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6)
2023(12527)
2022(10548)
2021(9773)
2020(8236)
2019(18407)
2018(17993)
2017(34796)
2016(19062)
2015(21175)
2014(20988)
2013(20340)
2012(18814)
2011(16481)
2010(16209)
2009(14783)
2008(14395)
2007(12763)
2006(11019)
2005(9491)
作者
(52882)
(44632)
(44015)
(41864)
(28135)
(21454)
(19881)
(17484)
(17065)
(15695)
(15252)
(15060)
(13889)
(13834)
(13740)
(13677)
(13391)
(13089)
(12945)
(12777)
(11011)
(10855)
(10809)
(10487)
(10032)
(9995)
(9773)
(9631)
(9048)
(8922)
学科
(76672)
经济(76583)
(61831)
管理(52320)
(46832)
(40485)
企业(40485)
方法(34115)
农业(31092)
数学(30742)
数学方法(30298)
(24096)
中国(21312)
业经(20548)
(16400)
财务(16365)
财务管理(16322)
企业财务(15623)
地方(15597)
(14560)
(14344)
(13435)
贸易(13425)
(13125)
(11288)
技术(11265)
(10637)
(10627)
农业经济(10441)
(10392)
机构
学院(259672)
大学(255684)
(108301)
经济(106324)
管理(101351)
理学(88575)
理学院(87718)
管理学(86104)
管理学院(85655)
研究(85335)
中国(65719)
(62760)
科学(52760)
(52622)
(48571)
农业(48462)
业大(46101)
(42589)
中心(41789)
(39830)
研究所(38720)
财经(38538)
(35339)
经济学(32954)
(32480)
师范(32057)
北京(31706)
(30662)
(30627)
农业大学(30314)
基金
项目(182530)
科学(144070)
基金(133207)
研究(133156)
(116947)
国家(115906)
科学基金(99660)
社会(85495)
社会科(80677)
社会科学(80653)
(72574)
基金项目(70450)
自然(64652)
自然科(63188)
自然科学(63169)
自然科学基金(62011)
教育(60909)
(60211)
资助(54400)
编号(53957)
成果(42238)
(41154)
重点(41074)
(40178)
(38231)
课题(36494)
创新(35749)
科研(35743)
国家社会(35703)
(35525)
期刊
(118226)
经济(118226)
研究(70586)
(64580)
中国(53223)
农业(44072)
学报(42756)
(39669)
科学(38770)
大学(33756)
管理(33430)
学学(32254)
教育(25457)
业经(25169)
(24153)
金融(24153)
技术(22768)
(21377)
财经(18392)
问题(16822)
经济研究(16639)
(15770)
(15120)
农村(14187)
(14187)
农业经济(13850)
世界(13489)
业大(12348)
技术经济(12232)
统计(12056)
共检索到381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利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19个城市4 152名农民工调查数据,从7个维度48项指标全面比较劳务派遣农民工和非劳务派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差异。两个群体的就业质量有34项指标差别不明显,14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劳务派遣农民工相比,劳务派遣农民工并未出现"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较差"、"社会保障较低"、"工作稳定性差"等现象;对合同签订、产假工资、医疗保险、培训经历、合同协商比例、工作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遭受更严重的工资扣罚、工会参与机会更少、职业发展空间小等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然  唐静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难与维权难并存。如何实现农民工顺利就业以及如何确保农民工就业后的合法权益,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了推动劳务派遣规范发展,促进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必须发挥政府、法律和集体谈判的共同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中伟  
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外来工(城镇工)的工资差异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与职业特征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仍然比城镇工低10.4%。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人力资本与职业特征变量共解释了组间差异的64.4%,在已经解释的部分中,教育贡献了64.9%;未能解释的差异占35.6%,可视为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差异。在引入保留工资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比城镇工低5.35%,被解释差异增加至85%,而教育的解释力大幅度下降。本文认为,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保留工资是导致农民工工资低于城镇工的主要原因,而农村生活环境和教育水平较低又是导致农民工保留工资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啸林  韩新磊  
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维护农民工权益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劳务派遣组织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规范化发展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与之相关的诸多主体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务派遣组织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从作者对河南部分地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劳务派遣组织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不及时规制将不利于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不利于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兼明  
问:郭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被派遣至某纺织化纤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工作,与该纺织化纤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请问,郭某作为劳务派遣工,在有毒有害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能否在被派遣单位提前退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本文利用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1436份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固定效应Logistic模型,探讨就业质量、社会交往对农民工城市入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入户意愿不强烈,具有明确入户意愿者仅为24.6%。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工作时间、劳资关系、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职业发展、主观满意度)越高,入户意愿越强;但短期和不公平的合同降低农民工入户意愿。新生社会网络、家庭支持和组织参与显著提升入户意愿。较低就业质量带来的经济、社会交往、心理效应制约农民工主动市民化。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础上,综合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工社会交往是快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熟练工短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珠三角、长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群体的中等职业教育收入回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收入回报率低于平均教育回报率,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组相对于初中组有着更高的收入,却低于普通高中组;在初次就业时,中等职业教育组的收入要高于初中组,但随着工作转换,中等职业教育组相对于初中组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无论是在初次就业还是在职业发展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组的收入均低于普通高中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家永  
问:孙某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根据劳务派遣协议新签的一名员工,公司把孙某派遣到某单位工作(孙某是经过某单位通过面试招聘的)。现在某单位要给孙某设定试用期。请问,对劳务派遣工可否设定试用期,如果可以,那么是由派遣单位设定还是由用工单位设定?孙某在试用期间若被证明不胜任工作,该如何处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婷  
为了避免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相关法律成为一纸空文,要通过采取明晰法律条纹内涵、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强化劳动维权帮助、提高劳动者维权能力等综合措施,以确保劳务派遣实现同工同酬的立法目的在现实得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籍祥魁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多元化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工作为重要的补充用工形式,已越来越被高校所认可和利用。将劳务派遣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解决他们各方面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对建设和谐校园、促进高校有序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长远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高校劳务派遣工的利益诉求,提出了解决劳务派遣工权益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敏  黄青良  周恋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围绕员工的公平和发言权实现程度,文章探讨了劳务派遣工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工会会员角色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7家劳务派遣单位的171个劳务派遣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劳务派遣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卷入程度显著正相关,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感知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层次回归方程分析的结果显示,"是否加入工会"对程序公平与工作卷入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相对于未加入工会的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派遣工的程序公平感知与工作卷入的正相关关系较强。最后针对假设检验的启示和意义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慈  
时至今日劳务派遣已经在农民工务工中占据主要地位,研究分享视野下农民工劳务派遣问题与对策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具有基础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务派遣的发展源流与意义的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劳务派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重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城镇化推进与劳动力结构改革中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倪建伟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特点和消费特性,使其成为扩大内需的主体力量之一。为进一步厘清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消费的总体现状和数量结构,形成对其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和判断,本文通过对长三角29个市(区)的939份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消费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呈现分化态势,对其消费影响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消费预期(0.405)、消费观念(0.268)、消费能力(0.195)和消费环境(0.132)。为此建议:强化以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就业服务与培训,提高以农村土地和房屋收益为重点的财产性收入,完善以落地保障为重点的输入地城市公共服务,构建以便捷流动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以印象管理为重点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伟  陈钊  陈耀波  
文章首先基于上海大众和通用汽车企业车间工人的调查数据,检验了工会对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工资福利以及维权方式选择的异质性作用。研究发现,工会显著提高了劳务派遣工权益,特别是月福利性收入,但对正式工的月基本工资和月福利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独立于用工企业的劳务派遣企业工会的确更有可能代表和维护工人利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工会显著减弱了正式工选择游行示威、罢工和上访等激烈维权方式的意愿,但这一作用在劳务派遣工身上并未体现,这意味着与用工企业更少利益相关的派遣工工会更可能代表工人的利益而不是帮助政府或企业进行"维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