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1)
2023(10669)
2022(8811)
2021(8175)
2020(6817)
2019(15160)
2018(14896)
2017(28157)
2016(14900)
2015(16873)
2014(16810)
2013(16277)
2012(15274)
2011(13702)
2010(14433)
2009(14195)
2008(13542)
2007(12593)
2006(11231)
2005(10589)
作者
(42255)
(35045)
(34905)
(33453)
(22347)
(16803)
(16120)
(13371)
(13353)
(12761)
(11991)
(11939)
(11226)
(11186)
(11129)
(10961)
(10302)
(10286)
(10220)
(10006)
(8983)
(8552)
(8298)
(8008)
(8005)
(7898)
(7862)
(7860)
(7076)
(6918)
学科
(56910)
经济(56798)
管理(53497)
(48777)
(43357)
企业(43357)
(28274)
金融(28272)
(26437)
银行(26425)
(25556)
方法(23597)
(23200)
中国(22388)
(21616)
数学(19080)
数学方法(18767)
业经(15531)
(15328)
财务(15290)
财务管理(15253)
(14856)
企业财务(14623)
(14068)
理论(12668)
体制(12100)
(12035)
中国金融(11227)
(10622)
贸易(10609)
机构
大学(216202)
学院(215466)
(89816)
经济(87747)
管理(80540)
研究(69243)
理学(67791)
理学院(67123)
管理学(65949)
管理学院(65567)
中国(63460)
(50225)
(45285)
财经(38334)
科学(38268)
中心(34748)
(34611)
(34024)
(33470)
研究所(29963)
(29577)
经济学(29244)
北京(28800)
财经大学(28598)
(27511)
业大(26550)
(26181)
经济学院(26157)
师范(25926)
(24955)
基金
项目(132764)
科学(105142)
研究(99644)
基金(97619)
(83007)
国家(82267)
科学基金(71767)
社会(65232)
社会科(61877)
社会科学(61867)
(50897)
基金项目(50377)
教育(46311)
自然(44437)
自然科(43394)
自然科学(43382)
自然科学基金(42630)
(41880)
编号(40540)
资助(40414)
成果(34609)
(30637)
(30292)
重点(29607)
课题(28074)
(27785)
国家社会(27275)
(26956)
(26955)
教育部(26901)
期刊
(105857)
经济(105857)
研究(69347)
中国(48212)
(42395)
(39173)
金融(39173)
管理(32936)
学报(30528)
(27832)
科学(27832)
大学(24571)
教育(23481)
学学(23210)
财经(20472)
(17493)
技术(17403)
农业(17311)
经济研究(16940)
业经(15835)
问题(12549)
理论(11651)
财会(11097)
(10569)
实践(10342)
(10342)
会计(10315)
(10005)
商业(9684)
技术经济(9587)
共检索到34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雪  
目前,发源于行为经济学的"助推理论"已成为全球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最热门的前沿课题。经合组织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30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有意识地在消费者保护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助推手段;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高级原则有效实施方法》中亦明确指出:"监管者应在消费者保护的政策制定中充分运用行为经济学
[期刊] 征信  [作者] 焦瑾璞  
金融消费者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金融稳定的国际共识,加强对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的立法与监管迫在眉睫。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是我国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需要在鼓励创新和强化监管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形成合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芳  
美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但次贷危机中仍暴露出明显问题。强化消费者保护被确认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制度变革的考量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从监管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缺陷和制度改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设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关伟  张小宁  黄鸿星  
作为经济金融领域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金融消费者保护进入监管者视野。虽然由于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制度建立时间短,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却越来越紧迫。当前,"混业商品"的出现使保护真空和保护重叠同时并存、分业监管或导致"监管竞次"和"监管套利"、消费者保护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法律缺失、信息披露不足、消费者金融知能整体水平较低及金融教育薄弱等问题的存在,成为阻碍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监管方面的优化设计,有助于不断加强和提升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娜  
随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水平的提高,其对银行业集中度产生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各国人均收入的差异使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U"型影响仍然存在,且对低收入国家更为显著,但高收入国家却呈现"倒U"型特征。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U"型影响,在集中度本身就较高的国家最为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业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当局意识到,忽视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将会直接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威胁金融体系稳定性,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成为监管当局和学界的共识。2010年7月15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娜  
随着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水平的提高,其对银行业集中度产生的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各国人均收入的差异使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U"型影响仍然存在,且对低收入国家更为显著,但高收入国家却呈现"倒U"型特征。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对银行业集中度的"U"型影响,在集中度本身就较高的国家最为明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雪  
2018年4月,CFPB与美国另一家监管当局货币监理署联手对富国银行开出10亿美元罚单,创下了特朗普上台以来针对金融机构最严厉的处罚纪录。本文从行为监管执法的角度对本次富国银行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展执法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韩伟  
随着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深入,金融行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引发金融行为风险的内在原因、结构原因和环境原因,指出我国要立足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兼顾金融监管效率、成本、协同性和适度性等因素,重点解决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运行不畅、金融机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和消费者金融素养有待提升问题,提出要不断健全完善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实现金融消费者全过程、持续性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锋  
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为视角,在总结英美等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经验以及国内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远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愈加凸显。然而,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消费者财产和隐私屡遭侵犯、维权困难。应在厘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基础上,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在宏观方面,应树立"公共产品型"的新型监管理念,将实现消费者保护作为重要监管目标,以监管科技为依托加强事中监管;在中观方面,应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机构,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在微观方面,应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三权"保护制度,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纠纷在线解决制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彩申  张晓东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后,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的关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深刻反思危机原因后,美国出台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制度上的分离。与此同时,英国也颁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方案,计划于2012年前通过立法建立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管理局,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业务监管。加强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和相关立法的重要内容,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分离并由一个机构集中承担这一职能的新格局正初见端倪,成为整合统一监管与分散监管、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等不同模式的监管新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于春敏  
反思危机爆发之前的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分散立法存在大量漏洞与空白,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意识不足;监管当局奉行金融效率至上的监管理念,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多口惠而实不至。本次金融危机深刻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不仅直接关涉金融消费者之微观利益,更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应成为现代金融监管所秉持之首要基础价值。反观我国,金融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标往往让位于做大市场规模的目标,为整个金融市场安全埋下了隐患,急需予以矫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明奎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居民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多样化,购买各类金融产品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金融产品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等特性,金融市场中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田甜  陈晨  
全球金融危机后,英国进行了系统而彻底的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根据《2010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成立了消费者金融教育局,由其独立、系统、全面地开展消费者金融教育工作。根据《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英国正式撤销了金融服务局,将其职能分拆,由金融行为局和审慎监管局两个机构承担,从体制上实现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审慎监管职能的分离。同时,金融行为局被赋予了产品管理和干预权、产品和服务推广限制权、实施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监管政策等一系列新的权利。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