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3)
- 2023(4607)
- 2022(3881)
- 2021(3958)
- 2020(3042)
- 2019(7135)
- 2018(7136)
- 2017(11685)
- 2016(7247)
- 2015(8293)
- 2014(8279)
- 2013(7182)
- 2012(6733)
- 2011(6110)
- 2010(6498)
- 2009(5701)
- 2008(5481)
- 2007(5341)
- 2006(4926)
- 2005(4394)
- 学科
- 教育(19717)
- 济(19277)
- 经济(19127)
- 中国(13595)
- 业(12389)
- 管理(11927)
- 企(11420)
- 企业(11420)
- 理论(10217)
- 方法(7710)
- 学(7096)
- 农(6904)
- 业经(6045)
- 和(6020)
- 教学(5792)
- 发(4946)
- 政治(4756)
- 财(4614)
- 发展(4460)
- 展(4338)
- 数学(4291)
- 数学方法(4204)
- 思想(4153)
- 社会(4150)
- 研究(4035)
- 技术(3970)
- 农业(3941)
- 革(3912)
- 思想政治(3614)
- 政治教育(3614)
- 机构
- 大学(95446)
- 学院(89452)
- 研究(36050)
- 济(29320)
- 经济(28460)
- 教育(28059)
- 管理(27704)
- 范(24126)
- 师范(24059)
- 理学(23678)
- 理学院(23248)
- 管理学(22729)
- 管理学院(22514)
- 京(21980)
- 师范大学(20122)
- 科学(20013)
- 中国(19629)
- 所(17272)
- 研究所(15673)
- 江(15069)
- 北京(15061)
- 中心(14740)
- 财(14471)
- 院(12761)
- 技术(12688)
- 职业(12609)
- 财经(11318)
- 州(11235)
- 教育学(10893)
- 农(10565)
- 基金
- 项目(56204)
- 研究(50387)
- 科学(46314)
- 基金(37691)
- 家(32370)
- 社会(31998)
- 教育(31708)
- 国家(31504)
- 社会科(28684)
- 社会科学(28672)
- 科学基金(25877)
- 编号(23111)
- 成果(22473)
- 省(22433)
- 划(21309)
- 课题(19310)
- 基金项目(18788)
- 年(16552)
- 部(14822)
- 规划(14799)
- 资助(14388)
- 重点(14161)
- 性(13909)
- 项目编号(13900)
- 教育部(13733)
- 自然(13529)
- 自然科(13226)
- 自然科学(13222)
- 自然科学基金(13009)
- 发(12933)
共检索到15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永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咏诗  
                                    
                                
                            
                            高等学校的校长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吴咏诗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应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且是教育领域里的专门家,应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能在理论、实践或者两者的结合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还必须了解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切中要害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素质,即诚挚的感情、科学的态度和革新的方法。本文是吴咏诗教授今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在职进修博士学位课程的大学校长班学员所作演讲的演讲稿。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校长  社会主义  教育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小宁  
                                    
                                
                            
                            科学家与政治家的沟通李小宁在今天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里,人们特别强调的是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沟通,以求能够把科技成果迅速的转化到生产领域中去。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提出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科学家与政治家的沟通。在传统上我国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之间隔...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卫兴华教授是我党培养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早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夕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学习,后来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整整68年。卫兴华教授一生中出版论著40余本,发表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重庆,一个因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被标注而耳熟能详的城市,一个因其经济发展的个性化操作因应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城市,一个因追求共同富裕而为公众谋福祉的一系列作为被海内外舆论滚动报道的城市。别样重庆催生"重庆实践","重庆实践"可清晰预见未来。"重庆实践",是泱泱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韩民  李世东  
                                    
                                
                            
                            林业既是大农业的屏障和支撑,又是大农业的组成和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是: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主要任务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发展现代林区新经济、创新林区发展的新机制、优化林区生产生活的新环境、建设和谐林区新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要注意先急后缓,分步实施;要突出林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突出重点,带动全面;要加强领导,要明确责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红梅  
                                    
                                
                            
                            本研究以863计划制定过程中的事实为基础,引入政策科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视角,探讨了少数权力精英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该政策制定中“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特点。并分析了863计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
                                
                                    
                                    
                                        863计划  科技政策  政策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段妍  
                                    
                                
                            
                            作为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成仿吾在办学方向、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长达5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仿吾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立足中国大地,坚持教育同具体国情相结合,突出实践导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特征鲜明的教育思想。成仿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干家,为党的事业发展强固精神支柱,奠定了人才之基。在实践层面,成仿吾创造了敌后办学的奇迹,为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汇聚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成仿吾从学校教育的各环节、各层面出发,建立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等教育育人体系,形成教育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教育理论,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成仿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开拓和我国新型高等教育事业的创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诠释了一位红色教育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关键词:
                                
                                    
                                    
                                        成仿吾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立中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面对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有两点体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谦,陈云奎  
                                    
                                
                            
                            从当年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看政治家与科学家在决策中的互补效应张永谦,陈云奎1969年7月20日,美国用“土星-5号”火箭成功地把“阿波罗-11号”(APOLLo-11)载人宇宙飞船送上了月球,飞船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向月球迈出了神圣的第一步,开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进  
                                    
                                
                            
                            出于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心学传统和现代性的处境,徐复观力图将阳明心学构建为一种普遍性的"政治哲学",使之能够成为现代政治实践的原则和指导。因此,徐复观极力反对方东美以西方哲学的"架子"、"格套"来解释阳明心学,认为这样的解释容易将阳明心学流入玄想和思辨的概念游戏,从而使之失去对现实政治的指导和构建作用。政治实践要求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进行具体的实践("事功"),所以必须要求阳明心学在自身思想内部为"事"提供坚实可靠的根据来源。徐复观基于阳明"知行本体"的论述,对"知行合一"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认为"致良知"即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畏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开拓者蒋南翔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周年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专门联合召开纪念会,会前又读到《蒋南翔文集》上下两卷,本人在深受启发的同时,更倍增对他的崇敬与怀念。总结历史经验,为开拓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值本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程恩富教授欣然寄语本刊。谨表谢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值本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专栏"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程恩富教授欣然寄语本刊。谨表谢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萧绍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层次新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努力协调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及其联动性,全方位和逐层次搞活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