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1)
2023(9609)
2022(8136)
2021(7337)
2020(6410)
2019(14602)
2018(14169)
2017(27750)
2016(15444)
2015(17235)
2014(17113)
2013(17166)
2012(15907)
2011(14236)
2010(14084)
2009(13139)
2008(13285)
2007(12055)
2006(10257)
2005(9051)
作者
(47581)
(40149)
(39897)
(38057)
(25267)
(19477)
(18236)
(15858)
(14854)
(13962)
(13596)
(13088)
(12779)
(12583)
(12574)
(12565)
(12450)
(11891)
(11634)
(11506)
(10307)
(9825)
(9575)
(9325)
(9015)
(8922)
(8805)
(8771)
(8110)
(8079)
学科
(65164)
经济(65091)
(45176)
管理(43352)
(34398)
企业(34398)
方法(33773)
数学(30622)
数学方法(30405)
(20897)
(19680)
中国(16596)
农业(13882)
(13835)
(13708)
贸易(13708)
(13357)
业经(12911)
(11925)
财务(11908)
财务管理(11882)
企业财务(11284)
(11149)
地方(10903)
收入(10229)
(9733)
银行(9677)
(9635)
金融(9633)
(9111)
机构
大学(229616)
学院(227520)
(97063)
经济(95340)
管理(86921)
研究(76639)
理学(76320)
理学院(75477)
管理学(74193)
管理学院(73792)
中国(56526)
科学(49711)
(48345)
(46886)
(43070)
(40453)
业大(40096)
农业(38875)
研究所(37366)
财经(35316)
中心(35114)
(32771)
(32222)
经济学(31253)
北京(28886)
经济学院(28683)
(27422)
师范(26987)
(26599)
财经大学(26398)
基金
项目(157554)
科学(122837)
基金(116171)
研究(106717)
(104211)
国家(103363)
科学基金(87056)
社会(69673)
社会科(66086)
社会科学(66062)
基金项目(62335)
(61231)
自然(58297)
自然科(56996)
自然科学(56973)
自然科学基金(56016)
(52465)
教育(48825)
资助(47272)
编号(41136)
重点(35741)
(35051)
(33168)
(32776)
成果(32232)
科研(31561)
计划(31333)
创新(30739)
教育部(29582)
国家社会(29453)
期刊
(97189)
经济(97189)
研究(59604)
学报(44393)
(42465)
中国(39126)
科学(37516)
(33771)
大学(31983)
学学(30786)
农业(28196)
管理(27691)
(18666)
金融(18666)
财经(17816)
经济研究(16980)
技术(16786)
业经(15869)
教育(15566)
(15370)
(15208)
问题(13736)
(12638)
技术经济(11749)
业大(11514)
商业(11263)
统计(11132)
(10934)
科技(10611)
理论(10442)
共检索到315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劳动、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张向达在研究劳动、资本与收入分配时,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一点,那就是单一的生产要素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是不能生产出任何产品的,生产要素必须都参加收入的分配。虽然在分析中我们可以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也能进行生产。因为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秀梅  刘银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但其发展并不成熟。在现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民收入分配主要是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进行,因此,收入分配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有可能会产生差距拉大的结果。但是在我们国家现有的经济市场化并不成熟的背景下,权力更多地会介入到初始要素分配阶段,所以我国的收入分配是在权力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下,引起了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差距,这是没有彻底实行市场化的结果。本文正是论述权力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吉超  
中国基尼系数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两者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影响的正负性,还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证明。文章建立了劳动收入份额与个人收入分配标准差变异系数的理论模型,结果证明两者具有相关关系。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和Engle-Granger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2000—2015年基尼系数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通过ADF检验,说明劳动收入份额与个人收入分配负相关,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降低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志国  陈锡康  吴建新  
本文编制了中国1987-2002年七张序列投入占用产出表。依据该表,利用基尼系数方法分析发现我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或合理,但其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从各部门最终需求和供给角度,以农业为例分析居民消费和产品价格变动对各部门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及其差距的影响,发现居民消费变动对本部门及生产链"上游部门"和关联紧密部门有较大的正相关影响,但对关联不紧密部门影响很小;产品价格变动对本部门有较大的正相关影响,但对"下游部门"有负相关影响;居民消费增加会导致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差距趋于缩小;产品提价会导致就业人员劳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常晓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常晓素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过低是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了税收对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以中国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资本税的征收会产生劳动替代资本的效应,从而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能够显著地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消费税显著降低了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劳动所得税虽然也降低了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但影响不显著。鉴于此,为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政府在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制时,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对初次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孙菲  
劳动、人力资本投资及个人收入分配张向达,孙菲劳动是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劳动的数量和劳动的质量也是决定劳动收入的最主要因素。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徐明霞  买买提依明·祖农  
本文以200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观察了不同行业中的收入分配关系,考察了充分竞争、劳动(资本)密集、金融非金融行业等行业差异对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收入分配关系体现为政府、股东、债权人和员工四方在企业中的收入占比,分别用税负率、股东所得率、债权人利息率和劳动所得率来衡量。主要结论是:1)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差异很大。例如,卫生和社会工作的劳动所得率为最高,达到16.31%,最低的是房地产,为1.43%,而股东所得率也是卫生和社会工作最高为8.38%,教育业最低为-1.48%;2)充分竞争型行业的税负率、劳动所得率和股东所得率要低于缺乏竞争型行业,利息率的差异不大;相比资本密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奕明  买买提依明·祖农  
企业微观层面的三个利益相关方——政府、投资者(包括股东与债权人)和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体现为税、资本收益和劳动所得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2011年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单位资产上的税负、资本收益和劳动所得为衡量依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从高到低依次是:资本收益率、劳动所得率、税负率。从变动趋势上看,劳动所得率逐年上升、股东所得率波动较大。此外,股权性质、垄断行业、所属地区、公司规模等对企业收入分配结构有一定影响。从样本期间均值来看,税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地方国企、非国企、央企;劳动所得率依次是央企、非国企、地方国企;而股东所得率则依次是非国企、央企、地方国企。垄断企业的税负率较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稻葵  何梦杰  刘霖林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以及中国经济省际数据分析发现,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U型规律的基本原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摩擦工资因素,按照中国经济目前发展的态势,未来两年完全有可能出现劳动收入比重上升的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文倩  倪江飞  
本文基于中介效应分析研究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传导机制,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化改革程度抑制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增长,并对资本深化这一中介传导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通过正向拉动资本深化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对金融危机前后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抑制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危机后这种抑制程度有所降低。据此,本文建议金融市场化改革应更加重视金融服务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密切结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川川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检验了居民健康状况变化对居民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控制基期健康状况和一系列个人特征,本文重点检验了可以被视作外生冲击的健康变化对居民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考虑到城乡居民以及性别在劳动供给以及收入上的差异,本文还分别分城乡和性别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滞后期健康状况与当期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显著正相关;健康恶化显著降低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此外,健康与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城乡居民和性别之间均存在差异,具体地,城市居民和男性更容易因健康恶化退出劳动供给,农村居民和女性则会因健康改善增加劳动供给。这表明在评估健康干预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健康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建华  褚玲  张全红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和人力资本均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认为要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根本途径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来加快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柏培文  吴红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和技术特征变量、结构调整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变量和政府政策变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外商投资水平、资本深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而技术进步、失业率、国有经济占比、投资率、对外贸易水平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柏培文  吴红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和技术特征变量、结构调整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变量和政府政策变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外商投资水平、资本深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而技术进步、失业率、国有经济占比、投资率、对外贸易水平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