经济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包括就业结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和就业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进劳动就业的战略重点应当是重视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一、入世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 1.入世后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份额,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益收获,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合作的一项调查测算:入世后,中国GDP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宗玲
长期以来,在家工作(homeworking)被定义为“在家中为制造业或低水平服务业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Felstead et al.,1996)。这个简单的定义,说明了在家工作者是企业雇用的、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外包工”(outworker)。许多对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劳动力调查研究显示,在家工作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劳动密集行业,往往与企业的制造或装配环节联系在一起。从事在家工作的劳动力的绝大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蒂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失业(这里指非自愿)意味着资源利用不足、生产要素闲置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因此,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都把提高劳动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随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履宽
劳动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从1958年到“四人帮”复灭这段期间,劳动就业问题几乎成为一个不能公开加以研究的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就业问题受到了举国上下的关注。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劳动就业的新方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