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6)
- 2023(9534)
- 2022(8052)
- 2021(7396)
- 2020(5977)
- 2019(13644)
- 2018(13053)
- 2017(25027)
- 2016(13913)
- 2015(14959)
- 2014(15061)
- 2013(14454)
- 2012(13194)
- 2011(11808)
- 2010(11852)
- 2009(11089)
- 2008(10891)
- 2007(9555)
- 2006(8528)
- 2005(7430)
- 学科
- 济(49484)
- 经济(49432)
- 管理(41177)
- 业(39554)
- 企(31834)
- 企业(31834)
- 方法(22576)
- 数学(20461)
- 数学方法(20133)
- 农(15766)
- 财(15404)
- 中国(12987)
- 贸(11855)
- 贸易(11852)
- 易(11586)
- 业经(11183)
- 学(10580)
- 农业(10544)
- 制(10248)
- 策(10037)
- 务(9469)
- 财务(9446)
- 财务管理(9423)
- 地方(9414)
- 环境(9112)
- 企业财务(8957)
- 银(8840)
- 银行(8798)
- 技术(8618)
- 行(8286)
- 机构
- 学院(195079)
- 大学(193054)
- 济(78100)
- 经济(76410)
- 管理(75484)
- 研究(66914)
- 理学(65520)
- 理学院(64835)
- 管理学(63637)
- 管理学院(63315)
- 中国(52187)
- 科学(43406)
- 农(42543)
- 京(39989)
- 财(36152)
- 业大(35078)
- 所(34647)
- 农业(33887)
- 研究所(31840)
- 中心(31716)
- 江(29833)
- 财经(28424)
- 经(25892)
- 北京(24727)
- 院(24542)
- 范(23737)
- 师范(23313)
- 州(23302)
- 经济学(22770)
- 省(22476)
- 基金
- 项目(136343)
- 科学(105990)
- 基金(98202)
- 研究(93218)
- 家(88621)
- 国家(87881)
- 科学基金(74112)
- 社会(58632)
- 社会科(55736)
- 社会科学(55718)
- 省(54715)
- 基金项目(51768)
- 自然(50534)
- 自然科(49392)
- 自然科学(49373)
- 自然科学基金(48486)
- 划(46547)
- 教育(42691)
- 资助(40473)
- 编号(36088)
- 重点(31003)
- 部(29249)
- 发(29231)
- 创(28412)
- 成果(28045)
- 计划(27547)
- 科研(26788)
- 创新(26598)
- 课题(25909)
- 大学(24423)
共检索到28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艾德里安·齐德曼 李湘萍
本文对世界各地助学贷款的不同目标作了简要的回顾和评论 ,着重论述了两种不同目标取向的助学贷款之间的差异 :第一类助学贷款追求经济目标 ,如贷款的设立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 ,为紧张的大学财政获取额外财源 ;第二类助学贷款追求社会目标 ,如设立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 ,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大学。以经济目标为导向的助学贷款一般不含政府补贴 ,以社会目标为导向的助学贷款可能享受政府的补贴 ,但需要对贷款对象进行认真仔细的确认。文章最后指出 ,助学贷款的设计和评价必须考虑到贷款政策的目标。
关键词:
助学贷款 成本补偿 高等教育入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飞琼
2007年5月中央政府出台新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把生源地助学贷款纳入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试点推广。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互相替代政策会改变贷后管理主体,给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市场带来大的波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稳定。应由当地信用社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高校参与协助监督;谨慎变动两种助学贷款条款,促进助学贷款市场整体稳健发展。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 高校贫困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平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经济困难的一种助学措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高等学校保证办学经费,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有利于学生避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切实享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培养潜在客户和利润增长点提供机遇。然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在发展和演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贷款供不应求、贷款发放不平衡、学生还贷压力过大、违约率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政府贷款补贴力度、制定还贷优惠政策、加强贷款...
关键词:
我国 国家助学贷款 政策 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海龙
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进展缓慢,甚至一度停办,主要缘于其政策性要求与商业性贷款的矛盾所产生的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则须将国家助学贷款划为政策性贷款,由一家政策性银行办理,对于毕业学生所欠贷款的催收管理,由国家助学贷款承办行以优惠价打包出售给学生原籍所在地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进而转化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由生源地农村信用社通过学生家长对所欠贷款进行催收和管理。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政策设计 贷款风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涛 阮氏梅英
越南和中国是邻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又先后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其助学贷款政策对中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越南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借款人、分层次的还款期限、量化的准入条件和经办机构方面较有特色,但在额度和资金来源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对中国助学贷款政策可能的借鉴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可直接贷给学生父母;设定简便易操作的量化贷款条件;扩大政策性银行的助学贷款份额;实行人性化的还款期限。
关键词:
越南 助学贷款 学费 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儒靖
在公共预算紧缩的压力下,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扩大高等教育机构非公共收入来源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助学贷款则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配套资助计划的必然选择之一。如何遵循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良性的“路径依赖”轨迹,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有效地设计与选择,本文予以尝试性地探索。
关键词:
教育成本分担 助学贷款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华 黄艳红
助学贷款的出现 ,不仅意味着金融业务在居民领域的延伸 ,还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大众化非义务教育进入可操作阶段。银行、学子及其家长对教育贷款投资特性、经济价值的认识差异 ,是助学贷款供需难以沟通的症结所在。只有建立现代投资、消费和信贷理念 ,借贷双方在市场经济原则上取得共识 ,才能促进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 ,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
助学贷款 教育投资 信贷理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玉章 杨明歧 樊海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树颖 郝周忠 郝文忠
针对目前贫困大学生急需助学贷款的资助而有关部门开展业务不畅的现状,分析当前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信用以及认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助学贷款 风险 信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英隽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 ,也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开展的新兴业务。但是 ,在实施过程中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尽快解决。否则 ,会影响助学贷款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峰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缺陷表现在风险承担主体不明,还款期限不合理及信用约束乏力。完善的措施主要有:尽快建立国家信用体系,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加大创新和服务,此次贷款改由政策性银行承担。
关键词:
助学贷款 信用体系 信用放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顺香
本文考察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变迁历程,总结了2004年6月出台的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技术层面提出了贯彻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政策 国家助学贷款 变迁 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江成会 赵安
本文通过对荆门市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关更好地落实这项政策的若干措施建议。
关键词:
生源地助学贷款 落实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