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0)
- 2023(8185)
- 2022(6801)
- 2021(6387)
- 2020(5293)
- 2019(12060)
- 2018(11724)
- 2017(22064)
- 2016(11975)
- 2015(13565)
- 2014(13389)
- 2013(13334)
- 2012(12394)
- 2011(11153)
- 2010(11062)
- 2009(10727)
- 2008(10998)
- 2007(9675)
- 2006(8570)
- 2005(8099)
- 学科
- 济(50084)
- 经济(49994)
- 管理(42885)
- 业(39186)
- 企(32286)
- 企业(32286)
- 财(21388)
- 方法(20677)
- 数学(18351)
- 中国(18298)
- 数学方法(18256)
- 制(15223)
- 务(14493)
- 财务(14474)
- 财务管理(14434)
- 企业财务(13805)
- 农(13723)
- 贸(11665)
- 贸易(11658)
- 易(11517)
- 业经(10998)
- 体(10612)
- 银(9900)
- 银行(9895)
- 行(9375)
- 体制(9119)
- 融(8988)
- 金融(8986)
- 农业(8982)
- 环境(8254)
- 机构
- 大学(175591)
- 学院(172150)
- 济(84450)
- 经济(83157)
- 管理(64527)
- 研究(62820)
- 理学(55067)
- 理学院(54504)
- 管理学(53964)
- 管理学院(53627)
- 中国(50877)
- 财(43121)
- 京(37219)
- 财经(33186)
- 科学(32101)
- 所(30576)
- 经(30321)
- 经济学(28619)
- 中心(27315)
- 研究所(27171)
- 经济学院(25652)
- 财经大学(24746)
- 江(24639)
- 北京(24163)
- 院(22580)
- 农(22467)
- 范(20298)
- 师范(20146)
- 业大(19731)
- 商学(18740)
- 基金
- 项目(109267)
- 科学(88336)
- 基金(83960)
- 研究(82918)
- 家(72274)
- 国家(71754)
- 科学基金(61944)
- 社会(57850)
- 社会科(55084)
- 社会科学(55073)
- 基金项目(43079)
- 教育(37632)
- 省(37597)
- 自然(36558)
- 自然科(35737)
- 自然科学(35727)
- 自然科学基金(35148)
- 资助(34629)
- 划(32761)
- 编号(31135)
- 部(27282)
- 制(27161)
- 成果(26967)
- 国家社会(26035)
- 重点(24806)
- 中国(24746)
- 教育部(24336)
- 性(22846)
- 人文(22799)
- 发(22770)
共检索到27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鄢伟波
本文以劳务派遣企业为切入点,使用全样本工商注册数据和2008-2016年税收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视野分析和断点回归设计、双重差分等因果推断方法,研究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劳务派遣在1994-2021年的演进呈现政策任务承担、加速、井喷、规范普及和收缩五个阶段特征;2008年和2013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修订分别导致劳务派遣企业注册数量增加42.4%、减少51.4%;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对劳务派遣的规制短暂降低了派遣劳动者数量,提升了用工企业成本,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2015年后重新进入上升通道。“市场力量扩张”与“经济脱嵌社会引起的反向社会保护”此消彼长,刻画了劳务派遣在中国的演进历程。以自上而下劳动力市场规制作为主要工具的反向社会保护,应正视发展中大国对灵活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求,并注重时机选取。在保就业压力突出的后疫情时期,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应侧重职工安全健康、基本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遵从等职工基本权利。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演进历程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义军
我国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对劳务派遣中的员工退回作出规定,用工单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情形将员工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由此可以与派遣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因被退回员工本人对情形的出现并不存在过错,故派遣单位均无权与被退回的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应继续对其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员工退回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解除,退回也并不直接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
关键词: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退回机制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规则需要雇主责任分配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强长期雇佣或直接雇佣的雇主责任,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设定同等岗位报酬知情权,明确派遣劳动者的职务侵权责任等。与立法缺陷相比,导致我国劳务派遣泛滥和失范现象的更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维稳需要。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修改建议 深层体制原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对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正在被全方位地突破,而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这为我们以双重劳动关系来认识劳务派遣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法律防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德淳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合法性,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特别立法规制。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在调整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在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惩罚性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被派遣劳动者单方面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当进行补充立法完善,以更好地规制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 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雄飞
劳动法律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没能有效规制劳务派遣的发展,劳务派遣规模不但越来越大,而且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也遭受巨大损害。要控制派遣规模的扩张,使劳务派遣重新成为正规雇佣制度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必须严格规制劳务派遣期限,这是有效控制派遣规模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劳务派遣 派遣协议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劳务派遣被滥用不仅是立法方面的问题,也是执法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规制劳务派遣领域的问题,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出台的配套规定突出强调了行政干预,但行政干预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且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规制劳务派遣领域中的不法现象,不应仅依靠劳动行政部门,必须多管齐下,发挥工会和劳务派遣员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法贯彻落实。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行政干预 劳务派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务派遣 共同雇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宋晓波
逆向劳务派遣是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假派遣,它极大的损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笔者通过分析逆向劳务派遣法律性质,判定逆向派遣的违法性,从限制劳务派遣行业范围、提高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保障劳务派遣员工平等权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规制逆向派遣行为。
关键词:
逆向劳务派遣 法律性质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家桔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适用范围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关键词:
劳务派遣制度 被派遣劳动者 用工单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