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2)
- 2023(5275)
- 2022(4608)
- 2021(4382)
- 2020(3666)
- 2019(8287)
- 2018(7984)
- 2017(16462)
- 2016(9280)
- 2015(10233)
- 2014(10311)
- 2013(10125)
- 2012(9562)
- 2011(8302)
- 2010(8709)
- 2009(8397)
- 2008(8961)
- 2007(8213)
- 2006(7785)
- 2005(7289)
- 学科
- 管理(33446)
- 业(33105)
- 济(30423)
- 经济(30374)
- 企(26539)
- 企业(26539)
- 税(21904)
- 财(21446)
- 税收(20444)
- 收(20274)
- 务(13711)
- 财务(13689)
- 财务管理(13654)
- 企业财务(13013)
- 农(12896)
- 中国(11354)
- 方法(10087)
- 制(8876)
- 农业(8686)
- 数学(8647)
- 策(8602)
- 数学方法(8407)
- 业经(7169)
- 贸(7115)
- 贸易(7112)
- 易(6962)
- 财政(6720)
- 银(6681)
- 银行(6681)
- 地方(6216)
- 机构
- 学院(126351)
- 大学(123092)
- 济(54658)
- 经济(53379)
- 管理(47286)
- 研究(42118)
- 理学(38963)
- 理学院(38618)
- 管理学(38086)
- 管理学院(37840)
- 财(37393)
- 中国(35928)
- 财经(25973)
- 京(25704)
- 经(23243)
- 科学(22166)
- 江(22106)
- 所(21705)
- 中心(19477)
- 财经大学(18624)
- 研究所(18237)
- 北京(17190)
- 州(17118)
- 农(16524)
- 经济学(16462)
- 省(15943)
- 范(15331)
- 师范(15259)
- 院(14892)
- 经济学院(14669)
- 基金
- 项目(68743)
- 研究(55496)
- 科学(54047)
- 基金(49124)
- 家(40701)
- 国家(40307)
- 科学基金(34794)
- 社会(34735)
- 社会科(32953)
- 社会科学(32943)
- 省(26116)
- 教育(25002)
- 编号(24427)
- 基金项目(24289)
- 成果(22555)
- 资助(21862)
- 划(21826)
- 自然(20542)
- 自然科(20055)
- 自然科学(20051)
- 自然科学基金(19682)
- 性(17016)
- 课题(16751)
- 部(15720)
- 项目编号(15512)
- 重点(14978)
- 发(14497)
- 制(14432)
- 策(14149)
- 阶(14055)
共检索到21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段文涛
劳务派遣服务是指劳务派遣单位招用劳动力后,将其派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行为。目前,我国劳务派遣服务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劳务派遣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一、劳务派遣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一)劳务派遣员工归属问题案例1:甲餐饮企业资产总额400万元,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职工75人,接受A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员工7人(其中残疾人2人),按合同约定劳务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霞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它满足了灵活多样的用人需求,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务派遣机构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乏力;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是当前制约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提高劳务派遣机构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劳务派遣机构管理、强化监管水平等措施促进劳务派遣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西 劳务派遣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蕾扬
劳务派遣是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用工制度的不断革新,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在我国逐渐兴起,且得到快速发展。最新《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以来,为实现在2016年3月1日将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降至规定的10%以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本文通过探究新法颁布后劳务派遣制度在实际执行层面遭遇的突出问题,并探求规范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外包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全勇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最近这十几年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有效解决一些用工需求的同时,劳务派遣发展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发展定义、优势进行了阐述,对发展中遇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采取加强立法、吸收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签订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等对策,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建荣
本文以X公司为例,分别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派遣工三个视角剖析该公司劳务派遣用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问题及对策 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雨璇
以前大家最关心的是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如今由于环境、人为因素、生活压力等原因,健康、养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人们不仅仅再满足于看病吃药,同时还追求效率更高、服务更细致的就医体验,这使得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编制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我国大多数医院不得不聘用劳务派遣员工来填补编制人员的缺失。但是,劳务派遣用工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需要得到有效改进。
关键词:
医院 劳务派遣 利弊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国庆 侯风均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对劳务派遣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规范。目前,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企业中广泛存在,如何正确处理劳务派遣中的相关涉税问题成为企业和税务机关共同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关键词:
劳务派遣制度 被派遣劳动者 用工单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四明
劳务派遣相对于一般劳动关系而言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灵活用工方式,本应该是对传统用工方式的补充,但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劳务派遣迅速发展但被滥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此以"特别规定"的方式作了规定,还有其他专门性法律规制,但因现实中用人单位对相关立法的规避和曲解,再加上立法本身的缺陷,导致了劳务派遣领域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被严重侵食。现实迫使立法机关不得不修法以查漏补缺,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态势。我们应该纠正社会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错误认知,强化劳务派遣的相关程序性机制,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利实现的程序性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力源 唐代盛 李静
劳务派遣是一种重要的用工制度安排,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其"双雇主性"使得劳务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模糊、职业生涯发展不清晰、工作稳定性不强,这些因素均导致劳务派遣员工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契约特征。本文对我国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的结构、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劳务派遣员工心理契约内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劳务派遣制度的价值取向、政策含义和管理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慈
时至今日劳务派遣已经在农民工务工中占据主要地位,研究分享视野下农民工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具有基础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务派遣的发展源流与意义的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劳务派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重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城镇化推进与劳动力结构改革中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分享发展 农民工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在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既要看到存在的正当性,又要看到发展的负面性。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立法修订工作,部分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劳务派遣管理办法。规范劳务派遣要综合考量和合理平衡,否则劳务派遣用工减少了,游离于劳动法律调整以外的其他某种用工行为又可能快速发展起来。规范劳务派遣的背后是我们抉择究竟想让劳动者走哪一扇门,想倡导哪一种就业形式的问题。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成本 劳动合同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立刚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国人才劳务派遣的发展速度异乎寻常,而且派遣活动出现常态化和主流化的趋势。但从某些方面而言,劳务派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描绘了和谐、公正的人才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蓝图,但是草案内容尚有很多改善空间,如建立派遣业务注册保证金和市场退出机制,放开特殊人才派遣业务,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派遣工报酬并纳入国企工资总额。为了有效遏制违法派遣行为,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并对当地政府进行问责。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卢山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政府陆续出台实施了各种出行限制及隔离措施。这些措施可能造成跨境工作人员工作地点的临时变化(如居家办公),并引发跨境工作人员合法滞留、常设机构、双重征税等方面的风险,需要企业和个人关注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疫情期间跨境劳务派遣的外籍人员在境外意外滞留需要思考的税务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