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0)
- 2023(9313)
- 2022(7970)
- 2021(7167)
- 2020(6289)
- 2019(14234)
- 2018(13834)
- 2017(26327)
- 2016(14781)
- 2015(16295)
- 2014(16305)
- 2013(16145)
- 2012(15055)
- 2011(13625)
- 2010(13523)
- 2009(12677)
- 2008(12821)
- 2007(11672)
- 2006(9755)
- 2005(8487)
- 学科
- 济(59639)
- 经济(59573)
- 管理(39951)
- 业(39895)
- 企(31178)
- 企业(31178)
- 方法(30810)
- 数学(27889)
- 数学方法(27641)
- 财(16981)
- 农(16923)
- 学(14589)
- 中国(14392)
- 贸(13121)
- 贸易(13121)
- 易(12762)
- 业经(12183)
- 农业(11496)
- 地方(10714)
- 制(10592)
- 务(10165)
- 财务(10151)
- 财务管理(10124)
- 企业财务(9578)
- 银(8972)
- 银行(8900)
- 技术(8816)
- 环境(8804)
- 融(8603)
- 金融(8599)
- 机构
- 大学(220692)
- 学院(218683)
- 济(87773)
- 经济(86062)
- 管理(80947)
- 研究(76184)
- 理学(71202)
- 理学院(70333)
- 管理学(68862)
- 管理学院(68473)
- 中国(54942)
- 科学(52464)
- 农(51861)
- 京(46147)
- 业大(42909)
- 农业(41831)
- 所(41355)
- 研究所(38422)
- 财(37853)
- 中心(34898)
- 江(31977)
- 财经(31195)
- 北京(28390)
- 经(28384)
- 农业大学(28167)
- 经济学(27519)
- 院(27015)
- 范(26449)
- 师范(25970)
- 经济学院(25337)
- 基金
- 项目(155053)
- 科学(119109)
- 基金(112701)
- 家(103164)
- 国家(102332)
- 研究(101146)
- 科学基金(84837)
- 社会(63985)
- 省(61398)
- 社会科(60661)
- 社会科学(60638)
- 基金项目(60609)
- 自然(58796)
- 自然科(57468)
- 自然科学(57440)
- 自然科学基金(56462)
- 划(52700)
- 教育(46371)
- 资助(46035)
- 编号(38526)
- 重点(35763)
- 部(33452)
- 计划(32879)
- 发(32800)
- 创(32087)
- 科研(31418)
- 创新(30153)
- 成果(29894)
- 科技(29697)
- 业(28312)
- 期刊
- 济(86885)
- 经济(86885)
- 研究(54893)
- 学报(49098)
- 农(45686)
- 科学(39995)
- 中国(36120)
- 大学(35149)
- 学学(34004)
- 农业(30448)
- 财(29670)
- 管理(25846)
- 融(16615)
- 金融(16615)
- 业(16528)
- 技术(16274)
- 财经(15367)
- 教育(15317)
- 经济研究(14960)
- 业经(14663)
- 业大(14010)
- 版(13684)
- 经(13107)
- 问题(12398)
- 农业大学(11672)
- 科技(11619)
- 技术经济(10957)
- 商业(10620)
- 统计(10483)
- 林业(10317)
共检索到300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丽伟 李慧闯 杨佳杭 梁澳 张文武
混输叶片泵是多相混输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综合性能的提高对系统的输运能力至关重要。为揭示动静叶间距对混输叶片泵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Euler多流体模型,对某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动静叶间距分别为8、 10、 12、 14、 16mm时的内部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动静叶间距由8 mm增加到16 mm,混输叶片泵的扬程和效率分别下降了0.47 m和1.38%,且下降趋势可分为骤降区Ⅰ、缓变区和骤降区Ⅱ。不同动静叶间距下,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内压强、固体体积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等分布规律相似,但随着动静叶间距增加,气液固混输叶片泵叶轮和导叶进出口压强差降低,气体和固体的聚集程度增大,且液体撞击导叶叶片压力面最剧烈的位置逐渐前移,导叶内涡量增强,涡结构更加明显,从而导致混输叶片泵输运性能降低。研究成果可为气液固混输叶片泵设计过程中动静叶间距的选取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国顺 李姗姗 位辉琴 杨兴有 秦菲
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氯素供应水平对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NR)、转化酶(INV)、乙醇酸氧化酶(GO)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R和GO活性均随Cl-浓度提高而降低;适量Cl-(0 5~4 0mmol/L)使INV活性处于较高水平,缺Cl-(ck)和高Cl-(>4 0mmol/L)降低了整个生育期的INV活性;适量Cl-有利于烟草营养阶段叶绿素的合成,而高Cl-叶绿素含量在后期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利于叶片的落黄成熟。
关键词:
烤烟 氯 水培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韩锦峰 刘华山 王群
研究了液膜不同浓度对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不同浓度均能降低棉花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浓度液膜增大叶片qN值,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适宜浓度液膜(40~50倍)显著提高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对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红祥 刘卫群 岳俊勤 石永春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和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铵态氮(T1)处理的烤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处于最低水平;培养20 d后,铵态氮与硝态氮为1∶1的处理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24 d时的光合速率分别是其他处理的1.2~1.8倍;配用饼肥浸提液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铵态氮对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烤烟 氮素形态 饼肥浸提液 光合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亮 刘玲 李长爱 王慧 刘海涛 缪国鹏
【目的】研究蔷薇科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及其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对于合理筛选城市绿化树种,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方法】采用TPS-2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了10种蔷薇科绿化树种(5种小乔木、5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面气孔微形态,利用Pearson法分析了不同植物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1)10种蔷薇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的分别是紫叶李、日本晚樱、木瓜海棠、棣棠花和火棘,呈“双峰型”的有杏、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月季花和红叶石楠。2)日净固碳能力最强的是木瓜海棠(10.26 g·m~(-2)·d~(-1)),最弱的是西府海棠(4.81 g·m~(-2)·d~(-1))。5种小乔木和5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均值分别为7.67和7.62 g·m~(-2)·d~(-1),日释氧量均值分别为5.64和5.55 g·m~(-2)·d~(-1)。3)10种蔷薇科植物光合固碳能力与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周长均呈正相关,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宽度和周长呈负相关,而气孔长度和宽度、周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同一立地环境下,10种蔷薇科植物的固碳释氧特性和气孔特性均存在差异。木瓜海棠、垂丝海棠、日本晚樱、月季、火棘和紫叶李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相对较强,可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的选育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蔷薇科 光合速率 固碳释氧 气孔微形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路笃旭 徐振和 刘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李耕 刘少坤 李庆方
【目的】探明距离植株中心不同距离处根系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作用,为生产上通过筛选理想根系构型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夏玉米品种登海661(深根型,DH661)和郑单958(浅根型,ZD958)为材料,于大喇叭口期(V12)的植株为中心,沿行向分别在植株两侧10 cm(T-10)、20 cm(T-20)处侧向垂直断根,断根深度60 cm,以不断根处理为对照(CK),共6个处理,研究在玉米植株两侧不同水平距离处侧向垂直断根对不同根型夏玉米品种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形成
关键词:
夏玉米 根系 断根 叶片光合性能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凌九 王正伟
X型叶片作为国外先进水轮机设备的关键部件 ,对其结构和水力特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反复设计和计算的基础上 ,摸索和总结出一些 X型叶片的结构特点和水力特性。分析表明 ,X型叶片的主要结构特点为 :叶片进口均有“负倾角”,靠近上冠处翼形为负曲率。同时 ,为适应能量转换和出口条件的要求 ,叶片出水边不在轴面上 ,而成一空间曲线。由于 X型叶片的以上特点 ,使叶片间流道内液体的流动趋于顺畅均匀 ,消除了常规叶片正面常见的“横流”现象 ,减轻了叶片近下环处的负荷集中 ,在提高水轮机的运行效率、增加过流量和改善转轮空化性能 ,及转轮受力状况等方面都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X型叶片 水力性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友超 曹福亮 吕祥生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yield with good quality Ginkgo biloba leaf-producing plantation, coppice management of 1,2,3-year-old Dafuzhi seedling at different stump heights (or top bud pruning) were taken and som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yield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were 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陈礼光
在毛竹丰产林中 ,设置 4块标准地 ,1 996年 1 1月注射毛竹营养液 ,1 997年夏在各注射和未注射营养液的标准地中取 1 992~ 1 997年生毛竹枝叶测定光合速率、光呼吸、暗呼吸、CO2 补偿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施用毛竹营养液后叶质重、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 ,净光合速率增大 ,暗呼吸有所提高 ,光呼吸速率减小 ,CO2 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明显下降 ,这些指标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有机质积累 ,有利于培养高产稳产竹林。
关键词:
毛竹 营养液 光合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郁善 洪伟 邱尔发
对 1 996年冬施用毛竹营养液的 3块标准地和对照毛竹叶片进行解剖研究 ,结果表明施用毛竹营养液后维管束变小 ,增强了对水肥输导能力 ,机械组织较不发达 ,维管束间叶肉细胞增大 ,栅栏层中长柱细胞数明显增多 ,多环细胞层次减少 ,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 ,增加有机物质积累 ,达到高产稳产。
关键词:
毛竹 营养液 叶片解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睿智 马景永 梁椿烜 田赟 贾昕 查天山
【目的】干旱半干旱区植物的水分传输过程依赖于一套有效的调控机制,研究典型沙生植物对土壤干旱的响应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荒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包裹式茎流仪于2017年5—10月对毛乌素沙地沙柳液流进行长期连续观测,期间选择天气晴朗的19 d测得黎明前叶水势与正午叶水势,同步连续监测林冠上方太阳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含水量。【结果】(1)短期内土壤水势与枝条液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5—6月、7—9月),整个生长季内液流密度与土壤叶片水势差(ΨL-ΨS)呈正相关。(2)叶片水势(ΨL)、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均对叶片蒸腾速率(EL)有调控作用,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VPD对EL调控阈值为1.9 kPa,ΨL对EL调控阈值为-3.7 MPa。VPD对叶片导度(g L)有显著调控作用,调控阈值为0.9 kPa,小于阈值呈正相关,大于阈值呈负相关。(3)沙柳木质部栓塞脆弱性曲线呈"r"形,引起枝条50%导水率损失的压力值(P50)为0.73 MPa。(4)整体上看,正午木质部传导度(Ks)与正午叶片传导度(g L)是正相关的。K_s与黎明前叶水势(ΨS)呈现正相关关系,而g L受VPD影响较大导致其与Ψ_S相关性弱。g_L与K_s对于土壤干旱(Ψ_S降低)的相对敏感性(?)为1.03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重,木质部在水势较高时便通过降低导水率来减少水分丧失,木质部栓塞到一定程度也不关闭气孔,而是能保持一定的气孔开度。这些适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沙柳最大化蒸腾和同化速率的一种机制,对正确认识干旱地区沙柳的水分利用特征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为深入研究沙柳的水力限制补偿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蕊 张杰 柳明娟 姬谦龙 姚允聪
【目的】探讨梨果实源营养液的制作方法及喷施营养液对梨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金梨树生理落果和人工疏除的果实为原料,研究不同的糖量、水量、果实粉碎状态、有无氧发酵和发酵时间等条件,对成品发酵液营养成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两年生黄金梨幼树和15年生成年树为试材,设置叶面喷施500倍(Tr1)、200倍(Tr2)、0倍(Tr3、CK)上述营养液为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果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制作梨果实源营养液的最佳原料配方为:梨幼果:酵素:红糖:水=50:1:10:35(质量比),最佳发酵条件为果实浆状、有氧条件,室温25—28℃发酵30—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小萌 戚亚平 王荣娟 姚允聪 姬谦龙
【目的】探讨苹果发酵液对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M.domestica cv.Red Fuji/M.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叶片缺铁黄化的矫正作用。【方法】以两年生苹果幼树(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苹果发酵液+FeSO4混合根施后对苹果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根施稀释300倍果实发酵液+FeSO4混合液,显著提高苹果幼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活性铁含量和干鲜重比,黄化叶片显著复绿;同时,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气孔导度(Gs)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具有降低碱性土壤pH,并具有一定的螯合...
关键词:
苹果发酵液 苹果幼树 缺铁黄化 光合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李清 张宇 任春元 王嘉宇 徐正进
以粳稻Sasanishiki和籼稻Habataki杂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个QTL,包括叶长、叶宽、叶面积的QTL各3个和叶厚QTL 5个,分布在第1,2,5,6,7,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在8.65%~24.45%之间。在第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QTL聚集区段(R566B-R1888),该区段存在着同时控制剑叶和倒二叶叶宽及叶面积的位点,贡献率均超过16.00%。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厚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控制叶片厚度的QTL位点与控制叶长、叶宽和叶...
关键词:
水稻 叶片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