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9)
2023(4279)
2022(3650)
2021(3395)
2020(2706)
2019(6327)
2018(6117)
2017(12512)
2016(6731)
2015(7166)
2014(7378)
2013(7401)
2012(7038)
2011(6179)
2010(6248)
2009(5833)
2008(5590)
2007(5156)
2006(4477)
2005(4087)
作者
(20039)
(16889)
(16829)
(16244)
(10848)
(8191)
(7510)
(6532)
(6427)
(6100)
(6039)
(5673)
(5629)
(5539)
(5526)
(5250)
(4931)
(4908)
(4906)
(4762)
(4231)
(4163)
(4095)
(3913)
(3851)
(3851)
(3734)
(3685)
(3585)
(3468)
学科
(31277)
经济(31251)
(19082)
管理(17835)
方法(15607)
(14643)
企业(14643)
数学(14016)
数学方法(13908)
(8350)
中国(7628)
(7422)
(7248)
地方(6990)
(5923)
贸易(5915)
(5781)
(5455)
业经(5453)
(5295)
农业(5288)
银行(5278)
(5091)
金融(5091)
(5027)
(4776)
财务(4772)
财务管理(4763)
企业财务(4578)
地方经济(4470)
机构
大学(97020)
学院(96562)
(43542)
经济(42819)
管理(35524)
研究(35200)
理学(30890)
理学院(30522)
管理学(29989)
管理学院(29815)
中国(26608)
科学(22162)
(20456)
(20087)
(18539)
(18335)
研究所(16835)
财经(16418)
中心(15613)
业大(15158)
(15071)
经济学(14728)
农业(14670)
(14334)
经济学院(13464)
(12858)
财经大学(12458)
北京(12276)
(11530)
师范(11361)
基金
项目(67184)
科学(53191)
基金(50637)
(45739)
研究(45436)
国家(45408)
科学基金(38273)
社会(30602)
社会科(29204)
社会科学(29199)
基金项目(26454)
(25651)
自然(25301)
自然科(24773)
自然科学(24766)
自然科学基金(24368)
(21753)
资助(21287)
教育(20469)
编号(16049)
重点(15547)
(15239)
(14488)
国家社会(13603)
(13547)
(13328)
科研(13107)
成果(12928)
教育部(12868)
计划(12832)
期刊
(44055)
经济(44055)
研究(28496)
学报(18521)
中国(17794)
(16309)
科学(16291)
(15967)
大学(13607)
管理(13473)
学学(13157)
农业(10748)
(10257)
金融(10257)
财经(8640)
经济研究(8231)
(7480)
技术(6988)
教育(6915)
(6251)
问题(6250)
业经(6202)
统计(5407)
(5273)
技术经济(4983)
(4900)
(4837)
业大(4579)
商业(4345)
决策(4301)
共检索到141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起因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贫富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中国也有类似的内部问题。应对之道,扩内需保增长,归根结蒂要改善民生,提升购买力,以更多的消费总量实现平稳较快的永续增长。沿海发达的地区如江苏,应当有条件采取更有力的对策,率先走出寒冬,迎来发展方式的新局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很不相同的观点:一是以内需回升速度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回升与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和工业增长创出新高为依据,认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展开;二是认为内需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进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平稳增长阶段;三是认为虽然内需回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经济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持续下跌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经济继续加速增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意见分歧起因于对当前内需增长的认识不同,只有正确把握内需增长趋势,才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夏杰长   杨汝岱   毛中根   刘长庚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高、消费结构总体较为合理等特征,有效释放农村家庭消费潜力,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农村消费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构造农业投入良性循环机制的研究王宁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紧密的要素关联、产品关联和市场关联。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农业又是独特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它自身的发展受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一、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过去的一年确实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既夺取了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又保持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佟铁石  
信贷资金的偿还性决定了选择贷户的先进性。所谓贷户的先进性,主要是指贷户在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上的优势。即设备先进、工艺先进、内部经营机制健全,管理科学化、人员素质高、产品质量好、销路畅,简言之即科学技术先进的企业。而不选择那
[期刊] 改革  [作者] 臧旭恒  
《改革》创刊20周年硕果累累,可喜可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在减少贫困、大幅度提高民众生活水准上的飞速前进也是世人公认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贫富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如何使中国全体民众共享改革成果,努力改善民生,显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挺  
众所周知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互为促进因素,本文引入属地内制造业的行业特征作为良性循环计量研究的中介,包括制造业的投资总额以及地区内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利用中国分省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而制造业又带动了配套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之间的互动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课价模型》课题组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促使社会各方面对其展开深入地研究与讨论。要研究如何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首先要搞清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企业活力?怎么评价企业活力?影响企业活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文本拟就这些企业活力评价的基本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一、企业良性循环状态搞清企业活力的概念是开展企业活力研究的前提和关键。目前国内对于什么是企业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研究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多项改进和完善措施,对我国保险生态达到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保险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4年的重要任务是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选准突破口,以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和结构脆弱性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明,刘良炎  
论科研开发生产经营良性循环湖北省化学研究所袁明,刘良炎对应用开发型研究所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良性循环”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技工贸一体化”的模式是科研开发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十年科技体制改革的结果把应用开发型研究所推向厂面向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石秀峰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改时代。各级政府领导怎样领导经济工作,适应改革潮流,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实践使我体会到,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面对这样的形势,领导经济工作务必要有“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凌春华  王夏闻  
作为一种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措施,期权正在为全世界的很多企业所用。美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期权成了美国企业解决“代理问题”的主要武器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股票期权作用机理的剖析,发现其良性循环假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最后得出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连英  
技术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一样包括进出口两个方面,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贸易中是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引进包括软件引进、硬件引进以及智力资源的引进这样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受益于国际技术贸易。但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着一条路子:引进——使用——落后——再引进的低层次循环。所以,卫生行业如何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技术再出口,以卫生技术带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实现行业技术引进良性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