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1)
2023(1794)
2022(1555)
2021(1450)
2020(1254)
2019(2812)
2018(2945)
2017(6002)
2016(3447)
2015(3858)
2014(3818)
2013(3968)
2012(3795)
2011(3293)
2010(3243)
2009(2931)
2008(3072)
2007(2836)
2006(2454)
2005(2398)
作者
(9264)
(7703)
(7467)
(7377)
(4876)
(3692)
(3574)
(2949)
(2905)
(2841)
(2689)
(2631)
(2575)
(2471)
(2431)
(2424)
(2312)
(2283)
(2260)
(2249)
(2051)
(1864)
(1835)
(1789)
(1731)
(1718)
(1710)
(1667)
(1572)
(1547)
学科
(12499)
经济(12482)
(8601)
管理(7329)
方法(6853)
数学(6211)
数学方法(6157)
(5431)
企业(5431)
(5112)
劳动(5095)
中国(4518)
(4322)
(3967)
(3221)
农业(3199)
(3194)
贸易(3193)
(3147)
(3061)
(2972)
银行(2959)
(2934)
(2817)
金融(2817)
(2761)
(2563)
财务(2561)
财务管理(2560)
企业财务(2443)
机构
大学(47368)
学院(45457)
(21154)
经济(20698)
管理(16324)
研究(15954)
中国(14057)
理学(13691)
理学院(13540)
管理学(13286)
管理学院(13196)
(10154)
(10103)
科学(8811)
(8486)
中心(8234)
财经(8145)
研究所(7450)
(7423)
经济学(7414)
(7404)
(6978)
经济学院(6737)
北京(6614)
业大(6339)
财经大学(6160)
农业(5811)
(5636)
(5609)
人民(5597)
基金
项目(28497)
科学(21913)
基金(20951)
研究(20667)
(18310)
国家(18161)
科学基金(15009)
社会(13452)
社会科(12763)
社会科学(12760)
基金项目(10570)
(9952)
资助(9814)
教育(9603)
自然(9205)
自然科(9027)
自然科学(9027)
(8972)
自然科学基金(8873)
编号(8318)
成果(7342)
(6865)
重点(6195)
教育部(5997)
国家社会(5805)
大学(5674)
(5659)
人文(5610)
(5601)
科研(5587)
期刊
(21069)
经济(21069)
研究(14294)
中国(11713)
(8328)
(7819)
金融(7819)
学报(7214)
(6538)
科学(5784)
大学(5721)
管理(5358)
学学(5338)
农业(4364)
教育(4198)
财经(4030)
经济研究(3609)
(3478)
国际(3284)
问题(2956)
(2850)
理论(2845)
技术(2733)
世界(2697)
统计(2614)
实践(2540)
(2540)
(2462)
(2462)
劳动(2462)
共检索到73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李干  
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较之于半年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司法解释四不仅在内容上做出了重大调整,而且在理念上也发生了从观念逻辑到现实逻辑的转变,充分注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确保劳动关系和谐,这对于我国劳动法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崔兆军  
在劳动争议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时效往往是当事人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对于仲裁时效法律适用的准确把握,不仅涉及到仲裁与诉讼的有效衔接,更决定了案件的审理方向和处理结果。仲裁时效作为一种抗辩事由,在一方当事人(主要是用人单位)提出的情况下,无论是仲裁机构还是人民法院均应当审查仲裁时效期间是否超过法律规定,此无争议。但对于当事人未提出仲裁时效抗辩的情况下,应否主动审查仲裁时效期间,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掌握标准并不统一,造成司法实践中比较混乱,有必要加以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已于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二00六年八月十四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3次会议通过)法释[2006]6号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补充解释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已于2012年12月3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二○一三年一月十八日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倩  
最高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的出台,为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制订了标准的规范,既有利于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掌握相关法律精神,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积极开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龚和艳  
■案件呈攀升,劳动争议处理■面临挑战自1987年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浙江省全省劳动仲裁机构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省、市、县(区)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劳动合同履行中频繁出现的情况,《劳动合同法》强调变更的书面形式,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四则承认了口头变更的效力。从劳动合同的属性看,作为典型的不完全契约过分强调书面形式与社会实践有悖。但在承认口头形式的同时,要求一个月的履行期限,是否是在《劳动合同法》之外创设出了新的撤销权?本文从劳动合同的属性出发,探讨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在成立20周年之际,为加强劳动保障问题的研究,学会成立了四个专业委员会。10月20日,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其汇集了高校、法院、劳动保障局、工会、企联及专业编辑等各方面从事劳动法研究工作的人士。并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题研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鑫  
劳动争议仲裁作为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120份劳动争议文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方式逐步从仲裁裁决向仲裁调解转变;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服裁率偏低,仲裁机构对劳动争议案件分流作用不足;劳动争议主体单方胜诉的比例下降,而双方部分胜诉的比例显著增高,政府的角色从单一的保护劳动者权益开始向调节劳动双方利益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