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
2023(1484)
2022(1244)
2021(1162)
2020(1028)
2019(2245)
2018(2255)
2017(4358)
2016(2642)
2015(2854)
2014(2762)
2013(2764)
2012(2541)
2011(1902)
2010(1930)
2009(1825)
2008(2172)
2007(1970)
2006(1623)
2005(1460)
作者
(6051)
(5033)
(4878)
(4651)
(3111)
(2269)
(2225)
(1887)
(1884)
(1846)
(1692)
(1640)
(1604)
(1589)
(1493)
(1490)
(1474)
(1459)
(1423)
(1414)
(1224)
(1192)
(1150)
(1141)
(1116)
(1077)
(1033)
(1030)
(991)
(982)
学科
(12655)
管理(11839)
(10309)
企业(10309)
(9494)
(8914)
经济(8903)
(8565)
财务(8563)
财务管理(8537)
企业财务(8221)
方法(5163)
数学(4791)
(4773)
数学方法(4765)
劳动(4756)
(3425)
中国(3374)
(2955)
农业(2602)
(2527)
动力(2274)
劳动力(2254)
人口(2188)
农业劳动(2073)
(2042)
农业人口(2033)
国家(1961)
(1932)
税收(1736)
机构
学院(31958)
大学(31652)
(14226)
经济(13998)
管理(12151)
理学(10458)
理学院(10394)
管理学(10244)
管理学院(10193)
(9760)
研究(8128)
中国(7564)
财经(7173)
(6487)
(6192)
财经大学(5317)
(4955)
经济学(4935)
经济学院(4464)
中心(4047)
(3991)
会计(3975)
科学(3936)
北京(3861)
商学(3743)
商学院(3705)
(3617)
(3460)
经济管理(3389)
公司(3364)
基金
项目(18423)
科学(14508)
基金(14020)
研究(13809)
(11536)
国家(11440)
科学基金(10248)
社会(9424)
社会科(9025)
社会科学(9019)
基金项目(7297)
(6667)
教育(6467)
资助(6369)
自然(6279)
自然科(6169)
自然科学(6169)
自然科学基金(6055)
编号(5727)
(5401)
成果(4939)
(4483)
(4352)
教育部(4142)
人文(4126)
国家社会(4006)
项目编号(3943)
重点(3789)
社科(3770)
大学(3758)
期刊
(14960)
经济(14960)
(11550)
研究(9238)
中国(7139)
财会(4858)
会计(4831)
管理(3967)
财经(3809)
学报(3682)
通讯(3459)
会通(3457)
(3256)
(3199)
(3165)
金融(3165)
大学(3104)
学学(3025)
科学(3015)
(2946)
经济研究(2518)
(2185)
(2026)
(2026)
劳动(2026)
之友(1940)
(1928)
技术(1911)
农业(1898)
业经(1840)
共检索到5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李坤刚  李卫平  
案情简介何某于2013年7月申请仲裁,称其于2010年1月进入某劳务派遣公司,双方签订期限为2010年1月15日至2013年1月14日的劳动合同,合同期内,该劳务派遣公司先后将何某派遣至两家用工单位。2013年1月,该劳务派遣公司提出与何某续签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并提出将何某派遣至第三家用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东  
案情简介唐某于2012年12月由A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至B公司从事汽车驾驶员工作,期间分别两次与A公司签订了自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和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的劳务派遣合同书。2014年10月,A公司书面通知唐某,不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并支付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唐某认为,A公司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于是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玲玲  田思路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引起各方关注,此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规范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出现诸多问题。各地应当抓住此次契机,根据修正案内容,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从劳务派遣员工的同工同酬权、劳务派遣机构的行政管理、用工单位三性界定以及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注意新旧法律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确保有效解决劳务派遣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同时,又不会矫枉过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畅  江山  杨杰  
《劳动合同法》已经公布,新法在很多方面对现行《劳动法》都进行了完善甚至突破。其中,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劳动合同短期化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力度,这势必要求企业在用工管理上作出调整。本期圆桌我们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金婷  
案情简介曾某自2006年1月进入甲市A公司担任机修工。2006年4月,A公司与乙市B公司签订劳务协议,期限为2006年4月5日至2007年4月4日,约定由B公司向A公司输送劳务人员,A公司按期向B公司支付劳务人员综合费、服务费,并承担劳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应生  陈春梅  
2012年12月28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重点对劳务派遣进行了立法完善,主要内容有对从业资格、同工同酬、"三性"岗位的规制,以及相关处罚性、过渡性条款。此修正案实施后,将会提高劳务派遣经营的准入门槛,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也将进一步得到强调,劳务派遣将回归其作为劳动用工补充形式的本位。而与此同时,用工企业也应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合理调整用工策略,完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雪琴  
一、银行劳务派遣制度的背景及意义就我国银行业来说,由于其早期承担着大量的行政职能,随着银行业改制的深度推进,部分银行人才结构不符合市场化发展需要这一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体制内积存大量的低效率和无效率劳动力;另一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劳动合同法》修订案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旨在严格规制劳务派遣的修订案,必将对这一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也引起了众多企业和数千万劳务派遣人员的关注。为此,本期"焦点"栏目邀请了四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劳务派遣制度的来龙去脉及未来发展趋势,供广大企业与劳动者参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小勇  
案情简介张某于2009年12月15日进入上海某珠宝公司工作,担任珠宝公司销售总监,月薪为人民币3.3万元。双方签订的前两份劳动合同期限分别为一年。2011年12月16日,双方又签订了第三份劳动合同。2013年9月30日,张某向珠宝公司提出辞职。2014年2月20日,张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以双方签订的第三份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珠宝公司未与其再续签劳动合同,故要求珠宝公司支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桑榆  张宇琼  
案情简介李某于2002年1月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工作,任销售经理,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8月15日到期。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李某继续在销售公司任职。2013年9月15日,李某向公司请病假至9月30日。10月12日,公司作出双方劳动合同于2013年9月30日到期终止的决定。后李某去失业保险部门领取失业金,失业保险部门指出,李某的劳动合同终止证明上的终止日期与劳动合同的截止日期不符。2013年10月15日,李某让公司经理将劳动合同上的截止日期由2013年8月15日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劳动合同期限的临界点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已满,但是面临另一种期限制约导致劳动合同期限发生变化的时点。本文按照至临界点法定延长、约定延长以及延长后可能再次延长三种情形,分析了劳动合同期限临界点问题的法律风险和防范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范围  
《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制了劳动合同短期化,用人单位因此面临劳动合同期限选择的困境。本文在对劳动合同期限类型及其区别和劳动合同期限对用人单位用工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合同期限应综合考虑法制因素、企业因素、岗位因素以及员工因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试用期问题实践中关于试用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试用期过长,试用期工资待遇过低,以及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随意解除合同等。为了解决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草案规定了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才可以约定试用期;同时根据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对试用期的期限进行了划分。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建议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规定,并对期限的设定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邱婕  
《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有关劳务派遣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学者们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多有讨论,社会各界乃至立法者也表达了观点。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做出了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其内容主要就是劳务派遣的相关条款。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仅仅4年的时候,就对其中劳务派遣的内容做出如此大的修改,可见社会各方对劳务派遣的规定争议之大。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总工会发布报告称,全国劳务派遣人数已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