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6)
2023(8801)
2022(7362)
2021(6612)
2020(5621)
2019(12439)
2018(12296)
2017(23397)
2016(13148)
2015(14665)
2014(14591)
2013(14271)
2012(13345)
2011(12116)
2010(12168)
2009(11501)
2008(11459)
2007(10415)
2006(9402)
2005(8865)
作者
(39329)
(32857)
(32824)
(31189)
(21008)
(15707)
(14825)
(12651)
(12638)
(11704)
(11340)
(11231)
(10927)
(10793)
(10675)
(10352)
(9899)
(9736)
(9649)
(9456)
(8319)
(8195)
(7996)
(7675)
(7493)
(7399)
(7209)
(7206)
(6734)
(6574)
学科
(54259)
经济(54168)
管理(39849)
(35115)
(28270)
企业(28270)
方法(20684)
数学(17946)
数学方法(17722)
(15268)
中国(15125)
(14827)
(14435)
地方(13057)
(12305)
业经(11661)
(10055)
(9857)
金融(9853)
农业(9772)
(9403)
银行(9363)
(9347)
贸易(9343)
(9079)
(8985)
环境(8619)
(8455)
财务(8433)
财务管理(8408)
机构
大学(192067)
学院(188694)
(78984)
经济(77360)
研究(69846)
管理(67711)
理学(57955)
理学院(57195)
管理学(56145)
管理学院(55784)
中国(52569)
科学(43010)
(41238)
(39230)
(36575)
(34306)
研究所(33009)
中心(31200)
财经(30303)
(29918)
业大(28746)
(27489)
农业(27230)
北京(25874)
(25597)
经济学(25495)
(24631)
师范(24261)
(23118)
经济学院(22844)
基金
项目(127756)
科学(100967)
基金(93894)
研究(90705)
(83746)
国家(83104)
科学基金(70020)
社会(59087)
社会科(55988)
社会科学(55975)
(49190)
基金项目(48879)
自然(45293)
自然科(44228)
自然科学(44213)
自然科学基金(43418)
(42674)
教育(41616)
资助(38677)
编号(35035)
重点(29913)
成果(29572)
(28880)
(27980)
(27610)
(26414)
课题(25541)
国家社会(25169)
创新(25030)
科研(24660)
期刊
(88686)
经济(88686)
研究(58089)
中国(42441)
学报(33590)
(31356)
(30642)
科学(30091)
管理(26600)
大学(25366)
学学(24015)
农业(20866)
教育(19666)
(19016)
金融(19016)
财经(15687)
技术(14560)
经济研究(14227)
(13471)
业经(12968)
问题(11648)
(10922)
(9660)
(9283)
科技(8832)
世界(8799)
业大(8740)
国际(8706)
理论(8604)
技术经济(8212)
共检索到29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军荣  
劳动仲裁制度的运行已显示出极大的弊端,影响了劳动者的维权效率,浪费了司法资源。应当借鉴域外劳动司法体制,撤销仲裁机构,设立劳动法庭,整合法院和劳动仲裁从业人员,清理和改革劳动司法规范,简化劳动争议解决途径,设置法院对行政机构的建议权和建议义务;探索将劳动仲裁纳入商事仲裁体系,以劳动者自愿选择为前提,实施一裁终局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德强  
澳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通过劳动监察的调解和处罚、检察院的调解和起诉、法院劳动民事案件和劳动刑事案件不同程序的启动,以及民事诉讼程序等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当事人的权利,稳定了劳动关系,这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翔  
在世界各国的法院体系当中,德国的法院体系因其法律保护的缜密性和高度专业化而闻名,其中就包含颇具特点的财政法院~①。总结德国税务司法制度的要点,还须梳理其法院体系的历史渊源和既存结构,全面了解德国的法院体系,进而掌握德国财政法院在税务司法制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提供制度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瑜  王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许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当事人申请撤诉并得到法院允许的,原仲裁裁决在裁定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但是对于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依法按撤诉处理,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否受理,司法实务中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瑜  王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纠纷准许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从何时起生效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当事人申请撤诉并得到法院允许的,原仲裁裁决在裁定送达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不得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提起诉讼。但是对于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依法按撤诉处理,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否受理,司法实务中对此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制度的合适性对促进仲裁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仲裁程序争议的司法审查对象主要可分为是否违反约定仲裁程序和是否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两大类型的争议,其所依据的制定法不仅体现为国内法或域内法,而且有国际条约的统一约束。然而,个别国家或地区历史上或当今在违反约定仲裁程序的司法审查中作出了有违国际主流实践的解释。可喜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受到严厉批评。在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方面,仲裁强国或强区不仅有突出的原则规定,而且陆续发生了很细致丰富的判例实践,对相关当事人的行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圣翠  
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制度的合适性对促进仲裁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仲裁程序争议的司法审查对象主要可分为是否违反约定仲裁程序和是否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两大类型的争议,其所依据的制定法不仅体现为国内法或域内法,而且有国际条约的统一约束。然而,个别国家或地区历史上或当今在违反约定仲裁程序的司法审查中作出了有违国际主流实践的解释。可喜的是,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受到严厉批评。在违反仲裁程序强行法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方面,仲裁强国或强区不仅有突出的原则规定,而且陆续发生了很细致丰富的判例实践,对相关当事人的行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国仲裁程序争议司法审查所依据的制定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具体的表现包括《仲裁法》中大部分条款的放置位置不妥、没有明确当事人有约定程序的权利和自由、强行的仲裁正当程序要求不完整、其他的程序规范不合理或缺位,我国应在借鉴仲裁强国或强区的先进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情,主要通过修订相应规则予以弥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玉萍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国外,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种运作机制:——劳资双方自愿调解——政府参与的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帆  刘怡  
美国的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不仅是一种税收政策,更是一种反贫困的福利政策。从效率角度看,劳动所得税抵免有助于促进低收入者参与劳动;从公平角度看,劳动所得税抵免有助于扶助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儿童,且实施成本较低。本文通过对美国劳动所得税抵免制度的制定、实施方式、发展趋势和制度影响的分析,试图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寻找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凌亚如  班小辉  
近年来,以网约车、网络送餐为代表的数字劳动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在我国,因其吸纳就业、便利生活的社会属性受到政府相对积极的政策支持,得以迅速发展。但是,数字劳动平台劳动者劳动关系判定难,新业态缺乏相关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监管,导致其不能享受职业伤害保障,普遍劳动时间长、劳动保护差。外卖小哥"困在系统里""猝死"等话题成为社会舆论热点。文章选取德国、日本、荷兰、马来西亚四国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他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优势劣势和运作模式,从"应然"到"实然"探索适应我国当下发展情境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为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黎建飞  
2006年8月31日,针对当前新出现的社会矛盾,以及劳动争议纠纷类型增加,劳动法的规定与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状况增多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新型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不受理的范围、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诉讼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力派遣等问题给予了明确规定,与《解释》(一)形成了配套的司法解释,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如何适用法律进一步提供了裁判指引规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海军  
从我国劳动审判机构的设置及诉讼制度基本内容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审判制度在程序启动、审判组织等方面依附民事诉讼程序,不具有独立性。制度运行中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为此,要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优化审判组织结构和降低司法成本为目标,进行劳动争议审判制度的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左祥琦  
2006年10月1日起,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期正式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从程序上明确了当事人如何依法维权,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给劳动者设置便捷、有效的司法保护程序。这也是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一”)后,又一次较为全面地对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作出的有关解释。本刊特约劳动法专家左祥琦律师、上海专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大卫博士通过典型案例诠释“解释二”中表达的主要司法原则,以期帮助用人单位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何春艳  张鲲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造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