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7)
- 2023(8147)
- 2022(6827)
- 2021(6655)
- 2020(5387)
- 2019(12439)
- 2018(12479)
- 2017(20481)
- 2016(13044)
- 2015(15200)
- 2014(15958)
- 2013(14430)
- 2012(13129)
- 2011(11913)
- 2010(12326)
- 2009(10785)
- 2008(10679)
- 2007(10128)
- 2006(8901)
- 2005(8093)
- 学科
- 济(33350)
- 经济(33322)
- 管理(27961)
- 教育(23888)
- 业(23033)
- 企(19489)
- 企业(19489)
- 中国(18059)
- 方法(14774)
- 理论(13984)
- 教学(11762)
- 数学(11401)
- 农(11359)
- 数学方法(11056)
- 学(10877)
- 业经(9527)
- 财(8448)
- 地方(7907)
- 农业(7345)
- 制(7139)
- 发(7127)
- 和(6888)
- 研究(6763)
- 技术(6718)
- 贸(6579)
- 贸易(6570)
- 学法(6365)
- 教学法(6365)
- 易(6362)
- 学校(5847)
- 机构
- 大学(173555)
- 学院(167805)
- 研究(59705)
- 管理(53296)
- 济(49166)
- 经济(47365)
- 理学(44623)
- 理学院(43854)
- 管理学(42473)
- 管理学院(42131)
- 京(40123)
- 科学(38452)
- 中国(37440)
- 教育(37417)
- 范(36768)
- 师范(36485)
- 所(30237)
- 江(30029)
- 师范大学(29647)
- 农(28757)
- 研究所(27411)
- 北京(26511)
- 中心(26493)
- 技术(26243)
- 业大(25995)
- 财(24227)
- 州(23648)
- 职业(22756)
- 农业(22583)
- 院(21597)
- 基金
- 项目(105868)
- 研究(85328)
- 科学(82417)
- 基金(68387)
- 家(59284)
- 国家(58533)
- 教育(50081)
- 科学基金(48290)
- 社会(47613)
- 省(45667)
- 社会科(44656)
- 社会科学(44641)
- 划(40528)
- 编号(39490)
- 成果(36187)
- 基金项目(35091)
- 课题(32204)
- 自然(29989)
- 自然科(29232)
- 自然科学(29222)
- 自然科学基金(28699)
- 资助(27888)
- 年(27197)
- 重点(26021)
- 发(23918)
- 部(23893)
- 规划(23625)
- 项目编号(23520)
- 大学(22356)
- 创(22100)
- 期刊
- 教育(67989)
- 研究(60727)
- 济(59556)
- 经济(59556)
- 中国(51326)
- 学报(29363)
- 农(25764)
- 大学(24030)
- 科学(23405)
- 技术(21361)
- 财(20109)
- 管理(19984)
- 学学(19337)
- 农业(17861)
- 职业(16766)
- 图书(13842)
- 技术教育(10606)
- 职业技术(10606)
- 职业技术教育(10606)
- 坛(10457)
- 论坛(10457)
- 融(10450)
- 金融(10450)
- 书馆(10362)
- 图书馆(10362)
- 业经(10229)
- 业(10017)
- 高等(9687)
- 版(9219)
- 发(9149)
共检索到274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徐葆耕 袁德宁
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但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在认识上还有待深化,在操作上有待进一步从系统优化的角度进行探索。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谈几点看法及做法。一在我们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光彬 贾雪峰
教育转型是指教育形态伴随社会系统现代化而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积极探索和本土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核心是本土化的课程构建,实施途径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时代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志仁
本文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概念、内涵,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为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图书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来论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裴印山 武士勋
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时代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转变观念,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拓宽教育途径,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方法与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卿涛
在教育部的领导与推动下,在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自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以来,广西师范大学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广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新举措:一是转变观念,明确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二是高度重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成树
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要求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围绕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等内容,通过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符合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环节中对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三条途径进行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鸿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要求的合格大学生,越来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重视并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之一。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煦
现代高校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相应组织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加强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大批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善于经营与懂得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惠宏伟等人主编的《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务》一书,对大学生经济与管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宇平 徐惠红 丁建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而传承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高校要积极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张冬梅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在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晓和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基地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探讨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确立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全员育人与全员自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练式的教与学生自主性的练相结合、规范式教育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是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全员育人 全员自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