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9)
- 2023(2520)
- 2022(2119)
- 2021(2008)
- 2020(1623)
- 2019(3847)
- 2018(3380)
- 2017(5667)
- 2016(3640)
- 2015(4638)
- 2014(4790)
- 2013(4373)
- 2012(3988)
- 2011(3491)
- 2010(3725)
- 2009(3035)
- 2008(2717)
- 2007(2557)
- 2006(2195)
- 2005(2050)
- 学科
- 济(9293)
- 经济(9283)
- 管理(8742)
- 业(8050)
- 企(6712)
- 企业(6712)
- 教育(6123)
- 中国(5979)
- 理论(4290)
- 研究(4238)
- 生(4019)
- 方法(4002)
- 教学(3968)
- 制(3646)
- 研究生(3547)
- 学校(3299)
- 数学(3236)
- 技术(3211)
- 数学方法(3203)
- 农(3036)
- 学法(2798)
- 教学法(2798)
- 业经(2639)
- 学理(2622)
- 学理论(2622)
- 度(2509)
- 制度(2506)
- 服务(2439)
- 财(2390)
- 学(2231)
- 机构
- 学院(52337)
- 大学(44939)
- 研究(17581)
- 济(16143)
- 管理(15526)
- 经济(15491)
- 职业(14344)
- 技术(13415)
- 理学(12994)
- 理学院(12819)
- 管理学(12510)
- 管理学院(12431)
- 技术学院(10738)
- 职业技术(10585)
- 京(10496)
- 中国(10329)
- 科学(10269)
- 江(9410)
- 所(8710)
- 农(7943)
- 研究所(7824)
- 州(7491)
- 范(7370)
- 师范(7291)
- 财(7172)
- 业大(7070)
- 中心(7042)
- 教育(7008)
- 院(6864)
- 北京(6693)
共检索到7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尚金
作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把就业率、就业质量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着力推进。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吻合,学生所学专业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出路,才能高质量就业。高职院校培养满足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一定要面向市场,分析研究市场,认识了解市场,掌握市场行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林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学生本人及家庭乃至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作者认为这是毕业生劳动商品供大于求、尤其是结构性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问题的最终解决只有使供求尤其是结构(专业)供求的短、中和长期恢复并保持平衡。因此作者希望通过建立各方参与的预测机制和模型来恢复并保持这种平衡。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难 供求平衡 预测 信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栋
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毕业生"双高"(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除政府、社会及毕业生因素外,高校的责任尤为重大。多年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签约率达80%,约有70%的毕业生实现了专业对口、高技能岗位就业、劳动有保障、职业发展空间大,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连续5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就业标兵单位",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和嘉奖。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要做好毕业生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荣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存在。今年就业局势表现为:调查失业率指标波动,但新增就业、就业市场运行、重点群体就业相对稳定。就业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带来的新的重大挑战,青年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持续承压,农民工外出务工半径缩短,灵活就业人员不稳定性增加、收入保障不足,等等。建议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定社会预期;提升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扩就业;完善市场和服务体系,健全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关键词:
稳就业保就业 就业形势 就业政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思锋 吕兆丰 周明珠
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在简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后,着重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就业市场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冲破制度和体制上的束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就业环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制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法规,明确各有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以及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和调转网络,取消《报到证》,废“除三方协议”,修订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方式及正确使用就业率,应控制人口但不应控制人才等方面。
关键词:
促进 高校 毕业生 充分 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进 邢运凯
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职学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属性、就业心理、就业技能结构和就业诉求,从产业需求侧出发,发挥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社会5个主体的作用,转变就业思维、提高就业技能、适应就业环境、对接就业企业、扩大就业需求、纠正就业歧视,加强就业引导,深化产教融合,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共育互补的高质量就业路径,建构全方位的就业质量保证体系和考评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优质就业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隶属于甘肃省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承担统筹管理全市城乡劳动力,组织发展劳服经济扩大就业,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开展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承担兰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工作,负责全市失业人员的管理和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农村及外来劳动力的务工管理和本市城乡剩余劳动力的输转,负责就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落实;为城镇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办理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用人单位的招工、招聘及临时性岗位的用工手续,为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求职提供劳动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国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组织就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系统、深入解读,并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形成资料汇编。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解读权威,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理解规划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湘泉
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构转型。即中国面临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转型任务,这种调整必然给劳动力供给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阶段产生结构性失业。二是体制转型。中国过去是个计划经济国家,长期的计划经济所衍生的计划教育和培训体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很低。因此,尽管产业结构变动在加速,对劳动者知识、技能和能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体制障碍,供给结构调整的速度非常缓慢,这导致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每年新培养出约160万名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宣恭
努力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吴宣恭根据我国的经济形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霭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单纯生产型到生产经营型、从产品经济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这种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工业基础更加雄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发展还处在粗放经营的阶段,主要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过高地耗费能源、资源来求得工业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玉珍 刘家庆 张力恒
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目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是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提高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调控能力的需要。甘肃省自身财力薄弱,基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县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为农
努力实现“九五”农业增长目标王为农“九五”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全国小康发展战略目标,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关键五年。随着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客观上形成了对以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压力。据国家统计局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