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5)
- 2023(3507)
- 2022(2765)
- 2021(2618)
- 2020(2208)
- 2019(4950)
- 2018(4838)
- 2017(9574)
- 2016(5390)
- 2015(5568)
- 2014(5606)
- 2013(5563)
- 2012(5203)
- 2011(4538)
- 2010(4506)
- 2009(3960)
- 2008(4042)
- 2007(3630)
- 2006(3028)
- 2005(2814)
- 学科
- 济(20269)
- 经济(20241)
- 业(15305)
- 管理(13132)
- 企(10970)
- 企业(10970)
- 方法(10716)
- 数学(9674)
- 数学方法(9562)
- 中国(6706)
- 农(6351)
- 财(5679)
- 学(5223)
- 劳(5125)
- 劳动(5108)
- 农业(4567)
- 制(4252)
- 银(3825)
- 银行(3812)
- 务(3775)
- 财务(3767)
- 融(3759)
- 财务管理(3759)
- 金融(3759)
- 企业财务(3676)
- 行(3658)
- 贸(3600)
- 贸易(3599)
- 业经(3567)
- 易(3535)
- 机构
- 大学(74359)
- 学院(72945)
- 济(31188)
- 经济(30610)
- 研究(26287)
- 管理(26016)
- 理学(22931)
- 理学院(22643)
- 管理学(22105)
- 管理学院(21956)
- 中国(19112)
- 科学(16507)
- 京(15091)
- 财(14996)
- 农(14722)
- 所(13679)
- 研究所(12587)
- 财经(12415)
- 业大(11969)
- 中心(11769)
- 农业(11733)
- 经(11450)
- 经济学(10698)
- 江(10555)
- 经济学院(9677)
- 财经大学(9547)
- 院(9292)
- 北京(9141)
- 范(9052)
- 师范(8911)
- 基金
- 项目(51422)
- 科学(40828)
- 基金(39283)
- 家(35475)
- 国家(35219)
- 研究(34450)
- 科学基金(29814)
- 社会(23182)
- 社会科(22089)
- 社会科学(22083)
- 基金项目(20381)
- 自然(20024)
- 自然科(19648)
- 自然科学(19640)
- 自然科学基金(19312)
- 省(19182)
- 划(16727)
- 资助(16726)
- 教育(16120)
- 编号(12233)
- 部(11856)
- 重点(11731)
- 性(10837)
- 创(10411)
- 科研(10330)
- 国家社会(10314)
- 发(10233)
- 成果(10166)
- 教育部(10162)
- 计划(9947)
共检索到106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但是 ,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 ,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华杰
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叙事中,马克思指认了自然对劳动过程的贡献,而自然要素本身却不形成价值。马克思这种叙事上的差异,让我们进一步从劳动二重性中体认到自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存在方式的二重性,从而彰显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意涵:一方面,从创造财富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无机的身体"的存在方式被生产者"天然占有",实现了自身与生产者的统一;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因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而表现为同生产者相"分离",从而导致了自身被"剥削"的异化。另一方面,从促进财富增长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具体多样性"的存在方式促进财富的增长;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却表现为"单一抽象性"的"价值形式",从而导致了自身被"贬值"的异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本文对当前发展劳动价值学说为何要以深化认识劳动二重性为突破口进行了分析 ,认为 ,传统理论对劳动二重性的认识存在以下缺陷 :(1)在对劳动二重性本质的认识上 ;(2 )在对劳动二重性双方内在含义的认识上。基于上述认识 ,作者就劳动二重性双方之间辩证关系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认识 劳动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振羽
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分裂为二重性,生产产品的劳动不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把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区分开;马克思揭明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在交换过程中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分裂为二重性;马克思所发现的劳动二重性是物质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元晋秋
异化劳动学说中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蕴含着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双重存在——这一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马克思进一步表述为"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是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现实的人"的双重存在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则形成了商品的二重性:作为个体的"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共同体的"现实的人"的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以此为理论基石,马克思写成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巨著《资本论》。
关键词:
“现实的人” 异化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永秀 宋丽婷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数据要素日益重要,厘清数据和数据商品的内涵,明确数据商品的形成依据,挖掘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数据商品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数据商品首先是一般商品,同时在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技术属性上又有其特殊性。数据商品二因素是指数据商品既具有传递信息、提供管理依据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又凝结了人类一般劳动,具有价值。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价值。但目前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还不透明、权属界定不清,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商品价值实现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反垄断机制等,以规范数据商品的生产、交易和流通等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
教学二重性 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玉
本文在分析经济理论界关于劳动方式性质争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劳动方式二重性的观点。劳动方式具有物质技术的和社会的二重性质,它们分别归属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劳动方式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传导机制,它是反映着社会生产方式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辩证关系的重要经济范畴。劳动方式二重性的观点对于弄清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于认识社会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及其发展运动规律,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文章从多个层次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二重性,并据此分析了给予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重性 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国忠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加强,许多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尽管它们不一定生产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但它们越来越对社会发展和财富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直接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生产目的,同样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因而许多劳务的生产具有生产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包晓霞
二重组织观与“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包晓霞一、何谓"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也有广泛的研究背景,其中团体动力学、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领域研究得最多。多维度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变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汇率决定理论与汇率形成机制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影响深远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现有的汇率决定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汇率的运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本文提出了汇率二重性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论证。笔者认为,汇率的性质是由其承担的功能所决定,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在当代汇率已经具有了两重性质与两种功能:(1)作为价值尺度,体现其他货币的价值;(2)充当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与工具,为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在对汇率二重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根据汇率二重性的思想,本文讨论了当代影响汇率与汇率形成机制的因素,并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结合均衡汇率的思想,给出了一个汇率决定模型。
关键词:
汇率 汇率二重性 汇率决定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万铭
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 ,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困境的根源在于国有资产产权的二重性 ,改革的关键也在于其二重性。按照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 ,重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产权制度和国家职能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 1 )法律界定国家不同身份 ,规范国家职能 ;( 2 )完善宪法 ,保障劳动者个人的财产权利 ;( 3 )政企分开 ,企业独立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