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2)
- 2023(7634)
- 2022(6313)
- 2021(5817)
- 2020(4548)
- 2019(10455)
- 2018(10077)
- 2017(18961)
- 2016(10521)
- 2015(11823)
- 2014(12002)
- 2013(12004)
- 2012(11542)
- 2011(10282)
- 2010(10514)
- 2009(9768)
- 2008(10141)
- 2007(9117)
- 2006(8391)
- 2005(7971)
- 学科
- 济(46046)
- 经济(46005)
- 管理(31775)
- 业(29419)
- 财(23871)
- 企(22751)
- 企业(22751)
- 银(20187)
- 银行(20042)
- 中国(19258)
- 行(18693)
- 地方(18570)
- 制(17743)
- 农(13753)
- 融(13314)
- 金融(13314)
- 方法(12797)
- 度(12781)
- 制度(12779)
- 财政(12441)
- 业经(11456)
- 数学(10809)
- 数学方法(10748)
- 业务(10743)
- 务(10727)
- 财务(10708)
- 财务管理(10662)
- 企业财务(10235)
- 政(10058)
- 地方经济(9726)
- 机构
- 学院(142275)
- 大学(139660)
- 济(60800)
- 经济(59397)
- 研究(53561)
- 管理(50408)
- 中国(49450)
- 理学(40757)
- 理学院(40262)
- 管理学(39784)
- 管理学院(39509)
- 财(38696)
- 京(31453)
- 科学(30371)
- 所(27850)
- 财经(25730)
- 中心(25358)
- 江(25023)
- 农(24540)
- 研究所(24178)
- 银(23793)
- 经(23084)
- 银行(22789)
- 行(21300)
- 北京(20841)
- 州(20623)
- 范(19448)
- 省(19428)
- 师范(19264)
- 院(19229)
- 基金
- 项目(82696)
- 科学(64361)
- 研究(64171)
- 基金(57172)
- 家(48434)
- 国家(47959)
- 科学基金(40931)
- 社会(40290)
- 社会科(38340)
- 社会科学(38332)
- 省(33756)
- 基金项目(29457)
- 教育(28948)
- 划(27360)
- 编号(26580)
- 发(23972)
- 资助(23878)
- 自然(23869)
- 自然科(23277)
- 自然科学(23273)
- 自然科学基金(22809)
- 成果(22770)
- 发展(19776)
- 课题(19758)
- 展(19421)
- 重点(19062)
- 部(17857)
- 性(17105)
- 创(17040)
- 国家社会(16391)
共检索到25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光伟
资管新规开启资管行业新征程2018年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作为统一资管行业审慎监管要求的纲领性制度文件,对同一性质的金融产品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新规发布旨在落实消除多层嵌套、强化穿透式管理、规范资金池运作、实行净值化管理等要求,其发布是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整顿金融秩序的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顾卫平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也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社会金融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银行理财作为大资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8年4月以来,资管新规系列监管制度先后发布实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入正本清源转型阶段,可预期的是,行业长期向好的逻辑仍然不变。目前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作为转型的重要抓手,理财子公司建设需坚守资管的初心和本源,多维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苑志宏
临近2021年岁末,资管新规过渡期行将结束。在三年半的资管新规过渡期之中,一方面,以资管新规为主体的资管行业统一监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完备,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保险资管、信托、证券资管、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打破了行业桎梏和牌照垄断,消除了监管套利,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得到统一;另一方面,不合规存量业务得到了有效化解和压降,预期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基本清理完毕,信托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压降成效显著。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后,资管行业将整体迎来重新起步、规范发展的大资管时代。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欧阳维海
<正>农商银行资金业务是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平衡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重要工具,也是增厚经营收益、提高服务贷款主业、吸收坏账损失的重要方式。文章聚焦农商银行资金业务经营管理实际,从省联社角度,提出推动农商银行资金业务“控规模、降风险、稳收益、强服务”的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农商银行盈利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文硕 秦丹
2022年是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的第一年,银行理财完成净值化转型,实现了“洁净起步”。这一年,银行理财先后经受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快速调整带来的双重冲击,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其他资管机构激烈的错位竞争,同时,也面临着行业内部日益白热化的同质化竞争。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银行理财行业中市场化经营机制较为领先的经营主体,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给其带来的机遇多于挑战。2022年,
关键词:
银行理财 股份制 高质量发展 子公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新兰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是现代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笔者从探究金融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出发,基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个维度,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关键词:
理财业务 高质量发展 理财服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磊
全国两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面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工作,为做好全区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各级财政一定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中,深刻把握"财"和"政"的有机统一,自觉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既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也坚持辩证思维、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科学理财意识贯穿引领财政工作,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浙江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绩效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大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以高水平理财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浙江被列为"财政预算执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预算公开等财政管理工作完成较好的省份",得到表扬,并
关键词:
预算单位 预决算 预算执行 上门服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龑 刘大志
以中国156家中小银行为样本,检验了省域数字经济政策供给对中小银行“轻量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可以推动中小银行“轻量化”转型,“提升中小银行数字化水平”的促进机制和“压缩中小银行净利差”的倒逼机制均发挥了作用。“资产规模小、杠杆水平高”的银行推进转型的动机较弱,“第二产业发达、金融业落后”省份的银行推进转型的难度较大,因而数字经济政策对其产生的助推作用较小。此外,活跃的技术交易市场有助于强化数字经济政策的助推作用;过度的金融监管则会抑制数字经济政策的助推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灿宙 李宁果 骆俊杰 袁清娜
随着我国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尤其是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高净值客户群体数量逐年上升,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总体现状,以深圳市某商业银行为案例,对私人银行客群的特征进行深度画像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通过分析优秀同业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建议:一是以客户为中心,优化私人银行金融服务生态;二是以队伍建设为根基,提升私人银行队伍综合服务能力;三是以服务创新为重点,强化私人银行产品与业务支撑;四是以数字金融为抓手,构筑私人银行业务核心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自强 封秋硕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充分挖掘企业创新活力,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作用的三条传导路径和两种外部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助推作用是通过提升银行对企业的信息甄别能力、纾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加剧银行竞争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银企关系的建立与产融结合程度的加深都会促使银行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对民营企业受益更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更有利,对成长期企业提升更明显。在地理区位上,西部地区企业受到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充分发挥银行数字技术应用成果,实现银行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政委
目前,老百姓已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与基金、自主买卖股票等量齐观、互为补充的一种投资渠道。然而,银行理财业务却因被扣上了"影子银行"的帽子而受到广泛怀疑甚至指责。银行理财是"影子银行"吗?这得从你认为什么才是"影子银行"开始。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Paul McCulley)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首次使用了"影子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红
"资管新规"和《理财办法》的正式落地,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迈向新的征程,未来,独立法人子公司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模式我国资管行业规模大、增速快、影响面广,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促进金融市场深化、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金配置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法律关系不够清晰、监管标准不够统一、业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润涛
近年来,资产管理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倒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理财事业部制改革,加强产品与投资创新力度,努力实现资产、负债平衡管理。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还要解决刚性兑付这一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在于提高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水平。论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理财风险的定价能力有待加强。最后,笔者提出了提高银行理财产品价格市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岩岫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居民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根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12中国财富报告》,2012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4%。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在上述背景下,目前国内理财行业也进入了多元投资管理时代,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财业务在国外被称为"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但真正兴起并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快速上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