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3)
- 2023(7610)
- 2022(5850)
- 2021(5388)
- 2020(4359)
- 2019(9783)
- 2018(9521)
- 2017(17437)
- 2016(9464)
- 2015(10832)
- 2014(11017)
- 2013(10358)
- 2012(9571)
- 2011(8645)
- 2010(9053)
- 2009(8766)
- 2008(7712)
- 2007(7441)
- 2006(6630)
- 2005(5917)
- 学科
- 济(32534)
- 经济(32494)
- 管理(25427)
- 融(25000)
- 金融(24993)
- 业(23967)
- 银(22489)
- 银行(22468)
- 行(21903)
- 中国(20308)
- 企(19861)
- 企业(19861)
- 制(12433)
- 农(11899)
- 地方(11803)
- 财(11357)
- 中国金融(10963)
- 业经(10296)
- 方法(9573)
- 体(9034)
- 理论(8582)
- 农业(8245)
- 学(7754)
- 数学(7530)
- 数学方法(7455)
- 务(7286)
- 财务(7243)
- 财务管理(7230)
- 企业财务(6924)
- 体制(6514)
- 机构
- 学院(125886)
- 大学(122700)
- 济(47952)
- 经济(46594)
- 研究(45493)
- 管理(42014)
- 中国(41682)
- 理学(34179)
- 理学院(33773)
- 管理学(33108)
- 管理学院(32881)
- 科学(27207)
- 京(27074)
- 财(25599)
- 农(23808)
- 中心(23053)
- 所(23038)
- 江(21627)
- 研究所(20699)
- 财经(18932)
- 农业(18436)
- 业大(18357)
- 州(17824)
- 银(17526)
- 北京(17263)
- 范(17072)
- 院(17072)
- 经(17061)
- 银行(16928)
- 师范(16829)
- 基金
- 项目(80059)
- 研究(62546)
- 科学(61028)
- 基金(53650)
- 家(46804)
- 国家(46299)
- 科学基金(38379)
- 社会(37387)
- 社会科(35281)
- 社会科学(35275)
- 省(34071)
- 教育(28782)
- 划(27640)
- 基金项目(27556)
- 编号(27095)
- 成果(23267)
- 自然(22558)
- 自然科(22007)
- 自然科学(21997)
- 资助(21766)
- 自然科学基金(21578)
- 课题(20589)
- 重点(18762)
- 发(18567)
- 年(17172)
- 创(17135)
- 项目编号(16460)
- 部(16418)
- 性(16284)
- 创新(15989)
共检索到21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划时代的十九大报告中,有非常多的新表述、新观点、新理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落实。对于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来说,两个表述最重要。第一个表述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段话有两个要点。一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以为,这个表述,是习主席经济新常态理论的进一步深化。过去大家讲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制度和良好金融秩序而努力本刊评论员199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在物价涨幅回落到08%的同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8%。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结果。在过去的一年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百年大业,人才为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人才建设工程,出台了《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评选出首届共218名高层次金融人才,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将继续加大金融人才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持平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也是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的一年。今年我行将认真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乘势而上,抢抓机遇,加快各项改革创新,为五年内把我行建成国内一流的分行打好基础。 一、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努力实现改革发展的五年目标 一是要学习好这次会议上江总书记、朱总理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重要决定,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二是按照把工商银行建成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我行十五期间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是:以广东经济发展为背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比较各国金融体系可以发现,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通常具有更加强烈的政府干预倾向,而在(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银行导向和市场导向各有优缺点,前者通常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现有的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客观上适应了人口红利时期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体系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导向体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培育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关键储备货币。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结构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要全面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有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监管政策等现代金融政策体系,促进一国经济和现代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金融顶层设计或布局,要全面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有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监管政策等现代金融政策体系,促进一国经济和现代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既明确了金融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指明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不论在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资本性 现代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姚星垣
浙江是经济大省,并正在通过实施"两创"战略、"四大"建设向经济强省转变,这需要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金融业自身需要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自身结构,形成金融集聚,加强区域金融辐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构建推进浙江从经济大省到强省转变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浙江金融业一方面需要立足中小,服务居民,推动"创业富民",另一方面也需要搭建平台,集中优势,支持"创新强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鲍国明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审计干部培训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审计职业教育体系,针对不同职级、岗位和知识结构的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使培训工作覆盖审计干部整个职业生涯。这指明了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将推动我们的教育培训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现代金融不仅是整个现代产业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更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金融"。现代化经济包含着广泛的涵义,与追赶型、粗放式发展的经济体系不同,强调的是具有更高效益的经济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柳圆圆
高度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这既指明"十四五"期间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取向、任务和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