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75)
2022(2616)
2021(2589)
2020(2232)
2019(5166)
2018(5182)
2017(10220)
2016(6034)
2015(6857)
2014(6950)
2013(6996)
2012(6826)
2011(6088)
2010(6477)
2009(6075)
2008(6524)
2007(6051)
2006(5696)
2005(5413)
2004(4807)
作者
(18976)
(15915)
(15756)
(15246)
(10154)
(7481)
(6937)
(6126)
(6046)
(5996)
(5687)
(5443)
(5243)
(5216)
(5204)
(4849)
(4720)
(4705)
(4646)
(4596)
(4174)
(4013)
(3982)
(3834)
(3700)
(3513)
(3506)
(3495)
(3319)
(3292)
学科
(23218)
经济(23171)
(16580)
管理(15870)
(11886)
企业(11886)
方法(9439)
(9298)
中国(8207)
数学(7915)
数学方法(7687)
(7367)
(6896)
农业(6262)
(6026)
(5717)
劳动(5700)
(4878)
(4857)
银行(4856)
贸易(4854)
业经(4761)
(4717)
(4590)
(4585)
(4510)
财务(4493)
财务管理(4479)
(4331)
金融(4330)
机构
大学(92313)
学院(90926)
(35530)
经济(34688)
研究(34402)
管理(30081)
中国(27288)
理学(24930)
理学院(24563)
管理学(23786)
管理学院(23630)
科学(22262)
(20655)
(19588)
(18956)
(18405)
研究所(17328)
(15904)
中心(15344)
财经(14431)
农业(14312)
业大(13787)
北京(13573)
(13563)
师范(13428)
(12882)
(12382)
(12113)
(11735)
经济学(11205)
基金
项目(53562)
科学(41295)
基金(38668)
研究(37826)
(34382)
国家(34094)
科学基金(27801)
社会(23054)
社会科(21675)
社会科学(21667)
(20337)
基金项目(19743)
自然(18472)
自然科(18049)
自然科学(18042)
教育(17947)
(17920)
自然科学基金(17707)
资助(17223)
编号(15204)
成果(14492)
重点(12515)
(12026)
课题(11306)
(10945)
科研(10433)
(10214)
计划(10122)
(10116)
教育部(10101)
期刊
(44355)
经济(44355)
研究(29511)
中国(21143)
(17888)
学报(17035)
(15507)
科学(15094)
大学(12558)
学学(11764)
农业(11609)
管理(11419)
(10896)
金融(10896)
教育(10886)
财经(7478)
业经(6676)
技术(6533)
(6425)
问题(6291)
经济研究(6188)
(5511)
(5297)
(5213)
理论(4951)
国际(4924)
图书(4698)
统计(4632)
世界(4504)
业大(4451)
共检索到15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海军  
从我国劳动审判机构的设置及诉讼制度基本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审判制度在程序启动、审判组织等方面依附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独立性。制度运行中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为此,要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审判组织结构和降低司法成本为目标,进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何春艳  张鲲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造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文娟  苏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黑人社发〔2011〕132号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绥芬河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抚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建民  孙丽  
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制度和司法救济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仲裁制度在制度设置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立法现状,参照和借鉴国外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一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仕浩  
■关于非劳动争议案件理论上说,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的其他社会关系,但在实践中,并非一切的劳动都由劳动法调整,并非一切的劳动争议都是可以仲裁和诉讼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手段调整的是依附有劳动合同或者事实上存在的劳动关系,只有劳动合同履行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仕浩  
关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理解《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实践中很多人认为,上述规定的“60日”相当于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超过60日法定期间的,权利将得不到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二00六年八月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晓雨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四中,明确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构成违法解除的裁判精神,同时,对用人单位在单方解约时未履行通知义务的事后补正措施采取了认可的态度。但笔者认为,这种事后补救措施不利于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的监督保障职能,也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当予以修正。同时,对该条文中的"工会"也不能狭隘地解读为本单位基层工会,即使用人单位尚未建立工会,其在行使单方解约权时仍然应当向地方各级工会、行业工会或者其他工会组织履行通知义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已于2012年12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二○一三年一月十八日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春华  杨晓迪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制定而在于实施。如何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司法实践中,通过细致的考量与平衡来达到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动态和谐,就成为摆在作为司法者的法官面前一道颇具挑战的考题。笔者通过在2013年判决的发生在苏州高新区三个企业的劳动争议系列案件中,选取四个案件作为剖析对象,对因"怠停工"等涉及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所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做以简要分析,旨在平等保护劳动者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柴黎平  
外国人与中国用人单位之间劳动争议的处理,涉及到如何保护国家的权益,以及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现行的《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给予了一个基本上合理的解决模式,如规定了外国人在华就业必须取得《外国人就业证》,同时,外国人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和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问题,也能从中找到明确答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