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
2023(359)
2022(288)
2021(285)
2020(204)
2019(438)
2018(454)
2017(636)
2016(445)
2015(485)
2014(453)
2013(322)
2012(292)
2011(239)
2010(296)
2009(225)
2008(225)
2007(250)
2006(175)
2005(163)
作者
(918)
(757)
(748)
(686)
(431)
(372)
(304)
(302)
(281)
(279)
(269)
(249)
(232)
(231)
(230)
(230)
(226)
(224)
(203)
(196)
(195)
(194)
(183)
(169)
(164)
(160)
(157)
(156)
(154)
(148)
学科
管理(996)
教育(986)
研究(853)
(830)
(719)
企业(719)
中国(640)
(610)
经济(610)
技术(595)
(545)
技术管理(509)
研究生(504)
工作(442)
教学(415)
理论(385)
政治(353)
思想(352)
德育(324)
思想政治(324)
政治教育(324)
治教(324)
学法(272)
教学法(272)
学校(271)
科学(271)
科学研究(242)
学理(240)
学理论(240)
业经(233)
机构
大学(4811)
学院(4436)
管理(1401)
研究(1399)
(1373)
经济(1336)
理学(1225)
理学院(1210)
管理学(1164)
管理学院(1151)
(956)
(885)
中国(845)
(844)
师范(841)
教育(763)
科学(712)
(700)
业大(643)
技术(636)
(627)
(624)
中心(597)
师范大学(591)
北京(575)
科技(545)
职业(522)
(512)
理工(479)
财经(476)
基金
项目(3011)
研究(2855)
科学(2381)
基金(1769)
教育(1767)
社会(1566)
(1541)
社会科(1480)
社会科学(1480)
(1424)
(1393)
国家(1374)
成果(1281)
编号(1262)
科学基金(1228)
(1188)
创新(1132)
课题(1125)
(1041)
高校(1041)
基金项目(900)
大学(885)
(825)
规划(797)
项目编号(776)
(762)
研究成果(745)
(742)
(698)
(695)
期刊
教育(2556)
中国(2120)
研究(1977)
(1443)
经济(1443)
管理(766)
高等(611)
成人(577)
成人教育(577)
科技(523)
职业(517)
(509)
(487)
高等教育(469)
大学(436)
学报(432)
图书(401)
技术(390)
科学(386)
研究生(381)
学位(380)
(353)
学学(345)
(313)
论坛(313)
教研(307)
高教(307)
农业(300)
书馆(285)
图书馆(285)
共检索到7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思锋  吕兆丰  周明珠  
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在简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后,着重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就业市场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冲破制度和体制上的束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就业环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制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法规,明确各有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以及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和调转网络,取消《报到证》,废“除三方协议”,修订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方式及正确使用就业率,应控制人口但不应控制人才等方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就业为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公平正义。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之所在。本文从财政干预充分就业的经济效应分析入手,在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充分就业的财政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洁  
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发展格局愈发明显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伴随科技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知识经济逐渐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普及与应用之下,国家贸易行业的创新性发展,更是与知识经济一起不断完善我国经济体系结构的建设,从而促使社会迈入全新经济形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险峰   刘姗姗  
技术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持续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就业。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考察城市创新能力对中国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对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早期城市创新能力较低时,其上升的就业替代效应占主导,增加了劳动力不充分就业,而中后期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与就业替代效应作用相反的正向溢出效应成为主导力量;城市创新能力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影响劳动力不充分就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耿东  
21世纪,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着眼于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创新三个层面,阐述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抓住当前高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要举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江泽民总书记对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等所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博士生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明确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博士生教育要树立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要改进培养方式,把对博士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创造有利于博士生知识创新的机制、环境和文化;注重博士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国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组织就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系统、深入解读,并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形成资料汇编。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解读权威,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理解规划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侯鹏  刘思明  
在扩展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考察了内生创新努力(知识存量和R&D人员投入)、区域知识溢出和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存量和R&D投入对我国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但是区域知识溢出效应不显著,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正,但影响弹性小于知识存量和R&D投入,而FDI的作用为负。不同地区的实证结果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内生创新努力,知识溢出效应不显著。在东部地区,除了内生创新努力外,进口贸易和区域知识溢出也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动力,但FDI表现出一定的负面作用。文章进一步从吸收能力等方面对制约知识溢出效应有效发挥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讨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鹏  候佳萌  
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也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存在供需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应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政府支持体系,发挥社会资源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协同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超  刘新梅  段成钢  
抗令创新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然而关于其前因变量的探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基于创造力交互理论,从个体及团队两个层面分别选取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为调节变量,构建未充分就业感知对抗令创新的作用模型。运用HLM等软件分析46个团队220名员工数据,并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呈正相关关系;②领导成员交换与抗令创新呈负相关关系;③领导成员交换调节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的正向关系,即随着领导成员交换水平提升,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正向关系越弱;④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抗令创新呈正向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宏勋  
2002年,我省公司系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可喜成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57.31%,在江西寿险市场的份额为84,40%。其中新单保费15.9亿元,同比增长98.51%。总资产达到54.14亿元。在全国系统总保费排名第18位。新单期交保费排名第8位,意外险保费排名第4位。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经营管理力度明显加大,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公司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红光  
党的十六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是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以下简称我行)各级党组织的一件头等大事。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脚点就是要我们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稳定意识,真抓实干,推进我行发展、改革、管理各个方面,都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我行与总行母体一起三年整体上市的宏伟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洪礼和  
一、2005年发展改革工作的回顾 2005年是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